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炎吃什么药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熊去氧胆酸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消炎利胆片等药物。药物选择需根据感染程度、胆汁淤积情况及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适用于中重度胆道感染,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该药对革兰阴性菌覆盖较广,可有效控制胆管炎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含乙醇药物同用。
2、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对产酶菌株引起的胆管炎具有较好疗效。其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合并发热、黄疸的急性胆管炎患者。使用前需进行青霉素皮试。
3、熊去氧胆酸胶囊
熊去氧胆酸胶囊可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有助于小结石溶解和胆汁引流。适用于胆固醇性肝内胆管结石伴轻度胆管炎患者。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腹泻,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超声。
4、消旋山莨菪碱片
消旋山莨菪碱片为抗胆碱药,能解除胆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胆绞痛症状。该药适用于结石嵌顿引起的胆管炎急性发作期,可暂时改善胆汁淤积。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禁用,可能出现口干、视物模糊等副作用。
5、消炎利胆片
消炎利胆片为中成药,含穿心莲、溪黄草等成分,具有清热利湿、消炎止痛作用。辅助用于慢性胆管炎症状控制,可减轻右上腹隐痛、食欲不振等表现。需注意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炎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油腻及高胆固醇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以促进胆汁稀释。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采用右侧卧位减轻胆管压力。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黄疸加深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胆道冲洗,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