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消化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29次浏览

关键词: #痢疾 #诊断

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腹泻腹痛和血便,确诊需通过粪便检测、血清学检查或结肠镜检查。

1.临床表现

阿米巴痢疾潜伏期通常2-4周,急性期症状包括频繁腹泻(每日10次以上),粪便呈果酱样伴黏液和血液,右下腹压痛明显。约30%患者出现低热,严重者可发生肠穿孔或肝脓肿。慢性感染者可能仅有间歇性腹泻与腹部不适,易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

2.诊断方法

粪便显微镜检查是首选,需在30分钟内检测新鲜样本,发现滋养体可确诊。免疫学检测如ELISA法查血清抗体,适用于肠外阿米巴病。结肠镜下见边缘隆起的溃疡灶,活检组织检出原虫可明确诊断。

3.鉴别诊断

需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区分。细菌性痢疾起病更急,发热显著;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可见连续弥漫性炎症。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可能提示阿米巴感染。

4.治疗措施

甲硝唑750mg口服每日3次,连用10天可杀灭滋养体。巴龙霉素25-30mg/kg/日分3次口服,用于清除肠腔包囊。重症患者需静脉滴注去氢依米丁1.5mg/kg/日。饮食宜选低渣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阿米巴痢疾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延误可能导致肝脓肿等并发症。出现血便伴腹泻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严格遵医嘱完成抗寄生虫疗程,家庭成员需同步筛查以防交叉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