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溢血后遗症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3-1860258次浏览

不少中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增长,导致其脑部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因各种原因引发脑溢血。而脑溢血是一种后果非常严重的病症,即使及时治疗控制,也难免留下后遗症。对于脑溢血后遗症,也要积极地干预治疗,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更多并发症。那脑溢血后遗症怎么治疗比较好?

一、脑溢血后遗症怎么治疗
  1.运动障碍
  出现运动障碍的患者,可以积极做康复训练来缓解症状。例如患者日常可以上下楼训练,或者是坐立站立的训练,通过基础运动来慢慢恢复患者运动功能。此外还可以借助推拿按摩和针灸理疗的方式辅助治疗。
  2.吞咽障碍
  如果脑溢血患者出现吞咽比较困难的情况时,就要积极训练舌部肌肉,防止萎缩,还可以训练空吞咽,慢慢训练吞咽功能,同时也可以用酸冷刺激口腔黏膜。
  3.认知障碍
  脑溢血还可能会导致认知障碍,这就需要患者家属多沟通,多鼓励,也可以回忆比较美好的事情,最好平时多给患者听舒缓愉悦的音乐。

4.语言障碍
  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后,那么就要从最基本的发声开始训练,发声正常后,再慢慢增加难度。
  5.心理障碍
  脑溢血患者还会出现心理障碍,所以平时家属要多陪伴,让他多参加户外活动,这样有助于心理恢复。
  二、脑溢血后遗症的注意事项
  1.日常护理
  脑溢血患者平时要避免脑力和体力过度消耗,否则可能会诱发脑出血。同时也要合理生活,不要熬夜和情绪激动。

2.饮食注意
  脑溢血患者饮食上要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避免摄入动物脂肪过高的食物,以免引发动脉硬化,有抽烟喝酒恶习的患者也要及时戒掉。
  3.积极控制病情
  脑溢血患者要熟悉后遗症药物的用法和作用,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和性格异常的情况后,要及时就医,避免脑溢血的再次发作。

相关推荐

小脑出血后遗症是什么
小脑出血造成血肿压迫到小脑半球或者中间蚓部功能区主要的症状为共济失调,眩晕,平衡感丧失。出血面积较小的小脑出血在急性期过后血肿逐步吸收,症状能够恢复一大部分。但多数小脑出血病情较轻的患者还是会存留共济失调,辨距不良,平衡感不稳等现象,尤其是在活动后容易出现中枢性眩晕,并伴随恶心,呕吐症状。大面积小脑出血的患者急性期出血可能破入脑室或者出血周围水肿压迫脑干造成脑积水,脑疝等严重问题而在急性期就有危及生命的危险。如果患者经过治疗得以存活,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还有可能存在脑积水,甚至脑干的一些神经功能缺损问题,症状包括头部胀痛,颅内压增高,肢体轻度瘫痪,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症状都有可能成为后遗症而长期存在。
语音时长 01:32

2020-03-17

54170次收听

脑溢血昏迷发烧怎么治
脑溢血昏迷发烧可以采用物理退热、抗感染来进行治疗。患者出血危及到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和中脑上行网状激活系统,表现为昏迷不醒并且中枢性发热。这种情况下,应该积极的物理退热,加上药物退热,必要的时候可以亚低温退热。患者脑出血以后,颅内压力增高导致神志不清,并发肺部感染,这种情况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适当退热。除此以外,还应该积极的进行:1、药物治疗:给予营养神经、促进苏醒药物。2、康复治疗:包括针灸、经颅磁刺激、肢体电刺激、关节松动术、站立床等。3、高压氧治疗。4、发热常见于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同时,呼吸道感染可给予肺部超短波治疗、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和治疗、站立床训练;泌尿系感染可给予理疗、盆底康复训练、间歇性导尿等。
语音时长 01:47

