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发布时间:2019-11-2759159次浏览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老年人病症,骨质疏松的主要特征是骨骼疼痛、易于骨折,得了骨质疏松一定要第一时间治疗,除此之外老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特别的注意饮食,多吃一些有利于缓解病情的食物,比如一些动物的骨头、鱼类、油菜、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选择。

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骨质疏松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的特征是骨骼疼痛、易于骨折,得了骨质疏松一定要第一时间治疗,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的问题,那么,老年人骨质疏松吃什么好?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解。
  平时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多吃动物骨头,平常多喝骨头汤能补充丰富的钙质。海带及虾皮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帮助补充更多的钙质,对于身体的恢复是很好的,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多吃一些这类的食物,还有就是奶制品一直是人们用来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症的食物。
  三文鱼和一些常见的多脂鱼含有很多有益于骨骼健康的物质,还有协助钙吸收的维他命D。在生活中坚果和种籽从很多方面都对骨骼健康有益的,核桃和亚麻仁,花生和杏仁都含有丰富的钾,可以阻止钙质从尿液流失预防骨质疏松疾病的出现和加重,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是需要多吃的。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以多吃海米,海米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富含有蛋白质,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是非常丰富的。专家告诉我们,海米以及其他的海产品中都含有很丰富的钙质,经常吃能够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症。
  疼痛是老人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疼痛是最常见的现象,主要以腰背痛为主,疼痛会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患者仰卧或坐位时则疼痛会有所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就会加重疼痛的程度,同时患者如果弯腰、咳嗽等动作都会加重疼痛,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如果骨量丢失比较严重就会出现骨痛。

相关推荐

03:14
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办
老年人骨质疏松,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减少,骨骼结构退化,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疼痛、骨骼变形等。除了与基因密切相关外,还与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中,滋养骨骼,故骨为肾所主。骨的生长发育、强盛衰弱与肾精是否充足关系密切。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可以服用八子补肾胶囊,可以补肾填精、调理阴阳、温扶元气。研究发现,八子补肾胶囊能有效改善骨骼衰老,促进骨合成,抑制骨分解,提高骨强度,增加肌肉含量。
为什么老年人腿老是抽筋
一、老年人骨质疏松。伴有钙磷代谢的异常,腿部的肌肉容易出现痉挛。二、低钙性抽搐,多半见于代谢障碍。三、关节炎。使膝关节受力不平衡,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学也不平衡,就会出现肌肉的痉挛、疼痛。四、肌肉着凉或受到寒冷,容易出现肌肉痉挛,出现抽搐现象。五、药物的副作用,有些药物有时会引起小腿的肌肉抽搐。六、肌肉减少。老年人肌肉更容易疲劳,出现缺血,诱发肌肉痉挛。七、脊髓受压,如脊髓压迫症,会出现一些肌肉的自发性的收缩或痉挛。老年人腿抽筋,应注意保暖、减少过度疲劳。
语音时长 02:15

2021-09-29

77901次收听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护理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护理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一定要注重补钙,这些是属于老人骨质疏松的基本质量,其次就是一定要注意防滑,一旦形成骨折后期恢复非常差,最后一个就是这种病人日常一定要多休息,谨防头晕这些症状出现。
老年骨质疏松的表现
老年骨质疏松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患者容易出现腰酸背痛或者全身骨痛的状况,也比较容易出现乏力和负重能力下降的现象,另外也非常容易出现骨折的问题,需要根据当前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
老年骨质疏松护理措施
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方法有很多,首先必须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拥有合理的生活习惯,避免机械性的损伤,同时也应该使用辅助设施。在急性期到来时可以消肿止痛,再进入到慢性期时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什么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中比较常见类型,是指发生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的破坏,从而使骨质脆性增加且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类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生的机制主要是跟年龄及绝经有关,雌激素水平的低下会导致骨破坏增加,也就是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它的主要特点是以低转换为主,也就是在查骨转换指标时,大多数是处于正常的骨转换水平或偏低的骨转换水平。其次还有一个特点是因为老年人的肠钙吸收减少,维生素缺乏,导致老年人普遍缺乏钙质补充。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7

