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舌头上有牙印是怎么回事

62423次浏览

舌头上有牙印可能与牙齿咬合异常、舌体肥大、口腔习惯不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族缺乏等因素有关。舌头边缘出现齿痕通常表现为舌体肿胀或形态改变,可通过调整饮食、纠正口腔习惯、补充营养素等方式改善。

1、牙齿咬合异常

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过紧可能导致舌头在静止状态下被牙齿挤压。长期异常压力会使舌侧缘形成波浪状齿痕,可能伴随咀嚼效率下降或颞下颌关节不适。建议通过口腔正畸治疗改善咬合关系,日常避免紧咬牙习惯。

2、舌体肥大

舌体体积增大时更容易与牙齿接触形成压痕,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过敏反应或遗传因素相关。典型表现为舌面光滑肿胀,严重时可能影响发音和吞咽。需排查内分泌疾病,适量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组织水肿。

3、口腔习惯不良

无意识咬舌、吮吸舌头等行为会造成机械性压痕,儿童及焦虑人群更易发生。特征为齿痕位置不固定且深浅不一。可通过佩戴口腔矫治器或行为矫正训练改善,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口腔姿势习惯。

4、缺铁性贫血

铁元素缺乏可能导致舌乳头萎缩和舌黏膜水肿,使舌体更易留下齿痕。患者常伴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降低。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剂,同时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

5、维生素B族缺乏

维生素B12或叶酸不足会引起舌炎和舌体肿大,典型表现为舌面发红伴疼痛性齿痕。可能伴随手脚麻木等神经症状。建议口服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补充剂,多食用全谷物、鸡蛋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舌背,避免过烫或刺激性食物。睡眠时采取侧卧位可减少舌体受压,长期未缓解或伴随吞咽困难、言语障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口腔科或内分泌科。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牙齿排列异常等问题。

相关推荐

头皮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头皮出汗多引起的原因是虚汗症、气虚、湿气过重、阳虚等,这些情况引起的出汗要及时调理,可以通过食物调理,头皮出汗多还有一种是正常现象,这种情况不需要做特殊处理的。
孕妇气虚怎么调理
孕妇气虚可通过饮食调理、中医调理、适度运动、调整作息、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气虚可能与先天禀赋不足、过度劳累、营养摄入不足、慢性疾病损耗、妊娠反应剧烈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气短、头晕、易出汗、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何判断是否有气虚
判断是否有气虚可通过观察疲劳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畏风、食欲减退、舌淡脉弱等典型症状。气虚多由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中医四诊合参明确诊断。
气虚究竟该咋办
气虚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药调理、穴位按摩、作息规律等方式改善。气虚通常由先天不足、过度劳累、久病体虚、饮食失调、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
01:04
小孩一动就出汗怎么推拿
小孩一动就出汗可能存在气虚,尤其是肺气虚,此时可以采取揉肾顶、补脾经、推三关的推拿方式改善这个情况。操作步骤:1、揉肾顶:肾顶位于小孩小拇指掌面末端处。操作者可以将小孩的小拇指固定,以中指或食指按揉其小拇指掌面末端处,反复按揉50~150次。2、补脾经:脾经位于儿童大拇指的螺纹面。手法是从小孩大拇指的指尖推向指根,推50次左右。3、推三关:三关位于小孩前臂桡侧缘。操作者可以一只手握住小儿的手部,另一只手用拇指的桡侧缘或者食指、中指面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处,推100次左右。这些推拿方式的具体操作应咨询临床医师,家长不可盲目操作,以免对小孩身体造成损害。
气虚喝黄芪多久见效
肺脾气虚吃黄芪的见效时间,要根据患者的肺、脾气虚程度判断,其次要根据用药量的情况,量大相对见效时间快,量小见效的时间就慢。一定要根据气虚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脾气不足的程度,两种情况结合才能判断。气虚是人体疾病状态的原因之一,气虚又分为肺气虚、脾气虚、心气虚和肾气虚,临床上常见的是肺、脾气虚和肾气虚。肺气不足时要用补肺益气的药物,脾气不足要用益气健脾的药物,肺脾气虚时要用味甘、性温的入肺经和脾经的药物治疗。首选药物是黄芪,黄芪有补肺益气、补气健脾的作用。
语音时长 02:11

2021-09-29

86598次收听

气虚气血不足怎么治疗
气血不足又称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导致人体机能衰退的这样一种病理状态。主要由于久病耗伤,气虚不能生血或者是血虚无以化气所导致。中医的主要治疗原则之一就是虚则补之,所以要用补益气血的办法来治疗。因为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所以补气就可以补血,补血也可以补气。气虚的主要表现有少气懒言、全身倦怠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容易出汗、还会出现脱肛、子宫下垂等。气虚的人需要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补气虚的食品常用的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等。血虚的主要表现有面色萎黄苍白、唇角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月经量少等,进补要采用补血、养血、生血的办法。补血的药物可以选择当归、阿胶、熟地、桑葚、大枣。食品可以选择乌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红小豆等,可以经常交替选用。
语音时长 01:56

