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疾病都有哪些
传染疾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传染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可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日常需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
2、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常见类型有甲型、乙型、丙型等。传播途径包括粪-口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治疗时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药物。日常需避免不洁饮食、不共用注射器。
3、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等。治疗时可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日常需注意隔离治疗、保持良好通风、加强营养。
4、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治疗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蒙脱石散等药物。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治疗时可使用干扰素α2b喷雾剂、利巴韦林颗粒、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家长需注意患儿隔离、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
预防传染疾病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传染源等。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隔离。对于可通过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流感、乙肝等,建议及时接种疫苗。日常应加强锻炼、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以提高免疫力。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 2 病毒性肝炎怎样处理
- 3 病毒性肝炎的意思
- 4 病毒性肝炎是如何形成的
- 5 病毒性肝炎怎么形成
- 6 病毒性肝炎如何引起的
- 7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 8 病毒性肝炎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