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溶血病要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20-02-2158248次收听

语音内容:

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一个是产前诊断。产前诊断,对既往有不良产史或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均要与其丈夫一起做ABO血型或RH血型检测。血型不合可进一步做相关抗体检测;

第二个是出生以后的诊断,如果有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检测胆红素。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的加重,同时有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迅速下降,溶血实验或抗体释放实验其中一项阳性,均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新生儿溶血会不会复发
新生儿溶血病经过蓝光、药物纠正以及应用一些退黄的治疗,如果一般情况良好,不容易复发。但要注意防护:一、定期复查。超过一个月的孩子不属于新生儿范畴,可以看儿童保健科专科。二、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最好母乳喂养,增强抵抗力。三、注意儿童的护理和喂养。适当的增减衣服,喂养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消化情况,保证饮食和睡眠正常。
语音时长 01:05

2021-12-30

64429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需不需要住院
新生儿溶血病是否需要住院,要具体分析。新生儿溶血病症状:一、患儿在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会出现黄疸。多数ABO溶血病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二、不同程度的贫血。重度的Rh溶血在出生以后会出现严重的贫血,或者伴有心力衰竭,部分的患儿因其抗体持续存在,可以于出生以后3~6周,出现晚期贫血。三、Rh溶血病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ABO溶血患儿发病不明显。此外,新生儿的溶血病还会导致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和神经功能障碍。
语音时长 01:18

2021-12-30

58038次收听

01:42
新生儿溶血会复发吗
新生儿溶血病经过蓝光、药物纠正以及应用一些退黄的治疗,如果一般情况良好,不容易复发。但要注意防护:一、定期复查。超过一个月的孩子不属于新生儿范畴,可以看儿童保健科专科。二、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最好母乳喂养,增强抵抗力。三、注意儿童的护理和喂养。适当的增减衣服,喂养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消化情况,保证饮食和睡眠正常。
新生儿溶血症可以治好吗
新生儿溶血病,除了遗传性溶血症以及酶的异常引起的溶血症只能得到控制和缓解外,其他类型的溶血症都是可以治愈的。他的治疗最关键的是把握治疗时机,尽量减少对中枢神经系统等脏器的损伤。如果在损伤前就得了救治,就不会影响新生儿今后的生长发育。新生儿溶血病叫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或者是RH血型不合的溶血。早期出现黄疸、有贫血、有网织红细胞的增高,在血中溶血试验阳性,有明确溶血存在,我们就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包括丙种球蛋白的应用、光疗以及白蛋白的使用,将胆红素降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减少核黄疸的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是能治好的。
语音时长 01:04

2020-02-21

58940次收听

新生儿的溶血症可怕吗
新生儿溶血非常可怕。新生儿溶血危害比较大,早期容易出现黄疸,得不到及时救治,宝宝出现贫血,进一步会出现心力衰竭,严重还会直接影响生命安全。针对黄疸,轻度叫黄疸,退黄治疗就行,重者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到损伤,出现惊厥、智力障碍,严重使胎儿可宫死胎内,溶血病还是很可怕的,可预防、可治疗。
语音时长 01:02