2021-07-09

93027次收听

气虚阴虚如何调理
气虚、阴虚又称作气阴两虚,就是既有气虚又有阴虚,既有倦怠乏力、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感冒、抵抗力下降等气虚的症状。又有身体燥热、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等阴虚的表现。调理的时候要注意补气不伤阴,养阴不伤气,有一些峻补的益气药,也就是补益作用很强的药物,像人参、黄芪,补气作用虽然强,但是因为药性偏温,常常会引起上火,上火又会损伤阴液。所以气阴两虚的人不作为首选,或者是在使用的时候适当加几味清热养阴的药物,反佐一下补药的热性,补阴药大多有一定的滋腻性,容易伤及胃气,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胃气。常用的既能补气又能养阴生津的药物有西洋参、太子参、山药、枸杞、南沙参、黄精等。气虚、阴虚的人饮食上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生津止咳的食物,像大枣、蜂蜜、西瓜、哈密瓜、苹果、梨、山竹以及新鲜的蔬菜等,尽量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像酒、辣椒、羊肉、麻辣烫等等。
语音时长 02:04

2021-07-09

70011次收听

02:36
气亏气虚怎么调理
气亏气虚就是指气虚,气虚可以饮食调养、药物调养、针灸按摩调养,也可以气功、八段锦运动调养。另外还要注意作息、生活有规律、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正气。食补可以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乌鸡、牛肉、羊肉、鲫鱼、鳝鱼、泥鳅、山药、大枣、糯米、牛奶、鸡蛋等,也可以食物跟药物结合做成药膳。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和参类,黄芪除补气之外,还有升提固表、利尿消肿的作用。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作用,党参作用与人参相似,西洋参、太子参除补气之外,还有生津、养阴、清热的功效。
02:26
气虚吃什么补最快
气虚可以饮食调养、药物调养、可以针灸、按摩调理,也可以气功、八段锦、运动调理。另外还要注意作息、生活规律、心情舒畅。常用的补气药是黄芪和参类。黄芪具有补气、生提固表、利尿消肿的作用,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作用。党参的作用与人参相似,力量稍微弱一些。西洋参、太子参除了补气之外,还有生津养阴功效。具有补气作用的食品有乌鸡、牛肉、羊肉、鲫鱼、鳝鱼、泥鳅、山药、莲子、薏米、红豆、小米、糯米、大枣、牛奶、鸡蛋、蜂蜜、蜂王浆等,可以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这些食品的摄入。
02:22
女性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关于五脏六腑的气虚,常见的是肺气虚、脾气虚和肾气虚。肺气虚主要是出现呼吸状态改变,肺气不足会出现呼吸困难,主要以气短为主要表现。另外,一活动就加重,活动时气短更加明显。另外,还容易出汗,稍微活动就出汗。另外,还会出现脾气虚的表现,脾胃气虚会出现食欲不振、纳呆、不想吃东西、饭量比较小。如果强行吃食物,就会出现腹胀、腹泻、长期大便不成形。另外,身体可能水分比较多,像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严重会出现水肿。肾气虚的表现主要是小便改变、小便频数、小便清长,严重会出现双下肢的水肿。
气虚是怎么引起的
气虚是中医常常说的一个术语。引起气虚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首先,气虚是有先天遗传原因的。此外,如果平时太过于劳累,进行了一些大型的手术,也会引起气虚。
02:09
气虚吃什么药
气虚主要是吃补气的药材,如人参、党参、西洋参等药,补时还要兼顾理气的药,如陈皮、砂仁这样的理气药,常用补气的经典用药是四君子汤,异功散等。气虚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补给,首先要补气,其次要理气,核心作用是为了提取其补气,因为既有补气的作用,同时又有加强理气的作用,可达到补而不滞。
气虚怎么治疗
补气虚的原则是补气养气为主,气血同源,在补气的时候要同时加补血的药物或者食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多吃补气的食物,如糯米、粳米、大枣、莲子、百合以及山药这一类补气的食物,还可以服用具有补气作用的药物,比如黄芪、党参、西洋参这些参类,要注意高血压的患者不能够服用像西洋参这些参类的药物,西洋参具有升血压的作用。气虚还需要服用补气的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平时容易感冒的气虚人群,可以用黄芪切片泡水喝,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但是具体食用的时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这样调理才可以不伤身体。
语音时长 01:29

2019-03-28

62722次收听

气血两虚怎么办
气血两虚应该从生活起居、药膳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去努力。一、生活起居,气血两虚的人,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按时按点吃饭,不要暴饮暴食,多吃些健脾益胃的食材。同时要养肝血,切忌生气,不要熬夜。不要过长用眼,让眼睛疲劳。二、药膳,可以用常见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与羊肉炖服,炖在一起服用,补血也可以加入四物汤,如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加到一起服用。三、远离寒邪,冬季注意保暖,夏季切勿贪凉,经常温水泡脚,做按摩,对身体有好处。多注意运动,运动可以疏通经络,气血充盈。四、药物治疗,气血虚还可以吃一些红枣、阿胶,喝西洋参、人参茶等,如果进一步加重,就要到医院通过医生问诊进行辨证论治,服用合适的药物,甚至住院治疗。
语音时长 02:12

2018-04-11

5329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