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环境安全、确保患者体位正确、按压位置与深度准确、控制按压频率、避免过度通气等。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措施,操作不当可能影响救治效果。

1、环境安全
实施心肺复苏前需快速评估环境是否安全,避免施救者与患者遭受二次伤害。若现场存在触电、火灾、有毒气体等危险因素,须先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施救过程中应确保周围有足够空间,便于操作和后续急救人员介入。
2、患者体位
患者须仰卧于坚硬平面,头部与躯干呈直线。软床或沙发等弹性表面会显著降低按压效果,必要时需将患者移至地面或使用背板。解开紧身衣物,尤其是颈部与胸腹部约束物,确保胸廓能充分回弹。
3、按压技术
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掌根重叠置于胸骨下半段。成人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儿童约为胸廓厚度的三分之一。按压时手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避免倚靠患者胸部。
4、按压频率
维持每分钟100-120次的按压节奏,可使用节拍器或哼唱歌曲辅助计时。过快按压会减少心脏充盈时间,过慢则无法维持有效循环。单人施救时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双人施救可调整为15:2。
5、通气管理
人工呼吸前需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到胸廓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内容物反流。使用简易呼吸器时需确保面罩密封,无高级气道情况下优先保证持续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过程中需持续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自主呼吸、肢体活动或呻吟声应立即停止按压并评估生命体征。抢救期间避免频繁中断按压,每次中断不超过10秒。施救后协助患者保持复苏体位,等待专业医疗人员接手。日常建议学习正规急救课程,定期复训以保持操作熟练度,家庭和公共场所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提升抢救成功率。
相关推荐
01:40
02:53
02:01
02:28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