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11-2057723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如果病人没有明显的出血,血小板在30×10^9/L以上不需要做手术、如果患者血小板偏少就需要及时治疗。一线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另一个是用糖皮质激素;二线治疗:包括细胞毒性药物,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等;三线治疗:因血小板主要来源于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那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去了耐受能力,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生成减少或者被破坏的过度,引起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黏膜出血。
  一般治疗:急性出血的患者,应该严重卧床休息,避免外伤,酌情使用止血的药物。观察: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血小板不适十分的低,并且没有进行手术,没有受外伤,发生出血的风险很小,则可以暂时观察。
  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自己骨髓造血以及血小板的释放,常用泼尼松分次口服,或者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口服,重度的患者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主要适用于急症的患者。脾切除术:经过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脾切除术,但是需要掌握禁忌症及适应症。
  手术介入治疗法。若经正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考虑脾切除术治疗,有效率约70~90%,但由于术中易出血使手术风险增大。或者采用介入治疗,以脾动脉栓塞造成部分脾梗死也可达到相似的结果。
  药物剂法。若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手术治疗仍疗效不佳或不宜采用这两种治疗方法时可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可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相关推荐

血小板多长时间能输完
血小板的输注,血小板的存活时间比较短,所以,不能在太长时间内输注结束,所以一般输注时间是在半个小时左右,这也要根据病人情况来具体而定。如果病人身体状态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是可以按照正常时间去输注的,还有是不是存在容易过敏的问题。血小板的输注,输之前是要给与抗过敏的预防,预防输注、输血的不良反应。多数情况下,像苯海拉明,或者地塞米松这样的治疗,来减轻输注的输血反应。因为担心病人会在输注的过程中会出现输血反应,所以在之前的五分钟是会缓慢的输注,即使是用了预防输血反应的药物,也是需要缓慢输注来,观察病人是不是有皮疹、发热,还有胸闷、憋气这些问题。如果病人不存在输血反应,可以在后边二十五分钟内加快输注的速度,因为血小板输注时间过长还是会影响到血小板的寿命。因为血小板本身在存放的时候是需要震荡的,一般采集出来的血小板,也是希望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输注给病人。一般情况下,血小板指征是安排在如果通过化疗这样的治疗以后,预防性的输注血小板,规定的是血小板低于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时候,才给预防性的输注。如果病人有一些输血的表现,可以适当的把血小板的数值提升一下。
语音时长 02:07

2021-10-15

66347次收听

腿上无缘无故出现淤青的原因是什么
腿上通常如果的确没有外伤,没有出现冻伤、烫伤等原因而出现淤青,我们分析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如果出现淤青,不伴有疼痛,通常出现淤青一般都是因为皮下,或者脂肪层以及肌肉层出现出血的缘故。血液在血管内是红色的,但是如果各种原因引起血液到血管以外来了。比如毛细血管破裂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出血,就会出现紫色或者淤青色,经常是淤青。通常如果是出现出血的情况引起的淤青通常不伴有疼痛,出现出血什么原因?一般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个考虑血管原因,比如血管脆性的原因,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比如缺乏维生素C或者其他原因引起血管本身脆性不好,出现了小血管的破裂导致出血。通常寻找毛细血管的原因,多见于是维生素C的缺乏。另外还有一种出血是血液的凝血功能不好,出现凝血异常。比如血小板功能下降,如血小板的数量下降,或者出现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凝血功能的下降,整个血液系统凝血功能不好的时候,会出现淤青。什么原因会引起凝血功能不好?比如血小板功能的下降,血小板数目的减少,以及比如白血病等这样的疾病,都可能出现淤青。
语音时长 02:05

2021-07-09

101748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不会传染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会传染吗。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属于免疫性的疾病,它不具有传染性。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正常交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大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人当中,特别是年轻的女性。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瘀点、瘀斑,可以见有皮肤黏膜的出血,比如牙龈出血,严重的会出现鼻出血、呕血、尿血、便血甚至出现内脏的出血。如果小孩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要特别注意避免外伤,防止过度运动。如果摔倒可能导致颅内出血,颅内出血的救治非常困难,可能危及生命。这类患者往往肝脾都比较虚弱,所以要防止压迫肝和脾,防止出现肝破裂、脾出血等等,防止大量的出血导致生命危险。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饮食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禁忌,我们可以进行食疗,比如说可以多吃花生红衣、红枣、山药、红豆、紫米粥等食物,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语音时长 02:05

