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栓塞应该如何护理

发布时间:2020-11-2060551次浏览

肺栓塞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支持、疼痛管理、密切监测和观察、移动和预防血栓形成、氧气治疗等。

1、心理支持:肺栓塞可能对患者和其家人产生心理和情绪上的负担。提供适当心理支持,包括情绪安抚、信息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可以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和康复。

2、疼痛管理:肺栓塞可能引起胸痛或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吲哚美辛片、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密切监测和观察:患者家属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包括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4、移动和预防血栓形成: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活动和行走。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并促进康复。

5、氧气治疗:肺栓塞可能导致低氧血症,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供氧治疗,以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给身体。

肺栓塞患者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临床肺栓塞的概述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病,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而且它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是人们不可忽视的疾病,那么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临床肺栓塞的概况有哪些吧。
肺栓塞运动禁忌是什么
肺栓塞运动禁忌你了解吗?对于这个疾病的出现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非常的大,所以要抓紧治疗才行,但是不少人都不知道这个疾病到底能不能运动,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肺栓塞运动禁忌是什么吧!
急性肺栓塞有什么危害
急性肺栓塞有什么危害?了解这个问题的人可能并不多,因为急性肺栓塞这个病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但这个病却不容轻视,处理不当可是会致命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个病,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急性肺栓塞有什么危害。
肺栓塞药品大全你了解吗
肺栓塞药品大全你了解吗?患有肺栓塞后要抓紧治疗的时间,一旦错过了治疗的时间就会变得更加的严重,但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药物管事,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肺栓塞药品大全吧!
肺栓塞怎么引起的
血栓绝大部分都是在下肢形成,而有很多因素是参与了血栓形成。如长期制动、外伤或者由于特殊的高凝状态等,由于这些促凝因素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下,血栓就会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肺栓塞其实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狭义来讲,肺栓塞指的就是肺血栓栓塞,广义的其实还包括其他栓塞。肺血栓栓塞的原因和来源,临床研究表明,这些血栓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由于某些特殊因素,比如因为长期制动、外伤,或者由于特殊的高凝状态,众所周知,肿瘤患者、其他风湿免疫病、抗磷脂综合征,这些都是高凝状态。由于这些促凝因素和其他因素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血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了。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比如剧烈的活动挤压这些血栓脱落,顺着患者的静脉、腔静脉,然后来到了右心,再来到患者的肺动脉,堵塞了肺动脉,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此为肺栓塞形成的整个过程。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通过学习肺栓塞的形成过程,就知道血栓绝大部分都是在下肢形成的,而有很多因素是参与了血栓形成的。因此医生对于肺栓塞的诊断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血栓形成原因的检查、筛查综合分析,因为所有的疾病只有从原因开始才能做到更好治疗,更好的预防,以预防再次复发。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12

56288次收听

肺栓塞的注意事项
肺栓塞患者的注意事项:首先建议患者务必要充分休息,保持大便畅通,还要止咳治疗;其次是注意一下保持下肢保暖,避免受寒;再者是服用一些活血药物来减少血栓的形成;接着,还要进行抗凝治疗;最后,还要经常活动自己的下肢。
肺栓塞发病原因
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者外性的栓子,堵塞到肺动脉主干以及分支,造成肺动脉的血流中断,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肺栓塞是非常危重的疾病,在临床中观察急性肺栓塞的死亡率并不亚于心梗。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的肺栓塞都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下肢静脉曲张、外伤或者久坐不动,会引起下肢静脉产生血栓,这种血流淤滞、血流缓慢以及内皮的破坏使得下肢静脉形成血栓之后,这种静脉的血栓会随着静脉血进行回流,回流到右房、右室,通过肺动脉瓣达到肺动脉,如果这种血栓也随着静脉血,到达了肺动脉及主干及其分支,就会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如果很严重的肺动脉栓塞会影响到循环,造成循环障碍,这种急性循环的障碍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肺栓塞,尤其是急性肺栓塞要给予警惕。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27

