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前列腺癌
前列腺疾病编辑
健康陪伴者
前列腺疾病编辑
健康陪伴者
前列腺癌可通过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基因检测等方式诊断。前列腺癌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脂饮食、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血尿、骨盆疼痛等症状。

直肠指检是初步筛查前列腺癌的常用方法,医生通过手指触摸前列腺,判断是否存在质地变硬、结节等异常。该方法操作简便但准确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若发现前列腺表面不光滑或存在硬结,可能提示肿瘤存在。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通过血液检查测量PSA水平,数值超过4ng/ml时需警惕前列腺癌可能。但PSA升高也可能由前列腺炎或良性增生引起,需结合游离PSA与总PSA比值提高诊断特异性。动态监测PSA变化趋势比单次检测更有临床意义。
经直肠超声可清晰显示前列腺结构异常,多参数磁共振能识别可疑病灶并指导靶向穿刺。骨扫描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CT检查可评估盆腔淋巴结受累情况。影像学检查对肿瘤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经直肠或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通常在超声引导下获取12针以上组织样本。病理检查可明确肿瘤的Gleason评分和侵袭性,但可能引发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癌症可能,必要时需重复穿刺。
对于高危或转移性前列腺癌,可检测BRCA等基因突变指导靶向治疗选择。液体活检通过分析循环肿瘤DNA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和耐药情况。基因检测还能评估家族遗传风险,为患者亲属提供早期筛查建议。

确诊前列腺癌后需根据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患者可选择根治性手术或放疗,晚期以内分泌治疗为主。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久坐,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预后。定期复查PSA和影像学检查对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出现骨痛或排尿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