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疝是什么

53040次浏览

脑疝是指颅内压力异常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并嵌入颅骨孔洞或裂隙的危重病症,常见类型有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大脑镰下疝等。脑疝通常由颅内血肿、脑肿瘤脑水肿脑积水等疾病引起,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肢体瘫痪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干预。

1. 小脑幕切迹疝

小脑幕切迹疝多见于颞叶占位性病变,脑组织通过小脑幕裂隙向下移位。患者可能出现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伴随意识水平快速下降。需紧急降低颅内压,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脱水,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2. 枕骨大孔疝

枕骨大孔疝常见于后颅窝病变,小脑扁桃体下移至椎管内。典型表现为突发呼吸骤停、颈项强直、血压骤升。需立即气管插管维持呼吸,联合使用甘露醇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部分患者需行脑室引流术。

3. 大脑镰下疝

大脑镰下疝多因一侧大脑半球肿胀,扣带回经大脑镰下缘向对侧移位。症状相对隐匿,可能出现下肢肌力减退或排尿障碍。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减轻脑水肿,严重时需双侧减压手术。

4. 病因与诱因

脑疝主要诱因包括外伤性颅内血肿、大面积脑梗死、脑脓肿、脑寄生虫病等占位病变。慢性诱因如脑积水、颅内肿瘤可能先出现视乳头水肿等前驱症状。高血压急症、癫痫持续状态等也可诱发急性脑疝。

5. 急救与预后

疑似脑疝患者应保持头高30度体位,避免颈部屈曲。院前急救可静脉推注20%甘露醇注射液,转运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幸存者可能遗留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需长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和康复训练。

预防脑疝需定期筛查颅内病变,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药控制血压。突发头痛伴呕吐、视物模糊时须及时就诊。康复期患者需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饮食以低盐高蛋白为主,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配合肢体功能锻炼促进神经恢复。

相关推荐

男子高压电击后烧伤并发脑疝,手术治疗遏病情
一名53岁的男性,因为高压电击导致严重烧伤,存在颅骨外露、意识模糊等情况,就医诊治发现病情危重,住院后出现脑疝的情况采取手术及药物及时的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创面恢复良好,肌力得到恢复,后续复查恢复良好。
脑疝多久死亡
主要取决于脑疝的严重程度、脑疝的类型等具体的情况。如果只是小脑幕切迹疝,及时的进行了手术处理,是有希望挽救患者生命的,甚至一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的状态,不足以危及患者的生命。而如果发生了枕骨大孔疝,由于患者的病变常常会压迫延髓的呼吸心跳中枢,造成患者突发的心跳呼吸骤停,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足以危及患者生命,甚至来不及进行抢救。而最轻微的一类脑疝,叫做大脑镰下疝,主要是由于一侧大脑半球的占位性病变使扣带回向对侧的移位,这种情况,如果能够及时的处理占位性病变,患者也是很有希望,恢复到完全正常状态的,而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语音时长 01:11

2021-07-09

70894次收听

01:49
脑疝如何紧急处理
在到达医疗机构之后,可以通过快速输注脱水药物比如甘露醇来控制脑疝的进展,同时应积极地完善必要的急诊手术之前检查,尽快进行手术,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处理相关的病变,缓解颅内压增高,改善脑疝的情况。在手术之前,应尽快完善必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一般最常用的是头颅CT检查。CT检查能够明确引起脑疝的原因,比如出血、外伤、脑梗死等原因,以及这些病变的具体部位,有助于明确患者的具体情况。脑疝患者经过急诊的药物治疗、完善神经影像学检查和手术治疗这三方面,通常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
01:53
脑疝最好能恢复成什么样
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和救治的时间,如由于外伤、急性硬膜外血肿造成的脑疝患者,若能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可恢复到完全正常,和普通正常人无明显差别。对于颅内肿瘤、脑内出血引起的脑疝患者,其恢复效果明显差于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此类患者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有希望恢复意识状况的。由于出血和颅内肿瘤的影响,患者可能会遗留一定程度的偏瘫或者其他神经功能障碍,难以生活自理。对于一些更加严重的脑疝,有时来不及救治,就足以危及生命。
02:03
脑疝不动手术能活多久
脑疝是临床上比较危急的一类情况,特别是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一旦发生则应该及时果断地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如果错失手术治疗的时机,则可能发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后果。对于小脑幕切迹疝而言,患者可能在数小时之内就足以危及生命,而对于枕骨大孔疝,可能在数分钟之内可能会危及心跳和呼吸,使患者出现心跳和呼吸骤停。脑疝是临床上非常危急的一类情况,一旦发生,应及时手术治疗,否则对患者的生命和神经功能恢复都会有严重的影响。
01:55
脑疝病人有可能恢复吗
脑疝病人是否能够恢复,取决于脑疝的类型、救治的时机以及原发病的治疗情况。大脑镰下疝,是最容易恢复的一类脑疝,将病变切除之后,脑组织能够得到复位,患者的功能也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小脑幕切迹疝,如果切除了幕上的病变,患者的功能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恢复的。枕骨大孔疝是比较严重的一类脑疝,在脑疝发生之后,患者迅速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这种情况是非常难以恢复,甚至没有手术治疗的机会。临床中重在预防,危重的患者,需要短时间内,多次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01:59
脑疝是什么意思
脑疝是指脑部占位性病变,或者颅内出血、脑挫裂伤等情况,造成脑部的颅内分腔的压力不均衡,使一部分脑组织,通过脑部的一些孔隙,移到对侧或者其他分腔内,从而引起临床的一系列的症状和表现。大脑镰下疝是相对轻微的一类脑疝。如果能够及时治疗,患者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小脑幕切迹疝发生之后,患者常会出现瞳孔的改变,可作为临床警示信号。在及时发现之后,也能够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另外一类严重的脑疝是枕骨大孔疝,这类脑疝一旦发生,小脑扁桃体从枕骨大孔疝出,可以危及患者的心跳和呼吸。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一定要手术吗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不一定要进行手术,取决于此类疾病是否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身体没有出现任何的不适症状,无需特殊治疗,按时服用药物,同时应定期到医院做复查,观察到病变的实际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症状,例如颈部疼痛、头晕、头痛、肌无力、行走困难、肌肉萎缩等临床症状,就应该立即到当地医院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可采取后颅窝减压或者是硬膜减张修补手术。手术治疗之后,还要按时到医院做复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做后续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0

