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力衰竭严重吗

64633次浏览

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潜在心脏病的类型和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如果严重受损,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症状,包括严重的呼吸困难、粉红色的痰、灰白的皮肤、冷汗、恐惧和死亡的感觉。因此,无论严重与否,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药物治疗或特殊的非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心脏功能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静脉血回流心脏不能完全放电,输出相对或绝对降低血液,导致血液灌注在动脉系统不足,很难满足身体的需要组织代谢和静脉系统内部出血的病理状态。那心力衰竭严重吗?
  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潜在心脏病的类型和心脏功能受损的程度。如果严重受损,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症状,包括严重的呼吸困难、粉红色的痰、灰白的皮肤、冷汗、恐惧和死亡的感觉。有些人可能不是心脏损伤的程度,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将继续发展,心脏损伤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拖延只会导致恶化的条件下,需要找到疾病的患者尽快与医生治疗,以便尽快好转。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心脏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临床上有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也可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但两者往往同时存在。
  首先是左心衰竭,伴有呼吸窘迫。它可以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或夜间呼吸困难。严重情况下,静坐呼吸、咳嗽、咯血、疲劳和心悸是主要症状。常见疾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肌炎。
  右心衰——主要表现为尿量减少,下肢水肿,右上腹疼痛不适,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伴有肝肿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右心衰常继发于左心衰,也可因慢性肺心病、肺动脉狭窄而引起。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只有积极的接受医生的治疗,才能够更快恢复健康,让自己变得更加舒适。

相关推荐

心力衰竭的症状有什么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症状包括下面的5点:①活动耐量的下降。患者近期突然感觉身体疲倦乏力,日常的简单劳作开始力不从心,以往能完成的事突然做不了了,或明显感觉比平时更累。②呼吸困难。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呼吸短促等呼吸困难的表现,休息时缓解或消失。甚至平躺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为减轻症状被迫高枕或只能坐起来。③长期咳嗽。心衰患者由于肺静脉压力增高,导致肺循环受阻,肺泡内渗出液增多,进而引起咳嗽。夜间咳嗽明显,坐着或站立的时候咳嗽会减轻,平躺时咳嗽会加重。④双下肢浮肿。脚踝、小腿肿胀,有些患者没有注意到肿胀的问题,却发现体重突然增加,也应该高度引起警惕。⑤食欲不振。可表现为没胃口、吃不下饭,进食后难以消化,总感到胃胀、想吐等等。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对于慢性心衰的患者,治疗上常采用“新四联”,也就是4类药物,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另外,现在在“新四联”的基础上联用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对心衰的治疗效果更好。其能够通过改善心脏负荷、提高心肌血液灌注量、增加心肌收缩力等多靶点作用综合施治,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长期的服用。
语音时长 01:49

2023-08-28

277142次收听

无缘无故地乏力警惕是心力衰竭找上门
患者女、55岁因乏力半年,腹胀10余天,胸闷5天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双下肢水肿,结合患者体征及相关检查报告诊断为心力衰竭,给予患者强心、利尿、抗心衰、抗血小板、抗凝、扩血管等治疗,患者病情稳定,无胸闷、腹胀等不适症状,无双下肢水肿。
02:34
心力衰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原发性心肌损害一般为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缺血性心肌损害;遗传性心肌病,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心肌病等。继发性心肌损害,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统性浸润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心脏毒性药物等并发的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或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及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心衰治疗中,首先是生活方式管理,其次是病因治疗,最后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利尿剂、正性肌力药、中成药等均可起到良好作用。目前临床效果较好的中成药有心通口服液。
心衰有没有好的中药治疗
心衰有很多中药可以治疗。心衰就是心脏太累了,没有得到休息,营养跟不上,然后就衰竭了,没力气了。治疗心衰有两种方式,第一种让心脏休息,这类似于西医的方式,用β受体阻滞剂,第二种就是给心脏增加营养。中药有很多可以治疗心衰,补养心血的比如四物汤,补养心气的人参,补养心阳的附子、补养心阴的百合、麦冬,还有中药里面的治疗胸痹的半夏瓜蒌薤白白酒汤。另外还要治疗心衰的基础疾病,如果有肺心病,或者说先天性心脏病的这些问题都要解决,心衰也会得到相应的好转。
语音时长 01:24

