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63641次浏览

在刚刚发现宝宝有溶血病的时候,就及时接受光照治疗,可以预防溶血病带来的脑细胞受损和神经紊乱。换血疗法也是治疗重度溶血病患儿效果非常好的方法,不过并不是每个患儿都能适合这样的治疗方法。通过调理身体营养的摄入来纠正贫血,是对月龄稍大一些的患儿治疗效果很好的方法。

新生儿如果发生溶血病就必须要接受治疗,但是有些新生儿的家长一听说自己的宝宝刚刚出生就需要做治疗,会感到非常的担心。不知道这些治疗的方法会不会让宝宝感觉非常的痛苦,所以一些溶血病患儿的家长,非常想知道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一、光疗

  使用蓝光照射的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效果会非常好,宝宝如果有溶血病,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如果宝宝的黄疸症状非常明显,而且胆红素一直有下降多的趋势,这种情况多数都是新生儿溶血病的表现。在刚刚发现宝宝有溶血病的时候,就及时接受光照治疗,可以预防溶血病带来的脑细胞受损和神经紊乱。
  二、换血疗法
  换血疗法也是治疗重度溶血病患儿效果非常好的方法,不过并不是每个患儿都能适合这样的治疗方法,所以做这项治疗之前应该先给孩子做全身体检,另外换血疗法一定要找血型相合的血浆才能做。
  三、纠正贫血
  通过调理身体营养的摄入来纠正贫血,是对月龄稍大一些的患儿治疗效果很好的方法。因为溶血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贫血,所以孩子必须从小就注重补铁。除了补铁还要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因为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宝宝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于贫血严重的患儿,也可以采用输血治疗的方法。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希望所有患儿家长都能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发生疾病后医生会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和病情程度来决定到底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通常只有最适合个人身体状况的治疗方法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关推荐

新生儿溶血需不需要住院
新生儿溶血病是否需要住院,要具体分析。新生儿溶血病症状:一、患儿在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会出现黄疸。多数ABO溶血病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二、不同程度的贫血。重度的Rh溶血在出生以后会出现严重的贫血,或者伴有心力衰竭,部分的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可以于出生以后3~6周,出现晚期贫血。三、Rh溶血病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患儿发病不明显。此外,新生儿的溶血病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和神经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1:18

2021-12-30

58033次收听

新生儿的溶血症可怕吗
新生儿溶血非常可怕。新生儿溶血危害比较大,早期容易出现黄疸,得不到及时救治,宝宝出现贫血,进一步会出现心力衰竭,严重还会直接影响生命安全。针对黄疸,轻度叫黄疸,退黄治疗就行,重者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到损伤,出现惊厥、智力障碍,严重使胎儿可宫死胎内,溶血病还是很可怕的,可预防、可治疗。
语音时长 01:02

2020-02-21

52837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病要如何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一个是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对既往有不良产史或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均要与其丈夫一起做ABO血型或RH血型检测。血型不合可进一步做相关抗体检测;第二个是出生以后的诊断,如果有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检测胆红素。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的加重,同时有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迅速下降,溶血实验或抗体释放实验其中一项阳性,均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语音时长 00:47

2020-02-21

58248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病治疗方法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包括产前治疗和新生儿期的治疗。产前治疗包括宫内血浆置换、口服肝酶诱导剂。新生儿时期治疗包括光照治疗、药物疗法、换血疗法。产前治疗包括宫内血浆置换、口服肝酶诱导剂。如果患儿抗体滴度非常高,而且胎肺成熟,可以提前分娩。新生儿期的治疗包括光照治疗、药物疗法、换血疗法以及其他的对症治疗。光照疗法是用蓝光治疗,用于结和胆红素的排泄,光照治疗时婴儿放在蓝光箱内、遮住双眼、遮盖外阴持续治疗大于八到十二个小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发热,光疗的副作用比较小。药物治疗是采用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可以结和游离的抗体,预防胆红素脑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此外,还有白蛋白、苯巴比妥的药物治疗。换血治疗针对重症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包括大部分RH溶血和重度ABO溶血的患儿。
语音时长 01:26

2020-02-21

53711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病危害
新生儿溶血病的危害有新生溶血病引起的黄疸,主要有未结和胆红素,即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胆红素具有脂溶性,较易通过细胞膜导致细胞内代谢紊乱,以至于细胞坏死。尤其进入大脑后,干扰脑细胞代谢,引起急性胆红素脑病或慢性胆红素脑病。严重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听力损害、共济失调、智力障碍、牙齿发育不好等。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较少。但RH溶血病临床表现比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较重,ABO血型不合溶血有自限性,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行停止,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痊愈,预后较好,但贫血可延续数周。RH血型不合溶血病人,易造成早产、流产、死胎、新生儿贫血、黄疸、核黄疸、小儿智力障碍、甚至出现残疾儿。
语音时长 01:17

