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治疗和危害

眼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152次浏览

关键词: #青光眼

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其危害主要包括视力损害、视野缺损甚至失明。青光眼通常由眼压异常升高、视神经供血不足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眼胀、头痛、恶心等症状。

1、药物治疗

降眼压药物是青光眼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可促进房水排出,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能减少房水生成。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滴眼液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高渗剂如甘露醇注射液用于急性发作期快速降压。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2、激光治疗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通过改善房水引流降低眼压,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能解除瞳孔阻滞,预防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以维持效果。

3、手术治疗

小梁切除术通过建立新房水外流通道控制眼压,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进展期患者。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常用于难治性青光眼,通过导管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间隙。手术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压及视功能。

4、视力损害

持续高眼压会导致视神经纤维层进行性变薄,初期表现为周边视野缺损,晚期可发展至管状视野。视神经损害具有不可逆性,未及时干预可能造成中心视力丧失。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有助于早期发现损伤。

5、全身影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可能引发剧烈眼痛、呕吐等全身症状,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慢性青光眼患者因视野受限易发生跌倒骨折,晚期失明可能导致抑郁等心理问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会加速病情进展。

青光眼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一次性大量饮水等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建议每3-6个月复查眼压、视神经及视野变化,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可适量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视神经功能。若出现视物模糊、虹视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