2021-12-30

89292次收听

02:10
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右心衰竭患者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胃肠道症状等。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比较明显症象,出现皮下水肿或肝肿大早,可见舌下、手臂等浅表静脉异常充盈,压迫充血肿大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胃肠道症状像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还有下肢水肿,凹陷性水肿最先出现,心脏体征主要是原有心脏病表现,由于右心衰竭常继发于左心衰竭,因而左右心均可增大,右心室扩大可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听诊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由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症状和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可因右心衰竭出现减轻,还会出现紫绀。
心力衰竭患者能运动吗
一般情况下,心力衰竭患者能否运动因人而异。具体分析如下:
心力衰竭是怎么分级的
心力衰竭根据其相应的症状表现不同有多个分级。心力衰竭分级主要包括:一级心力衰竭、二级心力衰竭、三级心力衰竭、四级心力衰竭。不同分级的心力衰竭及严重程度不同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性,但是级别越高,其相应的症状表现越为突出,病情越发严重。
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心衰后,病情已经发展到终末阶段,很难治愈。积极对症治疗,可控制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改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心力衰竭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主要是分为几个方面,一个是日常生活方面,病人要注意控制水摄入,注意保持适当活动量但不能太累,要尽量避免感染,避免感冒等等。在药物治疗方面,有很多关于心衰药物,比如常用利尿剂,对于有明显水肿或呼吸困难病人,利尿剂可把身体多余水排出去。还有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心力衰竭治疗最重要是要改善病人愈后,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有螺内酯这种RASS抑制剂。心衰除了这些药物和日常生活治疗之外,一些严重病人还可能会使用到一些器械治疗,比如起搏治疗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性,使病人心脏功能更好。在治疗基础上还应该治疗心衰病因,如果这个病因能够改善,比如心肌缺血,比如甲亢,在积极治疗这些病因之后,病人心功能也可以有明显改善。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24

56695次收听

02:11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主要包括:第一,日常生活方面注意。病人要注意控制水的摄入,注意保持适当活动量,注意避免感染,预防感冒等;第二,药物治疗。对于有明显水肿或呼吸困难病人,常用利尿剂可把身体多余水排出去。硝酸酯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螺内酯等等RASS抑制剂可改善病人愈后。第三,器械治疗,如安装起搏器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同步性。在这些治疗基础上应该针对心衰病因治疗,如甲亢在积极治疗之后,病人心功能也可有明显改善。
心力衰竭如何分级
心力衰竭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二级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三级体力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四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心脏衰竭也叫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放射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障碍,是心脏造血功能减退,不能满足人体各个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有一个分级标准。目前临床上经常采用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脏功能分级,分为四级。一级,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心衰症状。二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也就是在休息和平时日常生活并不会出现心衰症状。但活动量稍大,如走路过快或者上楼梯可能出现心衰症状。三级,患者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即使是一般活动,就引起心衰症状。四级,患者有心脏病,而且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即使在休息状态下,也可出现心衰。还有一种比较简单六分钟步行试验法,也就是在六分钟内,步行距离小于150米,表明心衰程度严重。150到425,为中度心衰,426到550米属于轻度心衰。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8

54554次收听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心力衰竭不能忽视,需要及时治疗,可以通过西医治疗,要选对药物,增强利钠肽系统,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EPO,醛固酮拮抗剂的应用都可以治疗。中医治疗可以通过服用葶苈生脉五苓散加减,在治疗时要注意保暖,控制饮水量。
心衰是怎么回事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当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它指的是心脏泵血的能力下降,简单来讲,心力衰竭就是泵血能力下降,那么为什么会导致泵血能力下降。常见的原因,比如说在30年前,更多的比如说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原因,那么现在,可能比如说冠心病是常见的原因,也就是我们说。如果急性心梗导致心脏肌肉的坏死,那你想想它这个心脏的肌肉都不工作,那么它往外泵血的能力就下降了,这个时候就导致心力衰竭。
语音时长 01:43

2018-09-07

58517次收听

01:53
心力衰竭治疗
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来讲,采用西医和中医相结合的方式,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很多心脏病的晚期,也就是很多心脏病发展到晚期的结果,通常在这个时候,患者的心脏,已经损伤到一定的程度,在医学上称为终末期,所以治愈心衰,非常困难。目前西医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当中,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提高生存率、缓解心衰症状等效果,并不明显,依然还是会有很多的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在临床上,通过比较单纯西药、西药加中药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生活质量以及心衰缓解程度等,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患者,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比采用单纯西药方法的患者,要好很多。所以,针对患有心衰的病人来讲,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02:25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西医替代疗法,比如心脏移植和主动脉球囊反搏。主动脉球囊反搏是通过仪器和机器来替代心脏的一种方法。第二,通过西药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急性心衰症状的药物,一般是静脉药物,比如洋地黄、利尿剂等,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另一类是急性心衰稳定后,进入慢性阶段所需要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螺内酯、倍他洛克、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缓解症状的效果,会比较好。第三,中药疗法。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采用长期服用中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心衰病人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