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介绍
骨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骨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精细动作障碍等症状,通常由颈椎退变、椎间盘突出、韧带骨化等因素引起。主要有神经压迫症状、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紊乱、排尿功能障碍等表现。

脊髓受压早期可出现手指麻木、刺痛感,多从指尖开始向上蔓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夜间加重。部分患者伴有枕部头痛或颈肩部酸胀感。神经压迫可能与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物不稳、扣纽扣困难等症状。
下肢肌力减退导致步态蹒跚,易跌倒,上下楼梯困难。严重时出现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运动障碍常与脊髓前动脉受压有关,可能伴随病理征阳性。患者可能出现写字变形、使用餐具困难等精细动作障碍。
病变节段以下出现束带感、蚁走感等异常感觉,痛温觉减退明显。部分患者存在感觉分离现象,即触觉保留而痛觉缺失。感觉障碍多呈进行性发展,从远端向近端扩展,可能与脊髓后索受压相关。

常见皮肤干燥无汗、肢体肿胀发凉等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Horner综合征,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缩小。自主神经症状通常与脊髓侧角受压有关,可能伴随体位性低血压、胃肠功能紊乱等表现。
晚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膀胱功能障碍,严重者发生尿潴留或失禁。排尿异常多提示脊髓圆锥受累,常伴随肛门括约肌松弛、便秘等症状。这类症状往往提示病情已进入较严重阶段。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避免颈部剧烈活动,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保持颈椎自然曲度。日常可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缓慢点头、侧屈等动作,但禁止快速旋转或过度后仰。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全谷物等。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功能障碍时须立即就医,通过磁共振检查明确脊髓受压程度,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解除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