2020-02-21

52837次收听

02:34
新生儿溶血症怎么治疗
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是新生儿溶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新生儿溶血症主要会引起黄疸。黄疸需要采取光照治疗。光疗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最有效的最简单的方法;其次,对于新生儿溶血症,药物治疗可以考虑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另外,换血。如果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换血标准时,要进行换血治疗;再者,对于新生儿溶血病,会出现贫血,这时要纠正贫血,早期贫血严重者,往往血清胆红素很高,而需要交换输血,晚期贫血程度轻者,可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但贫血严重,并伴有心率加快、气促或者体重不增时,应适量的输血。
02:46
新生儿溶血症严重吗
母子血型不合会造成新生儿溶血,主要是母亲为O型血,孩子为A型或者是B型血,由于某种原因,胎盘的天然屏障遭到破坏,胎儿有少量的血进入到母体,这就等于胎儿给母亲输血,由于母子血型不一样,胎儿的血刺激母体产生抗体,母体的这种抗体会通过胎盘带给胎儿,与胎儿红细胞发生作用,导致红细胞破坏,造成新生儿溶血症,也就是ABO溶血了。新生儿溶血病轻者表现为黄疸、贫血和水肿,严重者可以发生核黄疸,使脑神经受损,出现惊厥、智力障碍,更为严重者,胎儿在母体内就会死亡。
01:41
新生儿溶血病是什么意思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的血型不和,母亲体内产生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种免疫性溶血。最常见是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血型不和,是最常见,新生儿期其导致溶血性的贫血的原因,还有红细胞酶或是红细胞膜的缺陷,只有血型不和的溶血,血型不合时抗原抗体反应会造成溶血,所以称为新生儿溶血病。
01:46
新生儿溶血病如何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分为产前诊断和出生以后的诊断。产前诊断,对既往有不良的产史或者是前一胎有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孕产妇,均要与其丈夫一起做ABO血型或者是RH血型的检测,血型不和可以进一步做相关抗体的检测。出生以后的诊断,如果有母子血型不和,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检测胆红素,如果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的加重,同时有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等的迅速下降,溶血实验或者抗体释放实验其中的一项阳性,均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症怎么预防
可以在孕前准父母进行血型的监测,可以产前进行血型的血清学的检查,检测母体中,抗体滴度的情况。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使胎儿在宫内、出生后发生红细胞破坏,出现的溶血性的贫血、黄疸,急性心力衰竭、黄疸后遗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新生儿溶血分为两种,分别是ABO的溶血,当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B型时,胎儿血型中的A或B的抗原,由于某种原因进入母体后刺激母体产生血型抗体,从而引起溶血的发生。第二种是RH溶血,发生在RH阴性血型的母亲和RH阳性血型的婴儿之间,除外这两种情况,新生儿溶血的几率是很低的,如果抗体滴度较高时,可以通过药物来降低抗体的杀伤力,如果RH血型不同的准爸妈已经怀孕,准妈妈从16周左右开始,定期检测血液中抗体的情况,密切注意宝宝是否有发生溶血的可能,第一次怀孕时发生RH溶血的可能性稍低,如果有过流产和分娩史,要检测准妈妈RH抗体,如果RH抗体阳性的滴度很高,发生死胎、新生儿严重溶血的危险性就比较大了。
语音时长 02:06

2019-12-20

56644次收听

新生儿溶血病是什么意思
母亲的抗体会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的身体中,胎儿身上会发生对母亲血液抗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形成了溶血病。新生儿出生时带有溶血病,在出生后二十四小时之内就会有黄疸的症状出现,而且皮肤发黄的情况和眼睛发黄的情况都会逐渐加重。有溶血性黄疸的患儿在黄疸逐渐消褪之后,还会不同程度的贫血状况发生。
新生儿溶血病可以治愈吗
溶血病并不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只是这种疾病可以控制。对于溶血病这个情况,现在比较普及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蓝光照射。对于出生后病情相对严重的宝宝,为了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可以采用换血疗法。日常饮食中多补充维生素C,因为这种营养元素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新生儿溶血症怎么治疗
新生儿溶血是一类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发生新生儿溶血要及时治疗,防止影响到身体健康。大部分新生儿溶血可以通过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的方式来缓解,如果症状较重且伴随严重并发症,要考虑输血疗法,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积极预防并发症,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新生儿溶血病应该如何用药
治疗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其中γ球蛋白,可以阻断针对红细胞膜的抗体,在体内中和游离血型抗体,从而减少溶血的发生。其次是人白蛋白药物,再加上体内游离胆红素,将小分子转化为大分子,使其难以穿透血脑屏障并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
新生儿溶血病的出现,首先,会导致患儿出现黄疸,倘若属于Rh血型不合,那么出生后1天内患儿就会全身皮肤黄染,然后加重;其次,会导致患儿发生贫血,出现肝脾肿大等等不良症状;最后,还有可能会出现核黄疸,诱发听力障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