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症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失眠症主要通过调理气血阴阳、安神定志,常用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推拿、食疗及情志调节。
1.中药内服
中医将失眠分为心脾两虚、肝郁化火、阴虚火旺等证型,对应方剂不同。心脾两虚可用归脾汤(黄芪、党参、龙眼肉补益心脾);肝郁化火适用龙胆泻肝汤(栀子、黄芩清肝火);阴虚火旺推荐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滋阴降火)。中成药如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也常用于临床。
2.针灸推拿
针灸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调和气血。肝郁加太冲穴疏肝,心肾不交加涌泉穴引火归元。推拿以头部按摩为主,拇指按压太阳穴、风池穴各3分钟,或沿督脉轻叩促进放松。耳穴贴压取心、肾、神门等反射区,用王不留行籽刺激。
3.食疗调理
心脾两虚者可用龙眼肉10克、红枣5枚煮粥;阴虚火旺适合百合30克、莲子15克炖汤;肝郁人群可饮玫瑰花5克、合欢花3克代茶。睡前避免辛辣、咖啡因,推荐温牛奶或小米粥助眠。
4.情志调节
中医强调“先睡心,后睡眼”,建议睡前练习呼吸吐纳(腹式呼吸10分钟)或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避免夜间过度思虑,可通过写日记或冥想释放压力。
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长期失眠或伴随心悸、头痛应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结合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拳)能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