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患颈椎病?

容易患颈椎病的人群主要有长期低头工作者、中老年人、睡眠姿势不良者、颈部外伤史者、颈椎先天畸形者等。颈椎病可能与颈椎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肩痛、头晕、上肢麻木等症状。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程序员、设计师等,由于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颈椎间盘压力增高,加速颈椎退行性变。这类人群应注意调整工作姿势,每隔一段时间活动颈部,必要时使用颈椎支撑枕。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下降,椎体边缘易形成骨赘,颈椎稳定性降低。50岁以上人群颈椎退变概率显著增加,可能伴随椎动脉受压引起的头晕症状。建议通过游泳、颈椎操等低强度运动延缓退变进程。
习惯高枕或无枕睡眠者,枕头过高会导致颈椎前屈过度,过低则使颈部悬空,均可能造成颈椎韧带劳损。选择高度适中的记忆棉枕,保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宽相当。
曾发生挥鞭样损伤、颈椎骨折等外伤者,即使经治疗痊愈,后期仍可能出现颈椎稳定性下降。外伤可能导致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错位,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此类人群应避免剧烈转头运动,定期进行颈椎影像学复查。
存在颅底凹陷症、颈椎融合等先天发育异常者,颈椎生物力学分布异常,更易早期出现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这类患者需通过颈椎MRI明确畸形类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避免脊髓受压风险。
预防颈椎病需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工作间隙可做颈部后仰、侧屈等舒缓运动。睡眠时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注意颈部保暖。出现持续颈肩痛伴上肢放射痛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X线、CT或MRI明确诊断。早期可通过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