95185次收听

脑疝能活多久
脑疝是一种颅压高的晚期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抢救的话,死亡率较高,发病后应及时采取治疗。
脑疝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颅内压增高是发生脑疝的先决条件,另外脑疝的发生与颅内压的高低及其增高的速度有关。
脑疝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脑组织、脑脊液等移动,挤压周围组织、血管,出现脑功能损伤的一种临床症状。脑疝好发人群有酗酒者、头部外伤患者、先天性颅内结构异常患者等。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脑疝怎么治疗
小儿脑疝的危害性大,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要积极处理原发病,建立静脉的途径,用脱水降颅压的药物。还要注意尽量减少脑组织在颅腔的移动,保证脑的灌注和能量供应,在氧供不好的情况下,可能要上呼吸机帮助病人呼吸,积极进行抗惊厥治疗。
什么是脑疝
脑疝是神经外科常常遇到的一种危重急症,在很短的时间内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谨慎及时进行救治。我们的颅腔是由大脑镰、小脑幕,分为幕上左右以及幕下三个腔室,幕上和幕下通过小脑幕切迹相交通。幕下与椎管通过枕骨大孔相交通,两侧的大脑半球是由大脑镰下的间隙相交通。颅脑损伤包括颅脑肿瘤,它的病变部位首先会出现颅内压的增高,由于颅腔是密闭的,压力由高处向低处传递,但是大脑镰、小脑幕阻止的压力自由传导,一部分脑组织会向这些交通孔道移行,突出形成脑疝。小脑幕切迹和枕骨大孔中有中脑和延髓,人体脑干是人体最重要的脑组织,脑疝将其压住,往往会发生严重的脑干损伤,所以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必然结局,是一种严重的危象。常见的脑疝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两种。小脑幕切迹疝是在原有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上,会有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深,很快会出现昏迷,患侧的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随之会出现双侧的瞳孔散大。再一个是对侧肢体运动障碍,慢慢的会出现四肢挺直,头颈过伸、角弓反张的去大脑强直状态,生命体征紊乱。凡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出现头痛加重,是由清楚转为嗜睡、瞳孔散大、侧肢体活动减少等等,都需要考虑到脑疝,需要紧急处理。枕骨大孔疝是一般是由小脑挫裂伤引起,以及小脑部位的肿瘤引起的。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突然由轻型转为昏迷、呼吸慢,而且不规律。瞳孔也是先双侧道通红,先缩小后散,对光反射消失,短时间内会出现呼吸停止。
语音时长 02:50

2018-12-13

56929次收听

脑疝严重吗
脑疝其实就是脑子移位性的改变,神经得到了破坏,从而影响了一系列的功能和运动。首先确定一点,脑疝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脑部疾病的表现形式。在终末期的时候,任何脑部病变都会形成脑疝,脑疝的死亡率非常高,一旦确诊是脑疝,将近有一半的人都会死亡。剩下那一半的人如果经过了积极的救治,有可能会康复。当然有的人也会是植物的生存状态。因此在临床上一旦发现脑疝的情况,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这个时候,时间就是大脑,早一分开颅进行手术,就多挽救一部分的神经细胞,这样会对以后恢复更加的有利。脑疝的严重程度,就比方说来了洪水之后,你堵堤坝是根本行不通的。这个时候只有往里边填塞一些火车或者是沉船,这样才能够堵塞堤坝,严重程度非常之严重。因此一旦临床大夫诊断出脑疝,争分夺秒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尚能挽救患者的一丝生命。
语音时长 01:43

2018-11-29

55735次收听

什么是去骨瓣减压
去骨瓣减压,顾名思义就是将骨头去一块,然后促使颅内的一些压力进行得到释放。第一点,骨头大家都知道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也没有药物能使骨头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颅内出现了压力增高的情况下,就会造成脑疝。我们就要有一个释放的途径。临床上最常见的释放途径就是去骨瓣减压,将骨头去除一部分,并且将硬脑膜剪开,这样一些压力就会从去骨外的地方释放出来。第二点,减压,我们减压的目的主要是因为颅内的压力过大,会造成一些神经细胞受到挤压,就会坏死,从而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致残致死。因此我们将这部分压力得到释放,就会挽救一些神经组织。这就相当于一袋麦子,然后泡在水里边它会膨胀。这个时候你只有把外边的编织袋剪开一个小口,将它的压力释放,才能够让麦子正常的生长,而不至于整个麦子全部在一个袋子里捂死。所以同样的目的,我们去骨瓣减压就是为了能够使神经细胞得到重新的缓解,得到一个缓冲。
语音时长 01:44

2018-11-29

5894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