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征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30次浏览

关键词: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血象特征主要表现为白细胞显著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以及贫血。该病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血象异常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化疗和骨髓移植

1. 白细胞显著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通常显著升高,可达正常值的10倍以上。外周血中可见大量未成熟的粒细胞,如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这种异常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源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过度增殖。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Imatinib)是治疗CML的首选,能够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2. 血小板增多或减少

部分CML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增多,称为血小板增多症,少数患者则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异常与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异常增殖或抑制有关。对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可使用羟基脲(Hydroxyurea)或阿司匹林(Aspirin)进行治疗;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则需通过输注血小板或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如罗米司亭(Romiplostim)来改善症状。

3. 贫血

CML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降低。贫血的发生与白血病细胞对正常造血功能的抑制有关。治疗贫血的方法包括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严重时可考虑输血治疗。此外,靶向药物如达沙替尼(Dasatinib)或尼洛替尼(Nilotinib)也可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改善贫血症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征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通过靶向治疗、化疗和骨髓移植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象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