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积食怎么办?

小儿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77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婴儿积食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遵医嘱用药、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婴儿积食通常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肠道感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原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减少单次喂养量并增加喂养频次,避免过度喂养。母乳喂养时母亲需限制高脂高糖饮食,配方奶喂养应按标准比例冲泡。辅食添加应从单一食材开始,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等,避免过早引入肉类或复杂食材。每次进食后保持婴儿直立姿势15-20分钟。

2、腹部按摩

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轻柔按压,每次持续5-10分钟。可配合婴儿抚触油使用,注意避开剑突和膀胱区域。按摩能促进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若婴儿哭闹抗拒需立即停止,腹胀明显时可尝试蹬自行车式腿部运动。

3、补充益生菌

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母乳中含有天然益生菌,哺乳期母亲可增加酸奶、发酵食品摄入。避免自行使用成人益生菌产品,选择婴幼儿专用剂型,冲泡时水温不超过40℃。

4、遵医嘱用药

医生可能开具胰酶肠溶胶囊助消化,或西甲硅油乳剂缓解胀气。中药方面可选择保和丸、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等,但须严格按年龄调整剂量。禁止自行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混悬液等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观察排便情况和过敏反应。

5、就医治疗

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发热或体重不增,需排除肠套叠、幽门狭窄等急症。通过腹部B超、造影检查明确病因,严重肠梗阻可能需禁食和胃肠减压。先天性巨结肠等畸形需外科干预,术后配合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长期积食影响发育时需营养科会诊。

日常注意记录婴儿进食和排便情况,选择透气宽松的衣物避免腹部受压。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易致敏食物。定期监测体重和生长曲线,发现喂养困难及时咨询儿科医生。保持喂养环境安静,避免进食时哭闹吞入空气。夜间睡眠时可适当抬高婴儿床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