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症状一般是什么?

乙型肝炎的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症状轻重与感染阶段和个体免疫状态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乏力是乙型肝炎早期常见症状,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精神不振,活动后加重。可能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能量供应不足有关。轻度乏力可通过适当休息缓解,若持续加重需警惕肝功能损害。
患者出现食欲明显下降,伴有厌油腻食物,进食量减少。肝脏胆汁分泌异常影响消化功能是主要原因。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高脂肪食物加重肝脏负担。
肝功能受损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刺激胃肠神经引发恶心呕吐。急性发作期症状较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呈浓茶色,是胆红素代谢障碍的典型表现。黄疸出现通常提示肝细胞损伤较重,需及时检查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必要时住院治疗。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所致。慢性肝炎患者疼痛可能持续存在,急性发作时疼痛加剧。可配合超声检查评估肝脏形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
乙型肝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为原则,适量摄入牛奶、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禁酒及损肝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和肝脏超声,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腹水、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