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60959次浏览

血清总胆红素偏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病毒性肝炎、胆管梗阻、吉尔伯特综合征、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血清总胆红素是胆红素代谢的重要指标,其升高通常提示红细胞破坏增加、肝脏处理能力下降或胆汁排泄障碍。

1、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加速会导致间接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等疾病,可能伴随贫血、黄疸、脾肿大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泼尼松片抑制免疫反应,或进行脾切除术。日常需避免感染、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

2、病毒性肝炎

肝细胞受损会影响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过程,导致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甲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乏力、恶心、皮肤黄染等表现。治疗可选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联苯双酯滴丸保肝,同时需严格戒酒。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

3、胆管梗阻

胆结石、肿瘤压迫等因素阻碍胆汁排泄,使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患者常有陶土样便、皮肤瘙痒、右上腹痛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或MRCP明确梗阻部位,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必要时行ERCP取石或支架植入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4、吉尔伯特综合征

这是一种良性遗传性胆红素代谢障碍,因UGT1A1酶活性降低导致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通常无特殊症状,在饥饿、疲劳时黄疸可能加重。一般无须治疗,发作期可增加进食频率,避免过度节食。需与病理性黄疸进行鉴别。

5、药物副作用

利福平胶囊、磺胺甲噁唑片等药物可能竞争性抑制肝酶活性或引起溶血。停药后胆红素多可恢复正常,必要时可用谷胱甘肽注射液解毒。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避免联用肝毒性药物。

发现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时,建议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腹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若伴随皮肤黄染、尿色加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吉尔伯特综合征患者需定期复查,其他病因需遵医嘱针对性治疗。

相关推荐

升白细胞的药有哪些
升白细胞药物主要有地榆升白片、鲨肝醇片、利可君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维生素B4片等。白细胞减少可能与感染、药物因素、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合适药物。
血液透析的禁忌症
血液透析的禁忌症主要有严重低血压未纠正、严重活动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未控制、严重脑出血、严重感染未控制等。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
血液由什么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两大部分组成的,在全血里面有70%是血浆,30%左右是血细胞。血浆中含有各种的电解质、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等等。血细胞是由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组成的。这些细胞成分和血浆混合在一起,组成了血液,主要功能一个是氧气的输送,红细胞有携带氧气的能力,在肺脏中和氧气结合,在组织中和氧气分离,把氧输送给正常组织,完成组织的新陈代谢。血浆中有丰富的电解质,有丰富的身体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随着血液循环把这些电解质养料,输送到组织里面去,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同时血液还会把身体产生的废物,带到肝脏、带到肾脏,通过肝脏解毒,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语音时长 00:53

2021-12-30

61458次收听

白细胞太低会得哪些病
白细胞降低并不针对于某一种疾病,要进行具体的分析。白细胞严重的降低,最常见的是:第一,可以很容易想到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可以出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严重降低;再一个,白血病患者特别是低增生性白血病患者,可以外周血白细胞不同程度减少,还伴有白细胞质量的改变,通过手工分类的方法可以看到外周血出现了原始或幼稚的白细胞。第三种常见情况是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脾功能亢进导致脾脏吞噬,血细胞的速度加快引起白细胞减少。除此之外,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也可以继发白细胞的减少,常见的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也可以继发白细胞的减少。
语音时长 00:43

2021-12-30

89591次收听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偏高该怎么办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下,应该首先根据血常规检查的其他血液学指标值来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必要情况下需要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穿刺等来明确红细胞升高的原因,明确原因后再寻求治疗的办法。临床工作中导致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以及处理办法:第一,血液相对浓缩后引起的红细胞轻度升高,多见于脱水状态的病人,如急性腹泻、大量呕吐、烧伤后或者大出血以后、较大手术创伤以后,都可能造成体液丧失过多,此时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数量会偏高,但是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基本都是正常范围。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浓缩引起了红细胞数量相对偏高,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就好。第二,红细胞数量增高可能是代偿性的,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长期高原居民,可能会出现红细胞代偿性升高,要适应这种长期缺氧的状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红细胞过多的现象不予处理。第三,红细胞计数异常升高的情况下要警惕是否为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往往伴有面色紫红,合并高血压、胃溃疡、胆囊炎等并发症,需要放血治疗,此外可以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减少血栓事件发生,口服羟基脲,或者联合使用干扰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办法,近些年采取JAK2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2:32