2020-01-09

67833次收听

02:50
脑溢血手术方法有哪些
脑溢血手术方法有血肿清除术、血肿的钻孔抽吸术、去骨盖减压术等。脑溢血在临床上称为脑出血,又称为原发性脑实质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很多,当患者有手术指征时,有血肿清除术、血肿的钻孔抽吸术、去骨盖减压术等,这些手术方法都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具体手术要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多少与患者的体质来具体应用,具体进行。当诊断为脑出血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方案的治疗,首先要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清除自由基,防止脑疝的发生。第二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方法的选择。第三要积极控制好血压,监测血糖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脑出血的手术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脑溢血症状
脑溢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疼、恶心、呕吐、嗜睡、昏睡、昏迷、肢体瘫痪、头晕、言语功能障碍等症状。脑溢血实际上在临床上称为脑出血,脑出血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症状,症状会突然起病,而且很多时候是在患者活动中出现的。它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突然出现头疼,如果头痛比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如果大量脑出血,病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出现嗜睡、昏睡,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昏迷。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出现肢体的瘫痪,对于脑出血的患者,头疼的特点就是剧烈的头疼,经常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一般是常常位于出血的一侧。如果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大,出现脑水肿或者颅压高的情况下,头疼可以发展到整个的头部。有的患者也会出现头晕,尤其是在小脑或者脑干出血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头晕看东西转,这也是它的一个临床表现。还可能会累及到呕吐中枢,病人可能会出现呕吐。大量脑出血如果出现颅压高,也可能会激发呕吐,很多患者会出现肢体的瘫痪。比如脑出血发生在运动神经纤维传导比较集中的部位,比如基底节区或者丘脑这些地方是运动神经纤维非常集中的地方,如果脑出血在这个位置,病人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瘫痪。有的病人会出现言语的功能障碍,会吐字不清,有的患者会出现想说的词说不出来,有的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出现嗜睡、昏睡,这都是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语音时长 01:54

2019-12-20

58143次收听

02:47
脑溢血的症状
脑溢血的症状包括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嗜睡、昏睡、昏迷、肢体瘫痪等。脑溢血在临床上被称为脑出血,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症状,它会突然起病,很多时候是在患者活动中出现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突然出现头疼,如果头痛比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出现呕吐。如果大量脑出血,病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出现嗜睡、昏睡,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昏迷。如果出现脑水肿或者颅压高的情况下,头疼可以发展到整个的头部。有的患者也会出现头晕,尤其是在小脑或者脑干出血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头晕看东西转,这也是它的临床表现。另外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
02:48
脑溢血怎么检查
脑溢血的检查包括头颅CT的平扫、增强CT、灌注CT等。脑溢血在临床上被称为脑出血,一旦怀疑患者是脑出血,在临床上首选头颅CT平扫的检查方法。头颅CT的平扫,可以迅速准确地看到患者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周围有没有占位效应,还可以帮助判断脑出血周围脑组织的受损情况。无论是脑出血还是缺血性卒中,头颅CT都是首选的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另外必要时还可以选择对患者做增强CT,或者灌注CT检查,这两个检查不是脑出血的患者常用的常规的检查方法,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采用。增强CT主要是通过造影剂的外溢,可以看看患者血肿是否有血肿扩大的高风险。
02:51
脑溢血是怎么引起的
脑溢血的病因主要有高血压、淀粉样血管病、脑内的原发性病变等。脑出血包括原发性的脑出血和继发性的脑出血。原发性的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高血压,一般高血压的患者要控制在140/90以下,如果血压比较高,可能会诱发脑出血。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淀粉样血管病导致脑出血。淀粉样血管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容易激发脑出血,这些原因可以引起脑部的血管自发的破裂,或者可以引起小的穿支动脉的破裂而导致脑出血,这类原因引起的原发性脑出血占所有脑出血的比例是比较大的。继发性的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内的原发性病变导致的,比如血管畸形、动脉瘤、烟雾病,还有就是血液系统的病变、颅内的肿瘤等等。
02:43
脑溢血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脑溢血实际上就是临床上的脑出血。一般来说,原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高血压,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在饮食方面,首先建议就是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因为脑出血的患者吃得太咸,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还会加重脑水肿,所以建议尽量清淡饮食。另外,脑出血的急性期,建议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以及鸡蛋类的食品。肥胖的患者要减轻体重,少吃糖。如果要是病情比较重,患者出现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建议进行鼻饲治疗。
脑血栓后遗症
脑血栓由于是各种血管内栓子堵塞脑血管造成的脑细胞脑组织坏死,相应的脑部功能区如果受到损伤,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即使经过及时系统治疗也有可能出现神经后遗症情况。脑血栓的后遗症与其损伤的部位,面积有直接的关系。大脑部位血栓形成包括基底节,半卵圆中心区,大脑皮层最容易出现的后遗症就是半身不遂,也就是一侧身体上下肢都出现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甚至屈曲畸形的现象。大脑优势半球出现较大面积血栓梗死还有可能出造成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而表现为吐字不清,听不懂别人说话,说话声音小等后遗症,特定位置出现血栓还有可能造成记忆力减退,高级思维功能迟钝,书写不能等后遗症。小脑脑干部位血栓形成患者容易出现反复头晕的后遗症症状,比较严重的症状为吞咽困难,四肢瘫痪,肌肉强直,共济失调,甚至有偏身舞蹈样动作。
语音时长 01:32