56549次收听

肺栓塞的康复治疗有哪些
肺栓塞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呼吸困难和功能活动能力,使病人重返正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康复,包括系统个体化的心肺功能评估、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运动康复,例如自行车训练、力量耐力训练、游泳、步行以及营养、心理、睡眠干预和中医传统治疗等等。针对危险因素防治,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开展宣教。合理的运动活动包括个性化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以及严密的监测,确保运动训练能改善身体体适能,减少不良事件。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有望提高肺栓塞病人的生存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
语音时长 01:10

2020-02-21

65033次收听

02:18
肺栓塞的发病原因
在临床中发现大部分的肺栓塞都是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外伤或者久坐不动,会引起下肢静脉产生血栓,这种血流淤滞、血流缓慢以及内皮的破坏,使得下肢静脉形成血栓之后,静脉的血栓会随着静脉血进行回流,回流到右房、右室通过肺动脉瓣达到肺动脉。如果这种血栓也随着静脉血,到达了肺动脉及其主干及其分支,就会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如果很严重的肺动脉栓塞会影响到循环,造成了循环障碍,这种急性循环的障碍甚至会危及生命。
02:26
肺栓塞的注意事项
如果有下肢静脉曲张很严重,建议患者到门诊去就诊,必要的时候穿弹力袜,甚至更有必要的时候进行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还有一部分患者的肺栓塞,有可能是肿瘤导致的癌栓,这个时候可能愈后就不太理想,建议患者积极的到肿瘤科的门诊去就诊,在肿瘤科和一些心血管医生的共同指导下制定综合的治疗的方案,会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积极的针对这种肺栓塞进行综合的整治。总之每个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不同,建议大家到正规的门诊去就诊,找到血栓的来源以及诱因,通过去除诱因来防止肺栓塞进一步加重。
02:29
肺栓塞的危害有哪些
急性肺栓塞的死亡率不亚于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一些小的栓塞、远端的栓塞可能不致命,会引起胸痛、咯血一些肺的组织的梗死,一旦是大块的栓塞、主干的栓塞就可能会影响到血流动力学,导致有效的循环血量下降,左心回流减少,甚至会有猝死的可能。因此,一旦发作急性肺栓塞,而且这种急性肺栓塞导致了右室负荷加重,循环出现了急性衰竭是非常危重的,建议大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甚至进行必要的抢救。
02:46
急性肺栓塞会复发吗
如果是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可能会反复的发作,因为血栓有可能会对下肢静脉的内皮或者静脉瓣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旦得了下肢静脉血栓,有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如果还有下肢静脉曲张,曲张的血管更容易出现血栓的形成。因此一旦诊断了是肺栓塞,而且肺栓塞它的血栓来源是下肢深静脉,极有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因此建议大家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筛查,对静脉曲张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护,必要时进行弹力袜的保护,甚至做曲张的血管手术,防止栓塞反复。
03:03
肺栓塞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肺栓塞的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的方法。如:CT的肺血管造影、核磁检查、X线检查等。CT的肺血管造影,这个是目前医学上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然后算好造影剂到达肺动脉的时间,进行CT的扫描。使用同位素的造影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含造影剂的一些微蛋白来进行肺血管的显影。核磁检查,通过打造影剂来显示肺血管的形态。但是核磁造影时间非常长,病人可能不能够耐受,所以目前不作为推荐。患者直接在放射X线下打造影剂看肺血管的动态显影,这是临床上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是射线量很大,且为有创的检查,因此不作为首选。
肺栓塞会引起心梗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肺拴塞概念和心肌梗死概念,肺栓塞也叫肺动脉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堵塞肺动脉或者肺动脉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等。其中血栓栓塞最为多见,而引起会血栓栓塞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些深静脉血栓在某些因素下脱落,会随着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脂肪栓塞多见于手术或者严重创伤的时候,皮下脂肪进入到静脉系统后引起。羊水栓塞都见于妇女在生产过程中,羊水进入到静脉系统引起。空气栓塞多见于输液或者创伤情况下,机体进入静脉系统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流急救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发生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也就是说发生心肌梗死时是在病变血管内形成血栓的,是由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起。从发病机制上讲,肺血栓和心肌梗死是两不相干的两种疾病,肺栓塞,并不会引起心肌梗死,但是肺栓塞在发生的时候出现临床症状,跟心肌梗死非常相似,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鉴别。
语音时长 01:42

