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57055阅读
张鞾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6120阅读
迟翔宇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妇产科
高华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医院 血液科
权威医生
刘青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87次播放
286次播放
309次播放
275次播放
健康资讯
生活问答
糖尿病人为什么空腹血糖值偏高?
2025-09-17
高血压并发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应该如何护理心率异常患者?
运动能有效缓解高血压
戊肝igg阳性表明了什么
桂附地黄丸是补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2025-09-14
枸杞和六味地黄丸能一起吃吗
2025-08-16
感冒灵颗粒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吗
2025-08-09
喝了感冒清热颗粒能喝酒吗
2025-07-18
六味地黄丸对治疗早泄有帮助吗
2025-07-03
松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调节血脂、保护肝脏等功效,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体质。松茸的主要作用包括提升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改善心血管健康、促进肝细胞修复。
松茸含有多糖类物质,能激活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帮助身体抵御病毒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者可遵医嘱配合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匹多莫德颗粒、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松茸中的多酚和麦角硫因能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氧化损伤。长期接触辐射或皮肤老化人群可联合使用维生素E软胶囊、谷胱甘肽片、硫辛酸胶囊等抗氧化药物。
松茸甾醇可抑制胆固醇吸收,辅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血脂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搭配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依折麦布片等降脂药使用。
松茸腺苷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酒精或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肝功能异常者应配合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规范治疗。
建议每周食用新鲜松茸2-3次,避免高温长时间烹饪,痛风患者需控制摄入量,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胃癌晚期患者手术通常难以完全治愈,治疗目标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肿瘤分期、转移范围、患者体质和综合治疗方案。
晚期胃癌多伴随远处转移,手术仅能切除局部病灶,难以清除隐匿转移灶。需结合病理检查评估TNM分期。
肝转移、腹膜播散等广泛转移者手术效果有限。影像学评估后可能选择姑息性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心肺功能、营养状态等决定手术耐受性。术前需进行ECOG评分和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需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常用方案包括SOX、FLOT等化疗方案,及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
建议晚期患者通过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心理疏导改善生活质量,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
精液中存在颗粒状物质可能由精液凝固不完全、前列腺液结晶、精囊分泌物积聚、生殖道感染等原因引起,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少数情况需排查病理因素。
射精后精液未完全液化时可能出现胶冻状颗粒,与精液中凝固酶作用有关,一般20-30分钟内可自行液化,无须特殊处理。
前列腺液中磷酸盐结晶可能形成细小颗粒,尤其见于饮水不足或久坐人群,增加水分摄入和适度运动可改善。
精囊产生的果糖和蛋白质可能因禁欲时间较长形成沉淀颗粒,规律排精有助于减少此类现象。
可能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炎症有关,通常伴随尿频、会阴胀痛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
建议避免长时间憋精,保持适度性生活频率,若颗粒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检查。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RP治疗能促进软骨修复、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病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
PRP富含生长因子,可刺激软骨细胞增殖与基质合成,有助于修复受损关节软骨。
血小板释放的抗炎因子能抑制关节滑膜炎症,缓解疼痛肿胀等急性期症状。
通过改善局部微环境,减少软骨进一步退化,降低关节畸形等晚期并发症概率。
治疗后关节活动度与承重能力提升,日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PRP治疗需结合个体病情评估,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可增强疗效,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关节负担。
