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管性痴呆能活多久

59226次浏览

血管性痴呆并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所以血管性痴呆患者能活多久,要看患者是否积极配合治疗。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在发病早期就进行药物控制,那么就可以尽可能的延长寿命,患者就和普通人的寿命是一样的。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疾病,这种病是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脑部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很难根治,而且一旦发作起病就比较急,患者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丧失自理能力,而且患者的精神也会受到明显影响。这种病的并发症可能会影响到寿命。那么血管性痴呆患者能活多久?
  一、血管性痴呆能活多久
  血管性痴呆其实并不会直接影响到寿命,而且造成血管性痴呆患者死亡的原因一般都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这种疾病引起的其他并发症。血管性痴呆很容易引起肺炎,也会诱发营养不良骨折症状,这几种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造成患者死亡。血管性痴呆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在并发症发作早期时就及时进行控制,那么就可以让患者和普通人的生存时间是一样的,寿命不会受到直接影响。
  二、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1.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会引起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具体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患者甚至会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只能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有一些患者甚至会忘记身边的亲人,患者会因此出现惊恐的情绪,情绪会变得非常不稳定。患者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会明显减弱,难以正常思考问题。
  2.无法正常说话
  这种并还会导致患者的语言功能出现异常,患者会无法正常说话,甚至想说什么都说不出来,就算说出来了,也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困扰,很多患者会因此而急躁,并且这种情绪也会进一步加重症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3.偏瘫
  较为严重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还会出现偏瘫的症状,具体会表现为身体一侧感觉出现丧失,而且患者无法控制身体单侧。
  4.感觉障碍
  有一些患者会觉得自己的触觉逐渐消失,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幻觉。

相关推荐

血管性痴呆该怎么治疗
痴呆是大家比较了解的一种疾病,血管性痴呆是其中一种,会让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无法辨认家人的症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法,心理治疗法,饮食治疗法以及运动治疗法等,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达到更好的作用。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在临床上通常可以借助一些血管疾病的表现以及痴呆的症状来进行初步的判断。不过,为了更加准确地诊断血管性痴呆,需要借助一些诸如CT检查以及核磁检查方面的检查方法,从而可以对血管性痴呆进行量化数据分析。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有哪些
血管性痴呆的形成病因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遗传因素,再有一个是大脑长期缺氧,最后就是身体遭受了感染而形成这几种原因当中,比较常见的可能是因为大脑内部长期缺氧而导致。
脑血管痴呆是怎么回事
脑血管痴呆指血管性痴呆,是由脑动脉硬化导致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或单个大面积脑梗死,都会造成血管性痴呆。患有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可能有健忘症、视觉障碍、空间定向差、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偏瘫。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血管性痴呆有记忆力的下降、计算率的下降、定向力的下降、命名功能的丧失,书写还有说话、言语、表达,等功能障碍,还有情绪方面的改变,精神异常方面的改变等症状。会在血管病的基础上出现对家属、亲人的不认知,情感的淡漠,还有对于生活能力的进一步下降,最后退化到完全需要人照顾的阶段。在大脑的神经功能活动中,除了管理肢体的活动、感觉的活动、植物神经的活动以外,和其他动物不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人类的大脑具有认知的功能。具体的部位就是在大脑的整个皮层和边缘系统。血管性痴呆就是指由于血管的病变造成了管理大脑认知功能区域出现了缺血和功能的障碍,引发类似痴呆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24

54185次收听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相关表现决定,在临床上只要满足血管疾病和痴呆的表现就可以诊断。当然现在更多的是靠相关的量表来完成。具体的标准是针对血管病有相应的判断标准,针对痴呆有相应的判断标准,然后综合患者的功能情况,神经功能情况也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这些标准通过系列的打分就能决定是否符合于血管性痴呆。当然还需相应的形态学配合,如血管性痴呆,在CT核磁上的表现有相应的特征性改变,如在CT、核磁上会看到大脑萎缩,脑室扩大,脑白质有大片脱髓鞘,以及多少的腔隙性或坏死脑梗死的表现,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再加上前面的打分判断,基本就可完成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24