2020-03-18

59608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的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在临床上又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都有皮肤出现紫癫的症状,特别是双下肢皮肤的紫癫比较明显。患者先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接着会出现牙龈出血、鼻流血的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临床上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果血小板极低,可以输血小板,用西药的同时建议配合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由于血热、脾虚和肾虚导致,所以中医认为这三者是基本的病基。因此,中医通过凉血止血,健脾补肾来改善骨髓的造血能力,通过控制血小板的减少达到止血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果血小板减少不是很严重,建议用中药治疗,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如果血小板减少较多,特别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建议可以输血小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小板的减少。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18

59067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有哪些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一种特发性疾病,与机体的免疫紊乱有关系,常会有血小板不断减少,伴有皮肤黏膜的紫癫,一些患者会出现其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妇女月经量过多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如果血小板特别低,有可能会并发颅内出血,导致病人死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会引起黏膜出血,如胃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一些患者因为胃出血而危及生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如果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一定要积极地治疗,防止血小板继续下降地趋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阻断血小板的下降,并且使血小板不断地上升,如此可以控制病情,防止各个部位的出血,尤其是防止内脏出血。中医通过健脾补肾、凉血止血、活血止血、气瘀止血、健脾止血等方式改善骨髓造血止血能力,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语音时长 02:08

2020-03-18

54852次收听

02:53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脏器的出血性倾向,以及血小板的显着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有三种分类,分别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典型症状是皮肤出现紫癫,尤其是双下肢皮肤的紫癫比较明显,发病过程先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接着会出现牙龈出血、鼻流血的症状。临床上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血小板减少状况较轻,建议用中药治疗控制效果;血小板减少较多,特别是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患者,可以输血小板,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小板的数量。
02:5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稍有不慎会危及生命。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部位的出血,比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妇女月经量过多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吐血、咳血、便血、尿血等症状,也可能引起黏膜出血,比如胃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等。如果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一定要积极治疗,临床上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阻断血小板的下降趋势,使血小板数量不断上升,控制病情,防止各个部位尤其是会危及生命的内脏器官出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2:5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癫,特别是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癫,也可能表现为牙龈出血、鼻流血等。不同类型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会引发不同的临床表现。原发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多见于儿童,起病较急,病人会有发热、怕冷的症状;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多见年轻女性,起病隐匿,症状较轻,会反复发作,可能伴有紫癫、瘀斑出现,也可能出现鼻腔和牙龈的出血和月经量过多的症状;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继发于某种疾病,针对于这种疾病进行治疗;血栓性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血小板的消耗,血小板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引起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02:51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传染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属于免疫性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可以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患者正常交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发病人群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瘀点、瘀斑,皮肤黏膜的出血,比如牙龈出血,严重的会出现鼻出血、呕血、尿血、便血甚至出现内脏的出血的症状。如果小孩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要特别注意防止过度运动避免外伤。在运动中摔倒可能导致颅内出血,会危及生命。患者往往肝脾虚弱,所以要防止挤压肝和脾,防止肝脾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引发生命危险。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可以通过食疗缓解,比如多吃花生红衣、红枣、山药、红豆、紫米粥等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血小板的生成,缓解病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他对自身的身体有哪些伤害,主要的危害是在于出血的症状,但是也有针对性的出血的治疗方式,还有针对性的护理,这些都是需要了解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吗
由于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破坏过多或者是血小板生成障碍,没法生成等情况就会致使人体的血小板减少带来一系列的凝血问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就是因为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发作大部分不会对人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属于血栓性和继发性的,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患者有贫血,脑出血,肾衰竭昏迷,偏瘫,属于严重病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遗传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不会遗传,患者出现疾病,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以免导致病情恶化引起更严重的现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需要注意日常饮食搭配,增强自身抵抗力,还需要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通常会出现流鼻血,咳血,大便出血的现象,必须要积极的去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传染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为血小板的减少而引起皮肤或者粘膜下的出血,这时候皮肤会出现暗红色的色斑看起来非常吓人。很多人以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样严重的皮肤症状会有传染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机体免疫或者是身体病情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具有传染性,也没有传染途径。
什么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同时还发作紫癜的出血性疾病,当大家患上该疾病的时候,不光肌肤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而且大家还会出现出血、以及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到生命健康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