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疸患儿如何晒太阳

发布时间:2020-02-2752701次浏览

新生儿是很容易发生黄疸的,当发生黄疸的时候,要及时的治疗,平时也要多晒晒太阳,晒太阳的时候要直接晒,不能隔着玻璃,多晒一晒新生儿的背部和屁股,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眼睛,要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呀减少晒太阳的时间。

很多的新生儿在出生以后,就会出现黄疸的情况,这样的现象是很常见的,黄疸还可以分为生理性的黄疸还有病理性的黄疸,除了要经过药物和蓝光的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晒太阳来加快黄疸消退。那么,黄疸患儿如何晒太阳?
  新生儿在出生以后,最常见的就是黄疸的发生,黄疸一旦发生以后,是需要进行处理的,通常在经过专业的治疗以后,还可以通过晒太阳来加快黄疸的消退,晒太阳的时候,要注意直接在太阳底下晒,隔着玻璃晒的话,没有效果的,并且在晒太阳的时候太阳不能直接照射新生儿的眼睛,晒晒背部和屁股就可以,要是天气比较炎热,可以减少晒太阳的时间。要是室外有风的话,那么最好也是不能晒太阳的,以免宝宝出现着凉引起感冒,晒太阳的时间也要根据新生儿的反应来决定,当新生儿出现明显的烦躁或者是脸部发红的话,那么就停止晒太阳。
  晒太阳是可以加快黄疸的消退,但是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天气过于炎热不能晒,天气比较冷的时候也是不建议晒的,当然生理性的黄疸是可以不用药物和蓝光的治疗的,病理性的黄疸还是要进行药物的治疗和蓝光的治疗,病理性的黄疸是比较严重的,并且病理性的黄疸在治疗不及时的时候会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会影响神经系统受损,脑部受损等。
  黄疸通常发生于新生儿的身上,黄疸是能很好的观察到的,当新生儿身体上面变黄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是黄疸引起的,需要去医院进一步的检查,黄疸对新生儿还是有一些影响的,需要及时的治疗,以免体内的胆红素引起新生儿智力低下的情况出现。

相关推荐

01:25
黄疸指数正常值是多少
黄疸指数的正常值一般在3.4-17.1μmol/L,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数值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黄疸指数通常是通过测量血液中的总胆红素水平来确定的。而总胆红素是胆红素的总量,包括与蛋白质结合的胆红素和游离的胆红素。其正常范围一般在3.4-17.1μmol/L,具体数值可能会因实验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黄疸指数存在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由于新生儿还未发育完善,因此黄疸指数通常较高,但足月新生儿应小于221umol/L,早产新生儿应小于257umol/L。如果新生儿黄疸指数比较高,家长可以通过带新生儿晒太阳、母乳喂养等方式进行改善。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可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有助于改善症状。
不拉屎能不能排黄疸
不拉屎的话,人体当中也是可以排黄疸的。胆红素的话,是由这种肝脏合成来进行分泌的,可以通过胆管系统来排到的肠道当中,当排到肠道当中,就可以在大便排出一些这种胆红素,可以转变成这种粪胆元,还有一些大便当中这样的一个情况可以转变成这种粪胆原排出体外,部分的胆红素有可能通过这种肠道的粘膜来进行重吸收,通过肠肝循环又回到的血液系统,回到一部分肝脏。另外还有一部分可能会进入到肾脏,通过尿液来排出体外,当血中的胆红素升高之后,不单可能会通过大便,当的血中的胆红素升高之后,当重吸收回血液当中,当的血中的胆红素升高之后,大部分的这个胆红素都通过了的尿液排出体外,就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测而检测到的尿中的胆红素升高,当尿中胆红素升高之后,反过来就有可能会提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有可能会出现肝胆系统方面的一个疾病,就需要进一步的到医院来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进一步的肝功以及腹部的b超或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来去看看的肝胆系统方面有没有发生一些问题。
语音时长 01:17

2021-12-30

71034次收听

03:03
孩子脚底发黄怎么回事
孩子脚底发黄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要注意有没有局部染色的问题,还有可能因为一些饮食的影响,导致孩子出现脚底发黄。除此之外,确实有些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病态,导致孩子脚底发黄。孩子贫血的时候,往往孩子可能会有皮肤的苍黄表现,脚底可能也会有发黄。胆红素的增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皮肤的黄染。所以,对于孩子脚底发黄来说,其实引起这个表现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注意局部染色或者食物影响,或者一些疾病影响的可能性,做相应的检查,来帮助我们确认诱因,再做相应的对因或者对症的处理,帮助孩子缓解症状。
间接胆红素偏低有哪些危害
实际上间接胆红素偏低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形成间接胆红素,又叫非结合胆红素,它在肝脏经过葡萄糖醛酸结合以后就会变成结合胆红素,随着胆汁排泄进入肠道。正常总胆红素的水平是1.7μmol/L-17.1μmol/L,低于这个数值临床上没有明确的意义,高于这个数值称为黄疸,在17.1μmol/L-34.2μmol/L之间属于隐性黄疸,可能没有任何的表现,皮肤黏膜、巩膜也没有黄染等情况。而大于34.2μmol/L以后,就可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就叫显性黄疸。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产生的,只要没有明显的溶血等情况。胆红素水平是在正常范围就是间接胆红素,如果血细胞正常的破坏,但是肝脏的功能出现问题了以后,会导致间胆和直接胆红素都会增高,但是鲜有出现偏低的情况,临床上也很少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查体发现胆红素水平偏低,也不必过于紧张,要综合来看看您肝功能、ALT、AST这些有没有异常,GGT、AKP是胆管壁损害的一些指标,看有没有问题,总胆红素水平如何,必要的时候可以进一步查肝脏影像学检查,甚至是CT检测,还有就是血常规有没有溶血,还有肝脏的病毒标志物等检测,包括肿瘤标志物,也都是常规体检关注的内容。所以总之间接胆红素偏低,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意义。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61231次收听