2019-10-31

62323次收听

突发脑溢血的症状
脑溢血是患有高血压的冠心病人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的脑部里面血管突然破裂的病情。这种病症的临时症状,患者一定要清楚,一旦自己发生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那么突发脑溢血的症状,经常有患者突然性的头部疼痛、患者会出现痉挛的症状、肢体运动受到限制。患者一旦感觉自己有这类症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
为什么会突发脑溢血
高血压是引发患者出现突发脑溢血情况最常见的原因,因为血压的升高对脑血管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当血压升高到一定极限高度的时候,患者的脑内血管就会突然炸裂之外,血管类疾病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突发脑溢血的情况,比较常见的血管类疾病有血友病等等,而少部分患者之所以会出现突发脑溢血的情况,是因为她们大脑内存在着动脉瘤或者是畸形脑血管,在外界的刺激下,导致脑血管或者是动脉瘤破裂,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原因,就是患者身体内存在着恶性肿瘤。
脑溢血怎么恢复
脑溢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行动不便、失语、智力障碍等后遗症,此时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注意患者的日常生活锻炼,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家属经常为患者按摩手指,或者找中医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等,对于病情的康复都有好处。
脑充血的前兆症状
脑充血发生之前头部与身体都会出现征兆,头部征兆主要是上庭、印堂处的肤色出现变化,舌头、眼白也都会出现异常现象。而身体征兆主要表现在头晕、恶心、暂时性的失语、身体麻木等等。出现这些现象时要特别注意,警惕脑充血的出现。
脑溢血的急救方法
脑溢血的病情越来越多,而发生之后,患者会失去知觉,大小便不受控制,并且呼吸也会变的非常急促。此时要是患者的身边没有人,很容易就死在那里。身边有人的情况下,需要先拨打医院的急救电话,然后尽量不要动病人,等待医生的到来。而这个时候可以将病人的头稍微动一下,目的是为了防止呕吐。
如何预防脑溢血复发
预防脑出血复发,首先要随时的监控血压,并且要长期的坚持下去。引起脑出血的复发,多数都是因为病人血压的持续升高或者是急剧的波动,所以控制血压对于预防脑出血复发非常的重要。为了防止脑出血复发,发生过脑出血的患者在发病后应做到每个月到医院复诊一次,每周至少测量1到2次血压,同时应该坚持服用降压药物。要注意平常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多食一些含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要注意监控高血脂,高黏血症和糖尿病,缓解脑动脉硬化的发展。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要注意情绪稳定,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还要适当的参加一些健身的体育锻炼。
语音时长 01:23

2018-12-05

6386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