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桑桂梅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6189阅读
迟翔宇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妇产科
高华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医院 血液科
权威医生
刘青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87次播放
286次播放
309次播放
275次播放
健康资讯
生活问答
糖尿病人为什么空腹血糖值偏高?
2025-09-17
高血压并发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应该如何护理心率异常患者?
运动能有效缓解高血压
戊肝igg阳性表明了什么
桂附地黄丸是补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2025-09-14
枸杞和六味地黄丸能一起吃吗
2025-08-16
感冒灵颗粒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吗
2025-08-09
喝了感冒清热颗粒能喝酒吗
2025-07-18
六味地黄丸对治疗早泄有帮助吗
2025-07-03
膀胱结石可通过B超确诊,B超是诊断膀胱结石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准确率较高,其他辅助检查还包括尿常规、膀胱镜等。
B超能清晰显示膀胱内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典型结石表现为强回声伴后方声影,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
可发现血尿、脓尿等异常,约85%膀胱结石患者存在镜下血尿,但尿常规不能直接确诊结石。
作为确诊的金标准,能直接观察结石形态并同时进行取石治疗,但属于有创检查,通常用于B超诊断不明确时。
约90%膀胱结石为阳性结石,可通过腹部平片发现,但对尿酸等阴性结石检出率低,常需结合B超检查。
确诊膀胱结石后建议多饮水保持尿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定期复查监测结石情况。
乳牙脱落后恒牙一般3-6个月萌出,实际时间受到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局部炎症、恒牙胚发育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家长需关注家族牙齿发育史,若父母恒牙萌出较晚,孩子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建议定期口腔检查,观察牙胚发育。
家长需保证孩子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乳制品、深绿色蔬菜、鱼类有助于牙齿发育。营养不良可能延迟恒牙萌出。
乳牙早脱可能因龋齿或外伤导致,家长需检查牙龈是否红肿。局部感染可能形成瘢痕组织阻碍恒牙萌出,需儿科口腔医生评估。
恒牙胚位置较深或发育迟缓时,建议家长每3个月拍摄口腔X光片监测。若12个月未萌出需排除多生牙、牙瘤等罕见情况。
避免让孩子舔舐缺牙区,保持口腔清洁,若超过1年未长出新牙应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
脑梗塞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症状并预防复发。脑梗塞的恢复程度主要与梗塞部位、面积、治疗时机、康复介入等因素有关。
大脑关键功能区受损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非功能区梗塞通过代偿可能恢复较好功能。
小面积梗塞预后较好,大面积梗塞常导致严重后遗症,需长期康复治疗。
发病后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减少脑损伤,延误治疗会加重神经功能缺损。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能促进神经功能重塑,改善运动、语言等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建议脑梗塞患者坚持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定期复查,配合针灸、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措施。
输尿管结石治疗一般需要7天到30天,实际时间受到结石大小、位置、治疗方法、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多可通过保守治疗排出,通常需1-2周;超过6毫米的结石可能需体外碎石或手术干预,疗程延长至3-4周。
上段输尿管结石排出时间较长,可能需2-3周;下段结石因输尿管生理狭窄较少,排出时间可缩短至1周内。
药物排石需配合大量饮水,周期约7-14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需1-2次操作,间隔1周;输尿管镜取石术后恢复需10-20天。
年轻患者代谢快、输尿管蠕动强,排石时间较短;合并尿路狭窄或感染时,治疗周期可能延长50%以上。
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饮食,适度跳跃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突发剧烈腰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膝关节积液可通过观察肿胀程度、按压波动感、活动受限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患侧膝关节较健侧明显膨隆,皮肤紧绷发亮,髌骨周围饱满感增强,常伴随局部皮温升高。
伸直膝关节时按压髌骨两侧凹陷处,若出现液体流动感或髌骨漂浮感,提示关节腔内存在过量积液。
屈伸膝关节时阻力增大,下蹲困难,严重时出现绞锁现象,可能伴随关节腔内摩擦音。
超声检查可明确积液深度,X线排除骨性病变,MRI能清晰显示滑膜增生等软组织病变情况。
建议避免剧烈运动,急性期可冰敷缓解肿胀,若持续不缓解需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新生儿便秘可能由喂养不当、水分不足、先天性肠道畸形、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排便间隔延长、粪便干硬、哭闹不安等症状。
配方奶冲调过浓或母乳不足可能导致便秘。家长需按比例冲调奶粉,母乳喂养者应增加哺乳频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功能。
环境干燥或发热时水分丢失增加易致便秘。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两次喂奶间喂少量温开水,可配合医生建议使用开塞露(甘油制剂)临时缓解症状。
可能与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等因素有关,通常伴腹胀、呕吐等症状。需通过钡灌肠等检查确诊,轻度狭窄可行扩肛治疗,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肠蠕动减弱。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确诊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同时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微生态。
家长应记录宝宝排便规律,每日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若48小时未排便或出现血便需立即就医。哺乳期母亲需保持饮食均衡,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膝盖一用力就疼可能与肌肉劳损、韧带损伤、骨关节炎、半月板撕裂等原因有关,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镇痛、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
运动过量或姿势不当导致股四头肌等肌肉疲劳,表现为酸胀痛。建议减少跑跳动作,局部热敷配合按摩缓解。
剧烈运动可能引发前交叉韧带拉伤,伴随关节不稳感。需佩戴护膝制动,急性期冰敷,严重者需关节镜手术修复。
软骨磨损退变引发炎症反应,晨起僵硬明显。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营养软骨。
膝关节扭转易导致半月板破裂,伴随弹响卡顿感。核磁共振确诊后,三级损伤需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
日常避免爬山爬楼梯等负重活动,超重者需减重,运动前充分热身,疼痛持续超过一周建议骨科就诊。
中老年人易患前列腺增生可能与年龄增长、雄激素水平变化、炎症刺激、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干预。
前列腺组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生,属于生理性改变。建议定期体检监测,避免久坐、憋尿等行为。
睾酮代谢产物双氢睾酮积累刺激腺体增生。可遵医嘱使用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5α还原酶抑制剂。
前列腺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纤维化增生。常伴尿频尿痛,需控制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坦索罗辛等药物。
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可能加速增生进程。表现为夜尿增多,需控制基础疾病,严重者可考虑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日常需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摄入,避免受凉,适度进行提肛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新生儿阴囊松弛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激素水平变化、鞘膜积液、腹股沟疝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阴囊皮肤松弛下垂或局部肿胀。
新生儿阴囊肌肉发育未完善,皮肤弹性较高属于正常现象,无须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
母体雌激素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可能导致暂时性阴囊松弛,出生后2-4周会逐渐恢复,家长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可能与鞘状突未闭合、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单侧阴囊无痛性肿大。需就医鉴别,部分病例需行鞘膜翻转术。
肠管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导致,哭闹时肿块明显,可能伴随呕吐。建议家长避免患儿剧烈哭闹,需及时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日常注意观察阴囊大小变化,避免过度包裹,发现红肿、硬结或持续增大应立即就诊儿科或小儿外科。
痛风发作关节疼痛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药物镇痛、调整饮食等方式缓解。痛风通常由高尿酸血症、关节尿酸盐沉积、饮食不当、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发作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减轻关节肿胀。避免患处受压或剧烈活动,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
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关节,每次不超过2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炎性物质渗出,但需避免冻伤皮肤。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需警惕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
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可适量食用低脂乳制品、樱桃等碱性食物。
发作期间需监测血尿酸水平,避免饮酒及剧烈运动。若72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发热,应及时至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