2020-02-21

64623次收听

02:46
新生儿溶血症严重吗
母子血型不合会造成新生儿溶血,主要是母亲为O型血,孩子为A型或者是B型血,由于某种原因,胎盘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胎儿有少量的血进入到母体,这就等于胎儿给母亲输血,由于母子血型不一样,胎儿的血刺激母体产生抗体,母体的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带给胎儿,与胎儿红细胞发生作用,导致红细胞破坏,造成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ABO溶血了。新生儿溶血病轻者表现为黄疸、贫血和水肿,严重者可以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损,出现惊厥、智力障碍,更为严重者,胎儿在母体内就会死亡。
02:00
新生儿溶血症可怕吗
很多家长对新生儿溶血症了解非常少,这方面的知识少,所以感到新生儿溶血非常可怕。总的来说,新生儿溶血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早期容易出现黄疸,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宝宝会出现贫血,进一步会出现心力衰竭,比较严重的话,还会直接影响到生命安全,所以新生儿溶血症还是比较可怕的。针对黄疸的话,轻度的叫黄疸,退黄治疗就行了,重者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到损伤,而出现惊厥、智力障碍,严重的话胎儿可宫死胎内,现在溶血病也还是可怕的,但完全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
01:41
新生儿溶血病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的血型不和,母亲体内产生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种免疫性溶血。最常见是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和,是最常见,新生儿期其导致溶血性的贫血的原因,还有红细胞酶或是红细胞膜的缺陷,只有血型不和的溶血,血型不合时抗原抗体反应会造成溶血,所以称为新生儿溶血病。
01:42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预防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仅见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ABO溶血病的话,出生早期要监测胆红素。对胆红素进行监测,达到光疗标准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光疗。现在RH血型不和溶血病,目前仅限于RHD抗原,在分娩RHD阳性的婴儿后呢?七十二小时之内接受一剂肌内注射RH免疫球蛋白,以预防下一胎发生RH溶血。如果七十二小时内没有注射,七十二小时之后仍需注射。有研究发现,二十八天内注射都可以达到保护效果。如已发生RHD同种免疫反应,抗D免疫球蛋白的预防作用将失效。
02:26
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溶血病治疗方法宫内血浆置换、口服肝酶诱导剂,还有光照治疗、药物疗法、换血疗法以及其他的对症治疗。光照疗法主要是用蓝光治疗,用于结和胆红素的排泄。药物主要是采用丙种球蛋白,可结和游离的抗体,来预防胆红素脑病,换血治疗主要针对是重症胆红素,高胆红素血症的,包括大部分RH溶血和重度ABO溶血的患儿。其如纠正酸中毒、补充液体等治疗,此外,还有白蛋白、苯巴比妥这些药物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包括产前治疗和新生儿期治疗。
新生儿溶血症最佳治疗方法
光疗是治疗血清胆红素高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对于任何时期的溶血症患儿都有治疗效果。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丙种球蛋白或者白蛋白降低患者的胆红素,当使用光照疗法和药物治疗效果都不好时,可以考虑使用换血疗法。事实上只有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没有所谓的最佳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要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体质来做决定。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
新生儿发生溶血病,在刚刚出生二十四小时通过观察新生儿出黄疸的状况就能初步看出问题。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会有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嗜睡以及四肢偶尔发硬僵直等症状。有些患儿贫血症状比较严重,也有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和全身浮肿的症状。
新生儿溶血症怎么治疗
新生儿溶血是一类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发生新生儿溶血要及时治疗,防止影响到身体健康。大部分新生儿溶血可以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的方式来缓解,如果症状较重且伴随严重并发症,要考虑输血疗法,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积极预防并发症,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新生儿溶血病应该如何用药
治疗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其中γ球蛋白,可以阻断针对红细胞膜的抗体,在体内中和游离血型抗体,从而减少溶血的发生。其次是人白蛋白药物,再加上体内游离胆红素,将小分子转化为大分子,使其难以穿透血脑屏障并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它也叫做胎儿成红细胞增多症。该病的发病原因是因为母亲和孩子的血型不相容,母亲血液当中的抗体进入了新生儿血液,导致体内的红细胞被破坏,所以就出现了溶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