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餐前血糖比餐后血糖高该怎么办

60472次浏览

餐前血糖比餐后血糖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监测血糖、规律运动、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异常、药物影响、饮食结构不合理、应激反应、其他内分泌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空腹饮酒或过量进食高糖水果,分餐制有助于稳定血糖波动。饮食调整需长期坚持,配合定时定量进餐。

2、监测血糖

每日记录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监测时应规范操作,避免测量误差。连续监测有助于医生判断血糖波动规律,调整治疗方案。血糖仪需定期校准,试纸在有效期内使用。

3、规律运动

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发生。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等降糖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胰岛素注射患者需规范注射技术,轮换注射部位。注意药物与饮食时间配合,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处理。

5、就医检查

需完善糖化血红蛋白、C肽释放试验等检查,排查黎明现象或苏木杰反应。内分泌科就诊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库欣综合征等疾病。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降糖方案,严重者可能需要胰岛素泵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戒烟限酒。定期复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及时复诊。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发生。

相关推荐

03:09
餐后2个小时血糖值标准是多少
餐后两小时是指进餐的第一口到整两个小时所测得的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到7.8mmol/l之间。一般小于7.8mmol/l是正常的范围,大于等于11.1mmol/l则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对于正常人,7.8到11.1mmol/l之间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对于妊娠期妇女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范围是3.9到6.7mmol/l之间,6.7mmol/l以下才称之为正常血糖,大于等于8.5mmol/l是糖尿病。
02:07
血糖空腹7.1算糖尿病吗
按照诊断标准,已经算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若空腹血糖是6.1mmol/L到小于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是在7.8mmol/L到小于11.1mmol/L,是糖尿病前期。若偶尔一次空腹血糖7.1mmol/L不能算糖尿病,若有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超过7mmol/L,算糖尿病,否则不算。此外,若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同时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也算糖尿病。
糖尿病发作的因素有哪些
糖尿病发作的因素有哪些?糖尿病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大家对该疾病都不陌生,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因此我们要积极了解其发病因素,做好预防措施,那么,糖尿病发作的因素有哪些呢
糖尿病能够预防吗
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糖尿病可以从控制饮食、体育锻炼、合理作息、定期体检入手。一、控制饮食,做到合理膳食,营养搭配均衡,控制一天总热量的摄入,同时要兼顾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保持理想的体重水平,还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事实证明,锻炼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锻炼身体还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感染及自身免疫也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四、定期做健康体检,包括常规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这样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及其常见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语音时长 01:23

2019-12-30

59137次收听

02:25
治疗糖尿病最好的药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都有它适合的人群。对于肥胖为主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明显,可以选择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等药物,既能控制血糖,又对控制体重有利。对于偏瘦的患者,应当选择增加体重,又能控制血糖的药物,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改善体重,有利于增强体质。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肝功能不全或者肾功能损伤,选择胰岛素会是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因为胰岛素对肝肾功能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又合并了心脑血管疾病,选择二甲双胍、SGLT-2,会对心脑血管有更大的获益。
糖尿病并发症好治吗
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效果很有限。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急性并发症及时治疗是容易纠正的,如果病情较重,治疗不及时也是危及生命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这些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是很有限的。慢性并发症经治疗可以好转但是很难逆转。比如我们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及早就诊在早期治疗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如果并发症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治疗手段是很有限的。但是无论哪一种慢性并发症,最基本的治疗就是控制血糖达标。血糖不达标,任何对症的治疗都是枉然。
语音时长 01:26

2019-12-10

58406次收听

血糖高多少是糖尿病
糖尿病虽然疾病的名称带有一个尿字,但是糖尿病的诊断依靠的是血糖而不是尿糖。目前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应用的是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有多尿口干、多饮、多食、体重下降这些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加上一次空腹血糖超过七点零毫摩尔每升,或者是餐后血糖超过十一点一毫摩尔每升,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的诊断需要两次,空腹血糖超过七点零或者是两次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十一点一,一次空腹血糖超过七点零,加上一次餐后血糖超过十一点一也可以诊断糖尿病。但是大家要注意上面说的,所有的血糖都是静脉血糖,而不是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糖。在欧洲或者是美国,糖化血红蛋白如果超过百分之六点五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06

59421次收听

怎么算食物交换份
糖友们在吃饭的时候还常常会用到食物交换份,在使用食物交换份的时候,应该按照同类互换的一个原则。在同类食物中进行一个等份的交换。举个例子,大米50克可以换成50克玉米面,还可以换成土豆200克,而这个50克的瘦猪肉,也可以和80克的鱼相互换。但是如果瘦猪肉换成了馒头,它们就不是一个同类交换了。通过同类交换的方法,可以获得多份的一个食谱。简单的说,就是主食跟主食换,菜跟菜换,然后蓄肉类和鱼虾类,大豆类和蛋类等,它们是可以互换的。
语音时长 01:13

2019-08-15

65538次收听

糖尿病的表现有哪些
糖尿病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还有其他如视力模糊、尿路感染或肌肉问题的表现。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感觉非常口渴,需大量饮水,吃饭也多,常有饥饿感,这主要跟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一定的相关性。因为体内血的葡萄糖水平明显升高,有渗透性利尿的作用,所以,会处于多尿的状态。而尿量增加后就会觉得口渴,会大量饮水。这些就造成临床上的烦渴、多饮、多尿的情况。血糖过高还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因而有些患者会出现体重显著下降,但肥胖体型患者,体重下降并不明显。所以临床上,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仍是三多一少,其表现并不说明没有糖尿病,特别是突然出现视物模糊,也要关注是否血糖升高。
语音时长 01:48

2019-07-24

66360次收听

02:13
桥本甲状腺炎是什么引起的
桥本甲状腺炎,另一个名称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的一种自身免疫病。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第一个原因是遗传,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比如母亲、姐妹中有人患有桥本甲状腺炎,那么得桥本甲状腺炎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第二个原因是后天因素。现在研究发现,食物中含碘比较高,容易得桥本甲状腺炎。含碘高的地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比较多。所以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控制,使缺碘的地方,使用的盐里加的碘比较多。不缺碘的地方减少了盐里碘的含量。
血糖高的症状
血糖高在生活当中会有很多的表现,比如患者会频繁的喝水,小便次数也会明显的增加。由于身体对于糖分的利用率下降,这时候患者的食量会明显的增加,但是体重会急剧下降,部分人群还会出现有突然间的大量脱发等等的表现。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的患病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近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固醇,都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滥用抗生素、肠道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发生改变,都可能会导致糖尿病发生,糖尿病会使病人的身心及家庭,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大家要远离或注意这些致病因素。
02:05
如何确诊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只要记住两个数就可以了,第一、空腹血糖7.0;第二、餐后两小时血糖11.1。但是满足标准并不意味着不是糖尿病,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临床上单纯的空腹检查会漏掉75%的糖尿病人,所以要结合餐后血糖共同检测。
糖尿病的注意事项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吃是很重要的事,吃好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把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是有窍门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小窍门吧!
糖尿病的认识误区
吃糖本身不会直接就引发糖尿病,我们不能把吃糖等于糖尿病,不能划等号。但是吃糖多了,毕竟不是件值得提倡的事。因为糖是含能量的,我能量消耗没那么大,但是吃糖吃的很多,于是这些能量就会在体内催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