2019-12-18

59668次收听

肺栓塞是如何引起的
肺栓塞是由于静脉系统或者右心房室系统的血栓,随着血流冲到肺动脉,引起肺主动脉和各分支的堵塞、狭窄叫做肺栓塞。不论是血栓,空气栓子,羊水栓子或者是外伤以后的脂肪栓子,这些栓子堵到肺动脉都叫肺栓塞。那是怎么引起的?百分之八九十的原因都是血栓。血栓引起的原因是三大原因,这个学说提出来已经一百多年了。第一,血液高凝状态。第二,血流瘀滞、血流缓慢。第三,血管内皮损伤。有这种情况的,应该重视。血流高凝状态跟遗传有关。一般有时候一些特别的病也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再分类有原发性的,有继发性的。原发性的比如本身是血液高凝状态的,就比别人凝血指标低,容易长血栓。它的硒蛋白是缺乏的。基因缺陷容易使抗凝性不够,所以血就容易凝成块,容易长血栓。那这种情况跟遗传有关系。当然其他病也容易合并血栓形成。一个典型的免疫名叫抗心磷脂抗体综合症,是免疫病的一种情况。它的血特别粘稠,容易长血栓。一些免疫病本身。还有一种血稠的情况,比如肿瘤,不论是肺癌,肝癌,胰腺癌或者是膀胱癌,妇科肿瘤的瘤体本身就容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容易血稠。第二个原因是血流缓慢,血流瘀滞不活动。不活动见于什么情况?做手术的情况。做什么手术?像骨盆手术,他不能动。像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肯定要躺十天半月不能动。因为腿上血流回到心脏,全靠肌肉活动,挤压血管,把血流循环运转的。当不活动时间长了,血液也不流动,它慢慢就容易长血栓。因为血液是很奇怪的东西,它在血管里面流动的时候是液体,但是破个口抽出来放到试管里面,一会它就会凝成块。血里面有凝血因子,可以使血液凝固成块。也有抗凝血因子,使血液变成液体流动的。当然有个平衡状态。所以不活动的情况下,血流缓慢就容易得血栓。骨折病人,做髋关节、膝关节置换的,不活动的,血流缓慢的容易长血栓。其实这些都会有一定的比例,比如各种心肺血管病,ICU的病人,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这些不活动的合并严重疾病都有一个得血栓的机会比例。一般像ICU的病人,心衰监护病房的病人,一般合并血栓形成的机会大概是20%~30%,这是一大类。还有一大类不活动的病人,脑卒中、偏瘫了,他想动也动不了。所以脑卒中前72小时或者前一周死亡的,往往不是死于脑卒中,脑栓塞,脑梗死,而是死于肺栓塞。因为什么呢?他脑栓塞了,偏瘫了,不能动了,他血流本来循环很好的,但是他不活动,肌肉不挤压,血流不流动,腿上长了血栓,后冲到肺里堵死了,就会导致肺栓塞死亡。所以前期12小时或者前一周脑卒中死亡的病人,多数还不是死于脑卒中,而是死于肺栓塞的并发症。因为肺栓塞是很多的。所以对于脑卒中病人,要搓腿,要活动,要被动运动,这是一个护理的方面。当然其他的原因也很多,基本上从机理上来说就是这三种原因。从分类上又分为原发、继发。总的来说只要有预防的意思,一般预后各方面都挺好。
语音时长 05:15

2018-12-13

5199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