50603次收听

02:50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相关表现来决定,在临床上只要满足了有血管疾病的表现和痴呆的表现,就可以诊断。具体的标准针对血管病有相应的判断标准,针对痴呆有相应的判断标准,然后综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也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这些标准通过系列的打分就能决定患者是否符合于血管性的痴呆标准,还需要相应的形态学的配合。血管性痴呆,在CT、核磁上的表现还是有相应的一些特征性的改变的,比如说在CT、核磁上常常会看到患者的大脑有萎缩,脑室有扩大,脑白质有大片的脱髓鞘,以及还有腔隙性或者坏死的脑梗死的表现,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再加上前面的打分判断,基本上就可以完成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在临床上的治疗包括:NMDA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和经颅磁刺激、适当运动、听音乐等非药物治疗。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首先要评估是哪些原因导致的患者出现血管性的功能损害,它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过去有没有长期吸烟的病史,过去有没有反复的卒中或者TIA的发作史,对于这类患者,要严格的积极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建议患者减少烟的摄入量至戒烟。采用各种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卒中和TIA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情况。积极治疗继发的疾病,比如说患者同时合并的焦虑、抑郁或者严重的精神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实际上对于血管性痴呆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药物。目前临床上的研究就是发现治疗变性病性痴呆的药物,比如说NMDA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这些研究显示,NMDA受体拮抗剂,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很多方面的认知的功能,但是研究发现对患者的总体的认知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可以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还有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综合的认知功能。但是这些研究显示有一个多个研究的汇总的分析,发现对患者的整体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没有明显的改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非药物治疗措施,比如说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或者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经颅磁刺激,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所改善。
语音时长 02:04

2019-12-20

60038次收听

02:58
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在临床上的治疗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药物治疗,一类是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对于血管性痴呆,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药物,临床上研究发现一些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比如NMDA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它可以改善患者很多方面的认知的功能,但是对患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还可以采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综合的认知功能,但研究显示有多个研究的汇总分析,发现对患者的整体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没有明显的改善。另外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以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听音乐或者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经颅磁刺激,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也是有所改善的。
02:48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包括血管的危险因素、缺血性的脑血管病、低灌注性、出血性疾病、脑血管病等。一、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的慢性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二、缺血性的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大血管性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小血管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的腔隙性脑梗死,这些可以导致血管性痴呆。三、低灌注性,比如患者出现心功能障碍、心脏的射血能力减退、心功能衰竭也可以导致患者的血压偏低,导致低灌注性的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痴呆。四、出血性疾病,比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这些原因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性痴呆的情况。五、脑血管病,比如脑动静脉窦的血栓形成、脑动静脉的畸形等等。
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法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疗脑血管疾病,二是恢复大脑功能,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控制行为和精神症状。具体方法主要是治疗高血压,然后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此外,中医药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
血管性痴呆治疗
血管性痴呆,首先要积极治疗脑血管疾病,其次是要做改善认知功能的治疗,然后是要给予患者康复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包括:第一是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将升高的血压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减少以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建议收缩压也就是常说的高压维持在135到150毫米汞柱,利于改善认知功能,如果血压过低,可能会使症状加重;第二是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建议每天给予75到150毫克,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未来脑卒中的风险;第三,还可以用一些神经保护药物,可以延缓痴呆的进展,另外一些钙离子拮抗剂,比如说尼莫地平,还有氟桂利嗪也可以用;第四,可以用一些改善脑代谢的药物,促进脑细胞对氨基酸、磷脂以及葡萄糖的利用,增强病人的反应性和兴奋性,提高记忆能力,包括脑活素、吡拉西坦、甲氯芬酯和双氢麦角碱等药物。另外由于这些疾病它是斑片状的智能损害,所以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常常也可以收到比较好的疗效。所以,我们鼓励患者多和外界接触,参与一定的社交活动。
语音时长 01:40

2019-03-13

59663次收听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差异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就是起病的速度不一样,老年性痴呆起病比较隐蔽,进程比较缓慢,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逐渐的加重;而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大多数起病比较急骤,或者在慢性起病以后急骤加重,病程大多是波动性、阶梯性进展。第二是要看是否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老年性痴呆患者比较少的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而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大多合并有全身性疾患,其中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脑卒中、脑供血不足等等。第三是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人格改变多见,而且出现的比较早;血管性痴呆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以逐渐出现程度不等的人格改变,但疾病早期人格一般能够保持相对的完整。第四,在认知功能损害以及非认知功能的减退方面,两类疾病各有各自不同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16

2019-03-13

57659次收听

02:22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区别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的区别主要在于起病的速度不同,还根据是否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再就是两者在认知功能损害以及非认知功能的减退方各有不同表现。一、起病的速度不同,血管性痴呆的病人起病较快,或者在慢性起病以后急骤加重;而老年性痴呆则起病缓慢。二、根据是否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老年性痴呆患者比较少的合并有全身性的疾患,而血管性痴呆的病人大多合并有全身性疾患,其中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脑卒中、脑供血不足等。三、在认知功能损害以及非认知功能的减退方面,两类疾病各有各自不同表现。
03:11
血管性痴呆怎么治疗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诱发,从而导致的血管性痴呆。因此,通过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能够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而对于脑血管疾病的控制,首先需要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比如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血症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以降低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如果患者已经得了脑血管疾病,就需要患者进行正规的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要经常长期的进行有氧运动,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保持心态的平衡等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可以做到这些,那对于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也是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