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胃下垂
胃下垂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胃功能评估等方式确诊。胃下垂通常由腹肌松弛、长期腹压增高、体型消瘦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腹胀、嗳气、餐后坠胀感等症状。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和视诊初步判断胃部位置。患者站立时,医生可触及下移的胃下极,部分患者脐周可见胃型轮廓。腹壁肌肉松弛者更易出现胃下垂体征,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X线钡餐造影
患者服用钡剂后拍摄立位腹部X光片,可清晰显示胃体下移程度。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5厘米以上可确诊,同时能观察胃蠕动功能和排空情况。该检查对胃下垂分型有重要价值。
3、超声检查
通过饮水充盈胃腔后,超声可测量胃下极与耻骨联合的距离。该方法无辐射且操作简便,适合孕妇等特殊人群,但受肠气干扰时可能影响准确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胃电图检查
检测胃肌电活动评估胃动力状态。胃下垂患者常伴有胃电节律紊乱,表现为慢波频率异常或餐后功率比下降。该检查有助于区分单纯解剖位置异常与功能性胃动力障碍。
5、胃排空试验
采用核素标记食物或呼气试验测定胃排空速率。部分胃下垂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可能与胃张力减低有关。结果异常时需警惕胃轻瘫等并发症,指导后续治疗方向。
确诊胃下垂后应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并减少油腻食物摄入。餐后适当平卧休息,避免立即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动力药物,合并营养不良时需补充蛋白粉或肠内营养剂。日常可进行腹肌锻炼增强核心肌群力量,严重症状持续不缓解时需考虑胃固定术等外科干预。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