什么是散粒肿?

眼科编辑 医心科普
235次浏览

散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的慢性无菌性肉芽肿性炎症。

1、病因机制

睑板腺分泌的油脂成分异常或排出受阻是主要诱因。当腺体导管被异常增厚的分泌物堵塞时,脂质物质在腺体内积聚形成囊肿。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周围组织形成纤维性包膜,常见于油性皮肤、睑缘炎患者或维生素A缺乏人群。

2、典型表现

初期表现为眼睑无痛性硬结,直径约2-8毫米,对应睑结膜面呈紫红色隆起。进展期囊肿压迫角膜可能出现暂时性散光,继发感染时转为急性化脓性炎症,出现红肿热痛等麦粒肿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因腺体分泌旺盛更易复发。

3、诊断鉴别

需与麦粒肿进行区分,后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裂隙灯检查可见睑结膜面紫红色结节,翻转眼睑时囊肿不与皮肤粘连。对于反复发作或老年患者,需通过病理检查排除睑板腺癌可能。

4、保守治疗

早期可采取热敷促进腺管疏通,温度40-45℃的湿热毛巾每日敷3-4次。配合睑缘清洁使用硼酸洗眼液,顽固性囊肿可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儿童患者需家长协助完成热敷护理,避免揉眼导致继发感染。

5、手术处理

持续3个月未消退或影响视力的囊肿需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在局部麻醉下从睑结膜面作垂直切口,彻底清除囊壁防止复发。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48小时内禁止沾水。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后再行手术。

保持睑缘清洁是预防关键,建议每日用专用眼部清洁湿巾擦拭睑缘。饮食注意减少高脂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出现眼睑硬结持续两周未消或突然增大,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避免自行挑破导致感染扩散。术后复发患者需排查是否合并脂溢性皮炎等全身因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