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危害
慢性胰腺炎可能导致胰腺功能受损、糖尿病、营养不良、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癌等危害。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的持续性炎症,长期发展可引发多种并发症,需及时干预治疗。
1、胰腺功能受损
慢性胰腺炎会破坏胰腺的腺泡细胞和胰岛细胞,导致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减退。外分泌功能受损表现为消化酶分泌不足,引起脂肪泻、腹胀等症状;内分泌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患者需通过胰腺酶替代治疗和饮食调整缓解症状,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酶肠溶胶囊等药物。
2、糖尿病
胰腺炎症持续进展会损伤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胰源性糖尿病。这类糖尿病血糖波动大,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常规口服降糖药效果较差。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同时需配合糖尿病饮食管理。
3、营养不良
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导致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障碍,长期可引起体重下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症状。患者会出现消瘦、乏力、夜盲症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水肿。治疗需补充胰酶制剂如复方胰酶片,并采用高蛋白、低脂、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必要时静脉营养支持。
4、胰腺假性囊肿
慢性炎症导致胰管破裂,胰液外渗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假性囊肿。囊肿增大可能压迫周围器官引起腹痛、黄疸、肠梗阻等症状,并发感染时可形成脓肿。较小囊肿可观察随访,较大囊肿需超声内镜引流或手术治疗,如囊肿空肠吻合术,同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5、胰腺癌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胰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为胰腺导管腺癌。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属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顽固性腹痛、黄疸等表现。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配合吉西他滨注射液等化疗药物,但预后较差。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高脂饮食,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少量多餐。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定期监测血糖和胰腺功能。出现持续腹痛、体重明显下降、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评估。长期随访管理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关推荐
02:10
02:10
02:57
01:3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慢性胰腺炎严重吗
- 2 慢性胰腺炎怎么引起的
- 3 慢性胰腺炎该注意什么
- 4 什么是慢性胰腺炎
- 5 什么是慢性胰腺炎?
- 6 慢性胰腺炎是怎样造成的
- 7 慢性胰腺炎是怎么引起的
- 8 慢性胰腺炎怎么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