2021-12-30

79478次收听

留置针回血一夜有没有事
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讲,为了避免反复的针扎,造成血管损伤和痛苦,目前临床上会用留置针。如果更长期的输液,可能会用一些PRCC或者其他长期输液的手段,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等。留置针一般可以留置3天,在留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保护。一般在不用留置针的时候,会用肝素液去冲管,让肝素留在留置针内,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留置针封管不严,或者其他的引起原因,有可能会造成留置针的回血。一般留置针回血,因为有肝素的存在,它是一种不凝血,一般不会造成局部的血栓,也不会影响到留置针的使用。经过冲洗,再次封管以后,一般可以正常使用,到72小时以后再更换留置针即可。但是对于部分病人,比如有高度的血栓形成风险,或者是有其他的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保险起见在有留置针回血以后可以更换留置针。另外,在留置针留置期间,特别是不输液的时候,自身要加强保护。第一避免用手按摩局部的一些血管,特别是留置针扎的血管。留置针应用期间,洗澡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留置针的部位避免造成感染。另外,留置针留置的地方,避免造成二次损伤,从而保护好留置针。
语音时长 01:56

2021-11-05

79018次收听

02:26
同型半胱氨酸50μmol/L怎么办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范围是5-15μmol/L,如果同型半胱氨酸50μmol/L,可以诊断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对身体的非常有害处的,可以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和各种心血管、脑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而且也和老年痴呆的发生有一定联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以积极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3、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成分是分解高同型半胱氨酸相关酶的一些辅助因子,能够提高同型半胱氨酸分解酶的活性,这样就可以促进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分解代谢,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此外注意日常饮食结构的调整,均衡饮食,保证营养的全面,尽量少吃各种肉类、高脂肪和胆固醇类的食物,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喝酒吸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对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有一定帮助的。积极控制一些高危因素,例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病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是密切相关的,而且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饮食过程中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缺乏,容易导致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分解减少,积聚过多;此外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期,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排泄,也会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02:49
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是什么意思
血小板的平均体积与血小板的成熟度有密切的关系。成熟的血小板体积偏小,不成熟的血小板体积偏大。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血小板破坏增加,但是骨髓造血功能良好,如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由于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骨髓中未成熟的血小板提前从骨髓中释放出来,从而引起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第二,骨髓抑制造血功能解除以后,骨髓当中未成熟的血小板提前释放出来,血小板平均体积也会偏高,如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第三,可能见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第四,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如大失血、外伤或者较大手术创伤状态,外周血中可能会见到巨大血小板。第五,造血原料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血小板的体积可能会有轻度偏高。此外,先天性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天生体积偏大;怀孕中晚期,伴有水肿、高血压的人群也可能出现血小板体积偏大。当发现血小板平均体积偏高时,需要结合血常规的其他指标,如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情况等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能孤立性的只看血小板平均体积这一个指标。血常规中伴有多个血液学指标异常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检查等,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家族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最终明确病因诊断。
01:38
身体白细胞高代表什么
白细胞高并不对应某一种疾病。引起白细胞升高的常见原因是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此外,一些严重创伤、应激等状态下,也可以见到白细胞明显升高;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也能引起继发的白细胞升高;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常可见到白细胞升高,并伴有白细胞分布异常,出现原始或幼稚的白血病细胞或者嗜酸、嗜碱粒细胞比值明显升高。白细胞升高,特别是白细胞持续升高,建议到血液科就诊。
01:39
白细胞高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白细胞升高是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重要实验室标准。感染的时候,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能引起白细胞升高。所以还要再看白细胞升高是以哪类细胞升高为主,白细胞里面包括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升高,所以看到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比值和绝对值升高,有相应的感染灶表现如发热等,从临床上可以预估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虽可造成白细胞升高,但升高的常是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需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来确定病人是什么感染。
02:59
同型半胱氨酸高怎么降下来
同型半胱氨酸高,增多,主要是由于缺少维生素,或是服用某些药物,或者是某些疾病状态,或者是吸烟等问题引起。当然也有代谢性的或者是先天性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病人,这样的病人实际上占比非常少。同型半胱氨酸的增多,多数情况下有可能还是进食的蔬菜类比较少,造成叶酸减少或者是维B12缺乏。可以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6、维生素B12这样的药物,来改善同型半胱氨酸。但是是从长期的角度来讲,需要改善饮食习惯,少吃增高血脂的食物。同时增加富含叶酸的的绿色蔬菜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以及戒烟戒酒。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0是什么意思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0,说明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几乎看不到嗜酸性粒细胞,这个检查结果说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如果受检人没有其他身体不适的临床症状,只是检查结果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一般没有太大临床意义。因为正常人的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本身就比较少,取少量外周血的时候,有可能取不到嗜酸性粒细胞,也属于正常。但是,某些情况也可能会引起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应激性升高,比如大手术、大面积烧伤,以及比较严重的外伤等。其次,某些人因为长期时候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也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86354次收听

血浆置换为什么要做3次
血浆置换要做3次,可能是因为1次血浆置换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具体分析如下: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是什么意思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一般是指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较低。具体分析如下:
血液粘稠怎么回事
血液粘稠可能是因为平时吃得比较多高脂肪的食物,而且又经常久坐不爱运动,这就会导致人体血液黏稠。除此之外一些患者平时生活压力比较大,且不喜欢喝水,但喜欢喝酒,这也会导致血液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