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外翻是什么意思
足外翻是指足部在站立或行走时向外侧倾斜的异常姿势,通常表现为足弓塌陷、脚跟外翻、前足外展。
1、生理性因素
婴幼儿时期足部骨骼和韧带发育不完善,可能出现暂时性足外翻,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改善。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家长可帮助孩子进行足部按摩,选择宽松舒适的鞋子。
2、遗传因素
家族中存在扁平足或足部结构异常病史,可能增加足外翻的发生概率。这类人群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可穿戴矫形鞋垫缓解症状。
3、肌力失衡
胫骨后肌无力或腓骨肌群过度紧张会导致足部力学失衡,引发足外翻。可通过踝关节抗阻训练、跟腱拉伸等康复锻炼改善肌力分布。
4、外伤因素
踝关节扭伤或足部骨折后未完全恢复,可能遗留足外翻畸形。急性期需及时固定制动,后期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功能重建。
5、病理性因素
足外翻可能与脑瘫、脊髓灰质炎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通常伴随步态异常、肌肉萎缩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严重者需考虑跟骨截骨术、肌腱转位术等矫正手术。
建议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硬的鞋子,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矫形器具或进行康复训练。
相关推荐
02:25
01:17
01:35
02:32
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