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是麦粒肿

麦粒肿通常表现为眼睑边缘红肿热痛的局限性肿块,可通过典型症状结合临床检查判断。主要有眼睑局部红肿压痛、硬结形成、脓点出现、眨眼疼痛加剧、分泌物增多等特征。
早期麦粒肿常见眼睑边缘出现黄豆大小的红肿区域,触摸有明显压痛感。红肿部位多位于睫毛根部,可能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这种情况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或皮脂腺引起,可通过热敷促进炎症消退,若形成脓肿需眼科医生切开排脓。
发病2-3天后红肿区域会逐渐形成硬结,质地较韧且边界清晰。硬结中心可能呈现黄白色脓头,这是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脓液。避免挤压硬结以防感染扩散,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眼膏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
成熟期麦粒肿在硬结顶端可见明显黄白色脓点,这是脓肿即将破溃的标志。此时切忌自行挑破,应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处理。可能伴随的症状包括结膜充血、异物感等,需与睑板腺囊肿相鉴别。
由于眼睑肿胀压迫神经末梢,患者眨眼时疼痛感会显著加重。疼痛多为持续性胀痛,在脓肿形成前达到高峰。可采取闭眼休息减少摩擦,若疼痛影响睡眠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
伴随病程进展可能出现黏稠的黄色分泌物,晨起时可见睫毛粘连。这种情况提示合并细菌性结膜炎,需加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注意用生理盐水清洁眼周,避免分泌物刺激导致病情反复。
日常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脏手揉眼。急性期可每日热敷3-4次,每次10-15分钟促进炎症吸收。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48小时内症状无缓解或出现视力模糊、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眶周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反复发作的麦粒肿患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