51925次收听

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一、基础要药物治疗。降钙素的特点是抑制破骨细胞合成,并促进成骨细胞的合成,是现如今较为温和的一种调解性药物。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合成骨形成因子。二、甲状旁腺素的应用。甲状旁腺素对骨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使用小剂量的甲状旁腺素皮下注射,能改善骨的结构和提高骨的生物学强度。试验药物的应用,它能抑制骨的吸收和提高骨的形成。合理的运动和理疗治疗骨骼和肌肉密不可分,适当的运动能使骨骼和与肌肉达到协调,能提高骨骼肌肉群的力量和改善骨关节的活动性,长期科学合理的运动能提高骨的密度。老年人可以长期参与一些健身类的锻炼,如走路、太极拳、太极剑等等,均有利于防止老年骨质疏松症。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7

50641次收听

中老年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中老年骨质疏松是由于年龄的老化,身体机能下降,维生素D的活性降低,引起骨量下降,钙的吸收不足所导致的,当人的身体处于缺钙的状态时,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其次,由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量不足,所以钙的流失也会比较快,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另外,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等继发原因以及一些药物也可能引起骨质疏松,比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或者一些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轻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感到乏力,腰背容易疼痛,甚至全身骨痛,跌倒,跌落时更容易发生骨折。
语音时长 01:16

2020-01-07

56855次收听

老年人补钙吃什么
老年人补钙可以吃的食物,有牛奶、各种豆制品、动物骨头、海带和虾皮,以及钙含量丰富的蔬菜。这些食物的含钙量都非常的丰富,只要制作方法得当,钙质就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合老年人补钙。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怎么样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是常用的一种治疗骨质疏松、高钙血症等疾病的喷剂类药物,该药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药效很快,具有非常好的镇痛效果,也可以促进骨痂生长,并且提高骨质量。
02:11
老年人骨质疏松怎么治疗
骨质疏松临床上主要分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的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多见于65岁以上的老人,主要是由于高龄引起,老人促进钙磷吸收的激素水平分泌减弱,胃肠道功能降低,从而使钙磷吸收以及成骨能力减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预防方法是需要增加体育锻炼和适当的户外活动,同时多晒太阳,额外的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来提高老人的钙磷吸收和成骨能力。绝经后的骨质疏松主要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主要原因是由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导致破骨细胞能力亢进,使破骨大于成骨,产生骨质疏松。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患者,往往在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的同时,需要添加抗骨吸收抑制剂抑制破骨细胞,改善骨质疏松。
01:50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可以通过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在生活中口服补钙药物,多喝牛奶,多晒太阳,走路放慢等预防骨质疏松。在我国,骨质疏松在老年中比较普遍。骨质疏松最大危害是骨折,因为骨质疏松后,骨头容易变脆,会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会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便。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很简单,建议老年人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可以拿骨密度的结果进行对比。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钙量充足,可以口服补钙药物,多喝牛奶,多晒太阳,走路放慢。有特殊情况可以到医院找医生进行指导治疗。
01:27
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骨质疏松症是人的骨组织发生一种退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骨矿含量减少,容易发生脆性骨折,患者全身孔隙率增加,骨质量下降,在受到同样暴力的情况下,骨质疏松症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
01:52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的意义,患者要从自身做起,预防骨质疏松。第一,补充营养,补充足量的钙及胶原蛋白,多进食含维生素D的食物。到一定的年龄,骨骼就面临着钙快速流失,引发骨质疏松症,每天坚持半小时日照,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形成,促进对钙的吸收,必要时要使用一些抗骨质疏松药物。第二,预防骨质疏松,要合理运动,无氧代谢和力量运动是提高骨密度的主要运动方式。第三,保证睡眠,在运动的前提下,充足的睡眠时间也同样有利于骨峰值的积累。
骨质疏松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人的骨组织发生了一种退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的下降,骨骼脆性增加,骨矿含量减少,容易发生脆性骨折,患者全身孔隙率增加,肌体的骨质量下降,在受到同样暴力的情况下,骨质疏松症患者更容易发生骨折。
语音时长 01:03

2018-08-16

5387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