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两种类型。胆囊炎通常由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胆囊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严重时可能引发胆囊穿孔或腹膜炎等并发症。

1、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多由胆囊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患者表现为突发性右上腹持续性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随发热、恶心呕吐。查体可见墨菲征阳性。治疗需禁食、静脉补液,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镇痛。
2、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常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胆囊结石刺激所致,胆囊壁增厚、纤维化。症状较轻微,表现为右上腹隐痛、饱胀感,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治疗以低脂饮食为主,急性发作时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反复发作或合并胆囊萎缩者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结石性胆囊炎
结石性胆囊炎占胆囊炎病例的绝大多数,胆囊结石可损伤胆囊黏膜并造成胆汁淤积。结石成分以胆固醇结石为主,与肥胖、高脂饮食、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胆绞痛,疼痛常在夜间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治疗需根据结石大小和症状程度选择药物溶石或手术取石,常用药物有鹅去氧胆酸胶囊、胆宁片等。

4、非结石性胆囊炎
非结石性胆囊炎约占胆囊炎的5%-10%,多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后、长期禁食等患者。发病机制与胆汁淤积、胆囊缺血有关。临床表现与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但病情进展更快,更容易发生胆囊坏疽或穿孔。治疗需积极抗感染,必要时行急诊胆囊造瘘术或胆囊切除术,可选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广谱抗生素。
5、特殊类型胆囊炎
特殊类型胆囊炎包括气肿性胆囊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等。气肿性胆囊炎由产气菌感染引起,影像学可见胆囊壁内气体,病情凶险需紧急手术。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一种慢性增生性炎症,易与胆囊癌混淆。这些特殊类型胆囊炎诊断困难,通常需要病理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密切随访。

胆囊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但不宜快速减重。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关注消化功能恢复情况。
相关推荐
02:08
02:24
02:48
02:51
02:37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好像胆囊炎胆囊炎的症状有哪些
- 2 胆囊炎怎么得的
- 3 胆囊炎怎么引起的
- 4 胆囊炎严重吗
- 5 胆囊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 6 胆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 7 什么是胆囊炎
- 8 胆囊炎是怎样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