哮喘患者需注意避免过敏原刺激、规范用药、监测症状变化及预防呼吸道感染,日常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定期复查肺功能。
远离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使用防螨床品,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或污染物刺激。
遵医嘱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控制炎症,急性发作时及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记录每日峰值呼气流速值,观察咳嗽、胸闷发作频率,若夜间症状加重或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使用超过每周2次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发热或脓痰时警惕细菌性支气管炎诱发哮喘急性发作。
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或快走,饮食避免过饱及易产气食物,学习腹式呼吸技巧有助于改善肺功能稳定性。
新生儿一个月舌头发白可能由奶垢残留、鹅口疮、口腔黏膜脱屑、先天性厚甲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洁护理、抗真菌治疗、保湿修复等方式改善。
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后未及时清洁,导致奶液在舌面凝结形成白色膜状物。家长需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口腔,无须特殊治疗。
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舌面白色乳凝块样斑片。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哺乳器具消毒不彻底有关,需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碳酸氢钠溶液或克霉唑口腔药膜。
新生儿上皮细胞代谢旺盛导致舌面白屑脱落,通常无痛痒感。家长可用硅胶指套牙刷轻柔按摩舌面,促进角质代谢。
罕见遗传性疾病伴随舌背白色角化过度,需皮肤科确诊。可能与角蛋白基因突变有关,表现为指甲增厚合并舌苔异常,需专业对症处理。
建议家长每日观察舌苔变化,哺乳后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发现白斑持续扩散或伴哭闹拒食时及时儿科就诊。
小儿脑瘫通常无法完全康复,但通过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功能。康复效果主要与脑损伤程度、干预时机、治疗方法、家庭护理等因素有关。
脑瘫患儿神经损伤多为不可逆性,中重度损伤残留运动障碍概率较高,轻症患儿通过康复训练可能接近正常生活。
2岁前黄金期开始康复效果最佳,5岁后神经可塑性下降,6个月龄内开展超早期干预可改善肌张力异常和姿势控制。
综合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等康复手段,配合肉毒毒素注射、矫形器使用等医疗措施,可提升运动功能。
家长需坚持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体位摆放等家庭训练,避免肌肉挛缩,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和社交能力培养。
建议定期评估康复进展,3岁以下患儿每3个月调整训练方案,学龄期儿童可结合教育康复同步开展感觉统合训练。
小儿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补充水分、适量食用促排便食物等方式改善。食疗方法主要有西梅泥、火龙果、燕麦粥、亚麻籽粉等。
西梅富含山梨醇和膳食纤维,能软化大便。建议家长将新鲜西梅蒸熟后捣成泥状,每日喂食1-2勺,适合6个月以上婴儿。
红心火龙果含大量水分和籽粒纤维,能刺激肠蠕动。家长可将果肉挖出切小块,作为手指食物给8个月以上幼儿自主进食。
燕麦中β-葡聚糖可吸收水分膨胀,增加粪便体积。用母乳或配方奶熬煮成糊状,适合已添加辅食的宝宝,注意从少量开始尝试。
亚麻籽含优质脂肪酸和可溶性纤维,需炒熟磨粉后拌入米糊。家长需观察是否过敏,初次添加不超过2克,1岁以上适用。
食疗期间家长需记录排便情况,若3天未缓解或出现腹胀哭闹,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过敏性咳嗽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等药物。家长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过敏反应,缓解咳嗽症状。适用于季节性过敏或轻度持续性过敏。
通过抑制组胺释放减轻气道高反应性,对鼻痒、喷嚏等伴随症状也有改善作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特别适用于合并哮喘的过敏性咳嗽,需连续用药数日才能显效。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症状,能显著降低气道炎症反应,需配合储雾罐使用。
家长应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观察用药后反应并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荨麻疹伴随手脚肿胀多数属于轻中度过敏反应,严重程度主要与血管性水肿是否累及呼吸道、是否出现过敏性休克有关。
单纯皮肤风团伴手脚肿胀,可能与食物过敏或物理刺激有关,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肿胀扩散至眼睑或口唇,需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和西替利嗪片控制炎症反应。
出现声嘶、喘鸣或血压下降时提示喉头水肿,须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抢救。
反复发作可能与甲状腺疾病或自身免疫异常相关,需检测抗核抗体谱明确病因。
发作期间避免搔抓肿胀部位,记录可疑致敏物,慢性患者建议完善过敏原筛查及免疫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