03:11
什么原因引起胆红素高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在肝脏转化,从胆汁排泄,这是生理过程。红细胞破坏过多,可以引起胆红素增高叫溶血性黄疸。若肝脏的病变导致肝脏转化合成的能力下降,此时也会有胆红素的增高,是以直胆和间胆同等程度的增高为特点叫肝细胞性的黄疸。若胆汁分泌,但是排出受阻,肝外胆道梗阻,可以出现胆红素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是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皮肤黄染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尿色可以偏深。肝细胞性的黄疸,会伴有肝功能的异常,可以有原发病的表现,病毒性肝炎,会有厌油腻、乏力、困倦、黄疸。
03:21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是什么病造成的
总胆红素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以总胆红素增高和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首先考虑溶血的问题,溶血包括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简称自免溶平,还有夜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新生儿的溶血等,此时是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若是肝外胆道的梗阻,是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临床表现不太一样,梗阻性黄疸黄的呈橘紫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病人,早上起来时,尿可能会呈浓茶色,逐渐的白天尿量增多,因为是白昼,尿逐渐接近淡黄色,到晚上,随着睡眠的进一步加深,颜色又越来越深。
胆酸高
胆酸过高有其确切的发病诱因,一般认为胆酸过高是由于肝细胞受损,肝功能受到影响,引起胆汁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慢性肝炎或急性肝炎。而胆汁淤积综合征也会引起染色异常增高。另外,若是患有黄疸疾病,也会导致患者胆酸分泌出现异常。
黄疸的用药治疗方法
很多的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新生儿黄疸疾病的时候往往感到厌恶和畏惧,因为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比较难以消退,我们需要及时正确采取治疗措施才能够早一些缓解治愈疾病,那么就来为大家讲述新生儿黄疸疾病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小儿黄疸有什么感觉
新生儿黄疸,即是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新生儿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颈部、躯干甚至全身都泛黄,通常2-3日后慢慢消退。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这两种黄疸的症状又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
黄疸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黄疸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的疾病,很多的孩子在出现之后都会患上该病,该病严重的危害着孩子的身体健康,需要及时治疗,并且还要加强护理工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引起的,一起来看看吧。
黄疸会导致什么后果
黄疸引发的后果是不同的,生理性黄疸只会导致患儿皮肤、巩膜黄染,并不会有其它危险后果,且可自行消退。但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那就会导致患儿的小便、大便颜色改变,且还可能会出现贫血、肝脾大、心衰等症状,甚至会影响智力、危及生命。
02:30
胆红素高的危害有什么
正常的胆红素是由于血细胞的破坏,然后在肝脏进行转化,继而通过胆汁排泄入肠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胆红素的异常升高,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一些其他的检查,来判断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胆红素异常升高,胆道梗阻会出现胆汁的反流,导致胆汁淤积出现明显的黄疸,有可能会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甚至是肝功能衰竭。另外,胆道的梗阻出现梗阻性黄疸,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皮肤瘙痒,以及可能伴随胆道堵塞合并的感染,出现明显的胆管炎。对于某些肝脏疾病出现明显的代谢障碍,胆红素升高往往意味着病情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医学上称为酶胆分离,也就是转氨酶正常而胆红素异常的升高。
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首先是针对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疗:清除病因、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其次为对症退黄治疗,临床上常用茵栀黄、思美泰等,但必须强调,如溶血未解除,退黄是困难的,而且效果是暂时的。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30

57764次收听

什么是rh溶血
新生儿Rh溶血病是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破坏。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婴儿黄疸、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
语音时长 01:56

2018-09-30

58878次收听

RH溶血严重吗?
Rh溶血后果严重,易出现Rh溶血性黄疸,多在生后6~12小时内出现,48小时迅速加重;贫血,轻者不易察觉,重者可因贫血引起心力衰竭;肝脾肿大,发生在较大量溶血时,由髓外造血增生所致;溶血重者还可有精神萎靡、嗜睡、吃奶少、少哭,严重者会出现死亡。
语音时长 02:04

2018-09-30

65787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