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脓肿
肝脓肿是由细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肝脏局部化脓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痛、乏力等症状。肝脓肿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及时进行抗感染或穿刺引流治疗。
1、细菌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多由胆道感染、腹腔感染或败血症导致,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治疗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严重者需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2、阿米巴性肝脓肿
阿米巴性肝脓肿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多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典型表现为持续发热、肝区钝痛,粪便中可检出阿米巴滋养体。治疗首选甲硝唑片,巨大脓肿需配合穿刺抽脓,同时须服用双碘喹啉片清除肠道内阿米巴原虫。
3、影像学特征
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内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区,CT显示肝实质内低密度病灶伴环形强化。影像学能明确脓肿大小、位置及是否合并膈肌刺激征,对指导穿刺引流具有重要意义。动态影像复查可评估治疗效果。
4、并发症风险
未经治疗的肝脓肿可能破溃导致膈下脓肿、脓胸或腹膜炎。脓肿压迫胆管可引起黄疸,侵入血管可能导致脓毒血症。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出现感染扩散,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5、预防措施
预防肝脓肿需及时治疗胆结石、阑尾炎等腹腔感染灶,避免生食可能污染阿米巴包囊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肝硬化患者需定期体检。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伴肝区疼痛时应尽早就医。
肝脓肿患者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鱼汤、蒸蛋等。康复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若出现腹痛加剧、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返院诊治。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