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白有黑点是怎么回事?

眼白有黑点可能与结膜色素痣、结膜出血、异物残留、巩膜黑变病、眼内肿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颜色改变、无痛性斑点或伴随视力模糊等症状。可通过裂隙灯检查、眼底造影等方式明确诊断,必要时需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
结膜色素痣是结膜层黑色素细胞良性增生,多为先天性或青春期后显现。黑点边界清晰呈扁平状,颜色从浅棕至深黑不等,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若黑点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或出血,需警惕恶变可能。确诊需通过裂隙灯观察形态特征,必要时行组织活检。稳定无变化的色素痣无须处理,动态观察即可。
结膜下毛细血管破裂会导致血液淤积形成紫红色或暗黑色斑点,常见于外伤、剧烈咳嗽或高血压患者。出血初期呈鲜红色,随时间逐渐变暗,一般2-3周自行吸收。反复出血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禁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若伴随眼压升高需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控制症状。
金属碎屑、煤渣等异物嵌入结膜可形成黑色点状沉积,多伴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铁质异物长期残留会引发铁质沉着症,导致黑点周围组织锈染。需通过眼部B超定位异物位置,表浅异物可用荧光素钠滴眼液染色后取出,深层异物需手术清除。术后可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巩膜表层黑色素细胞异常聚集形成蓝灰色斑点,多见于亚洲人群,通常双侧对称分布。该病变属于生理性变异,不会影响视力或引发并发症。但需与病理性黑变病鉴别,后者可能伴随虹膜色素异常。定期眼科检查即可,无须特殊治疗,避免紫外线照射可减缓色素沉积。
脉络膜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可透过巩膜呈现为青灰色团块,常伴有视物变形、闪光感等症状。需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磁共振等检查评估肿瘤范围。早期局限病灶可采用碘-125放射敷贴治疗,进展期需行眼球摘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肝脏等器官排除转移,必要时联合使用替莫唑胺胶囊控制病情。
日常应避免揉眼或外力撞击眼部,强光环境下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发现黑点突然增大、形态不规则或伴随视力下降时,应立即就诊排查恶性病变。糖尿病患者需监测眼底变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以减少结膜出血风险。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眼病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