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会发生什么并发症?

乙型肝炎可能引发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并发症。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脏持续损伤,进而发展为多种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等。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会刺激肝脏星状细胞活化,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肝纤维化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肝纤维化可通过肝脏弹性成像检测,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复方鳖甲软肝片等抗纤维化药物。
肝硬化导致肝内血管阻力增加,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患者可能出现腹水、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症状。门静脉高压可通过胃镜检查确诊,治疗包括普萘洛尔片预防出血,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严重肝病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功能性肾衰竭。典型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但肾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利加压素注射液联合白蛋白,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
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导致血氨等毒性物质积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睡眠颠倒,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治疗需限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必要时使用利福昔明片。
乙型肝炎病毒DNA整合入肝细胞基因组可能诱发癌变。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筛查。确诊肝癌后可考虑肝切除术、射频消融术,或遵医嘱使用仑伐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
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检查。饮食需保证充足热量但限制动物脂肪,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避免饮酒和自行服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出现腹胀、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