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痛风并发症状主要包括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等。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表现,尿酸性肾结石和痛风性肾病属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继发损害,心血管疾病则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1、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可能与尿酸盐结晶沉积诱发炎症反应有关。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控制发作。
2、尿酸性肾结石高尿酸导致尿液中尿酸盐过饱和形成结晶,表现为肾绞痛、血尿。可通过碱化尿液(枸橼酸钾)、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出,严重时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3、痛风性肾病尿酸盐沉积在肾间质导致肾功能损伤,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晚期可能进展为肾衰竭。需长期降尿酸治疗(别嘌醇、非布司他)并监测肾功能。
4、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除降尿酸外需同步控制血压(氨氯地平)、血脂(阿托伐他汀)。
痛风患者需严格低嘌呤饮食,限制动物内脏、海鲜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
血常规检查中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上。
1、白细胞计数细菌感染通常导致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轻度降低。
2、中性粒细胞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病毒感染则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
3、淋巴细胞病毒感染常伴随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通常正常或降低。
4、C反应蛋白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升高幅度较小或正常。
血常规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可进行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