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检查胃下垂

65683次浏览

胃下垂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胃功能评估等方式确诊。胃下垂通常由腹肌松弛、长期腹压增高、体型消瘦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腹胀、嗳气、餐后坠胀感等症状。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和视诊初步判断胃部位置。患者站立时,医生可触及下移的胃下极,部分患者脐周可见胃型轮廓。腹壁肌肉松弛者更易出现胃下垂体征,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X线钡餐造影

患者服用钡剂后拍摄立位腹部X光片,可清晰显示胃体下移程度。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5厘米以上可确诊,同时能观察胃蠕动功能和排空情况。该检查对胃下垂分型有重要价值。

3、超声检查

通过饮水充盈胃腔后,超声可测量胃下极与耻骨联合的距离。该方法无辐射且操作简便,适合孕妇等特殊人群,但受肠气干扰时可能影响准确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胃电图检查

检测胃肌电活动评估胃动力状态。胃下垂患者常伴有胃电节律紊乱,表现为慢波频率异常或餐后功率比下降。该检查有助于区分单纯解剖位置异常与功能性胃动力障碍。

5、胃排空试验

采用核素标记食物或呼气试验测定胃排空速率。部分胃下垂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可能与胃张力减低有关。结果异常时需警惕胃轻瘫等并发症,指导后续治疗方向。

确诊胃下垂后应避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并减少油腻食物摄入。餐后适当平卧休息,避免立即剧烈运动。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动力药物,合并营养不良时需补充蛋白粉或肠内营养剂。日常可进行腹肌锻炼增强核心肌群力量,严重症状持续不缓解时需考虑胃固定术等外科干预。

相关推荐

胃下垂能治好吗
胃下垂经常规范性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轻度或中度胃下垂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好;重度胃下垂治疗难度较大,积极治疗后可以缓解症状或完全治好。
胃下垂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胃下垂好发人群主要为:体型较瘦者、生活不规律者、伴有其它胃部疾患者、特殊职业人群。
胃下垂的危害有哪些
胃下垂主要是指胃大弯、胃小弯正常位置下降,其危害性主要体现于:精神方面以及其他系统方面。
胃下垂是怎么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胃是一个容器样的空腔脏器,充盈后也能维持一定的张力以缓冲重力,避免下垂,同时,横膈,膈肌以及腹肌,腹壁脂肪对胃有支撑作用。临近的脏器比如肝脏,脾脏韧带,也有固定作用。以下因素可能会导致胃下垂的发生,比如说膈肌位置下降,腹腔压力降低,相关韧带松弛,腹肌无力等。一般的胃下垂多见于瘦长型体质的人。许多疾病也会造成胃下垂的发生,比如说腹腔巨大肿瘤摘除后,引起腹压急剧下降,诱发胃下垂,女性分娩后也会出现一过性的胃下垂现象。另外,许多慢性消耗性疾病,比如说老慢支,支气管哮喘等,由于长期呼吸肌疲劳,过度消耗体内的脂肪,减少了对胃的支撑,也可能出现胃下垂。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7

54371次收听

胃下垂该怎么治疗
胃下垂是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往往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往往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出现胃下垂的情况,首先要根据具体症状对症处理:腹痛的话,可以适当服用抑制胃酸药物,比如说H2受体拮抗剂,或者是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一般选用质子泵抑制剂类,抑制胃酸,效果强大,药效持久。有腹胀,恶心,纳差的话,可以适当服用胃动力药物,比如说多潘立酮,或者是枸橼酸莫沙比利等等。同时要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习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为主,定时定量或者是少量多餐,肉类的话烹制要清淡,比如说清蒸,汤之类。避免过饥过饱,暴饮暴食以及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对胃下垂也有帮助,比如说加强腹肌的锻炼,有助于增加腹压,可以缓解胃下垂。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12

60627次收听

胃下垂的症状有哪些
胃下垂较轻的患者一般无症状,大多见于过于消瘦的患者,一般在体检时发现,只需平时特别注意即可,胃下垂明显的患者可以出现以下症状:1、腹胀及上腹不适:胃下垂的患者大部分以腹胀作为首发症状就医,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沉重、压迫感。2、腹痛:疼痛多不严重,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明显,与食量有关,平躺时可有减轻。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疼痛越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3、恶心、呕吐: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一部分患者可在饭后出现恶心、呕吐,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4、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粪便通过缓慢。5、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语音时长 01:49

2020-01-14

63563次收听

胃下垂如何预防
预防胃下垂的措施包括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减缓进食速度、少食用刺激性食物。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肠球部位置的改变。对于胃下垂的预防有如下几点:一、少食多餐: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里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建议减少每次用餐量,增加用餐次数;二、食物细软:平时应以细软、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主食以软饭为佳;三、放慢吃饭速度: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降低,蠕动缓慢,如果吃东西时狼吞虎咽,很容易使食物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对食物的咀嚼过程还会反射性地刺激胃的蠕动,增强胃壁张力,放慢用餐速度,有利于消化吸收,缓解腹胀不适;四、减少刺激: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姜、辣椒、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应尽量少摄入。
语音时长 01:42

2020-01-14

59017次收听

胃下垂吃什么药
治疗胃下垂的药物有消化酶制剂、促胃动力药物、调节肠道菌落药物、止痛解痉挛类药物、中药。一、消化酶制剂:如消化酶片、米曲菌胰酶片;二、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三、通便药或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药物,适用于大便干燥者;四、解痉止痛的药物,用于改善腹痛;五、中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病情对症用药,具体用药可由医生面诊指导。胃下垂是指站立位时,胃位置下降,胃小弯最低点降至髂嵴水平连线以下。胃下垂多发生于瘦长无力体型者、久病体弱者、多产妇、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者及长期卧床的患者。平时生活饮食中还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饭后不宜剧烈运动、忌生冷与刺激性强的食物、忌大量饮用水、忌过多食用体积大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27

2020-01-14

54082次收听

胃下垂有哪些症状
胃下垂的患者会有明显的上腹部不适,多是胃部沉重感,还会伴有隐隐的腹痛,多是在饭后疼痛加重。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还有可能引发便秘。个别患者在精神方面,也会出现一些症状,头晕头痛、迟钝、抑郁等。在平时做体检的时候,也会出现跟正常人不一样的腹部症状。
胃下垂该如何进行治疗
长期胃下垂的患者会有乏力、消瘦、失眠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胃下垂应及时治疗。目前对胃下垂的治疗包括西医疗法、中医疗法以及饮食调理等,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