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每次考试中都想大便,是什么原因?

58402次浏览

孩子每次考试中都想大便,主要是由于心理素质正在完善,考试中过度紧张所致。部分孩子是由于老师以及家长期望过高,以至于压力过重或者是对于考试内容不明确,对于考试持有害怕心态所致。

有不少家长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有些孩子在考前已经上过厕所,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却想大便。有些家长担心这属于病理性因素所致,害怕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其实孩子每次考生中都想大便并非是病理性的诱因,而是有其独特诱因。
  1、过度紧张
  孩子在考试过程中有大便意识,想要上厕所可能是由于在考试过程中过度紧张所致,是正常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孩子年龄较小,心理素质尚在完善当中,在考试过程中过度紧张,出现这一反常迹象。
  2、压力过大
  有些孩子虽然年龄较小,但是在考试中同样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过度害怕考试,所以在考试当中也会出现想要大便的情况,不需要刻意性治疗。

相关推荐

焦虑症心跳加快是什么原因
焦虑症属于常见的心理疾病的一种,主要的症状和表现以情绪方面为主。在发病期间,患者常见的症状有焦虑、恐慌、紧张、心跳加快、坐卧不安等等。患者常常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的时候会有恐惧,对外界的刺激容易出现惊恐的反应,常伴有睡眠的障碍和植物神经的不稳定,比如入睡困难,做恶梦,容易惊醒,面色苍白或者潮红、容易出汗、手指发麻、眩晕、心慌、胸部有窒息感、口干,还有腹部发胀或者是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等等。心跳过快是焦虑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引起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加以调整和治疗。第一放松,当患者出现心慌、肌肉紧张或身体发抖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等方式让身体尽快放松下来,消除自己的紧张感。第二适应,心跳加快的时候,患者要正确面对克服焦虑和害怕的心理以后,面对类似的情况就不会再焦虑了。第三转移注意力、休息,当患者充分休息的时候,是可以让身心放松的,会减轻心理焦虑的情绪。所以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不要熬夜。第四倾诉,焦虑症一个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倾诉,让倾听者充分听焦虑者的倾诉。第五就医治疗,严重的焦虑症一定要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控制。
语音时长 03:10

2021-11-05

62280次收听

如何放松大脑神经
放松大脑神经主要是改善生活方式,以及调节情绪。大脑神经紧绷感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较大、睡眠差引起的,多伴有焦虑、抑郁的情况。所以想要放松大脑神经,首先就是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当睡眠质量提高后,患者精力及精神状态会明显改善,有助于情绪及神经的放松。同时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及心情愉悦,也能放松大脑神经。在生活方式上适当调整也能帮助,如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及具有刺激性的物质;适当运动,增加白天的活动量,能够保持心情的愉悦以及改善睡眠。若严重的神经紧绷的患者,则可适当采取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73044次收听

焦虑症会复发吗
焦虑症治疗不彻底或治愈后受到外在因素刺激,可能再次发作。焦虑症一旦复发,应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
焦虑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焦虑症的诱发因素有环境因素、饮食与疾病因素、遗传因素等。具体内容如下:
考试时心慌紧张怎么办
考生考试时偶尔出现心慌紧张等情绪,可以通过自行调节,进行深呼吸、自我心理安慰、心理暗示,缓解不良情绪。对于心理调节不明显者这可以服用谷维康,安定等轻度抗抑郁、焦虑类药物改善。
艾司唑仑致癌吗
艾唑仑片是一种抗焦虑、治疗失眠的药物,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焦虑、失眠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此药物进行镇定安神,长期服用有致癌的可能。
阿普唑仑片副作用
任何药物长期使用后,都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阿普唑仑片也不例外,提醒大家警惕药物对肝脏的损害,阿普唑仑片主要副作用是嗜睡,头晕,全身不适,皮疹,白细胞减少,兴奋,语言增多和睡眠障碍。长期大剂量服用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伤害,停药后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因此最好不要长时间服用或大剂量服用。
焦虑症是不是精神病
焦虑症和精神病是两回事,它们是两种疾病,两个范畴。焦虑症是精神病,神经心理疾病,而精神病是遗传精神分裂症。所以它的临床表现不同,临床用药治疗用药也不同。焦虑症主要表现是情绪上的改变,主要是过分的焦虑、担心、紧张,同时伴有一些躯体其他症状。而这些症状经过检查,也没发现什么器质性问题,这是焦虑症的一个特点。而精神分裂症不一样,精神分裂症是以遗传相关的一类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幻觉,病人往往有幻觉,包括幻视、幻听、妄想等等。一个是幻觉,一个是妄想,这是精神病的主要的特点。如果病人有幻觉包括出现幻听、幻视,同时有妄想,比如出现迫害妄想等临床表现时,怀疑可能是患有精神分裂症。
语音时长 01:51

2018-09-30

61091次收听

02:01
焦虑症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焦虑症不能绝对的说病人是吃西药好还是吃中药好,需要因人而异。中药和西药各有各的优势。有西药也有很多副作用。对于较轻的焦虑症患者,选用中药,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病人有比较严重的焦虑,建议中西结合方法比较好,既用西药也用中药,中药也可以帮助减缓西药的副作用。对于不愿意吃西药,抵触西药的患者,这样的病人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还有病人吃西药以后,副作用很大,各种西药都敏感,各种副作用都很大,确实不能吃西药,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所以中药和西药各有各的优势,因人而异来决定是用中药治疗还是用西药治疗。
01:24
焦虑症不吃药可以自愈吗
轻度焦虑症在日常生活注意心态的调整,可以得到一定的控制。中重度的焦虑症不吃药不能自愈。焦虑症能否自愈,与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系。若是中重度的焦虑,必须要借助药物的帮助,必要时还需要接受心理辅导才能够控制症状。若是比较轻度的焦虑或只是一个焦虑状态,焦虑状态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定的原因下,出现的一个状态,经过心理的调试,日常生活的注意,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
焦虑症有什么躯体化症状
焦虑症可以出现头疼、紧张性头痛、肩酸背疼、全身疼痛,也可以是发麻、哆嗦的症状。焦虑症是因为担心害怕,其实背后是负面情绪。躯体存在不舒服、痛苦的感觉,又找不到器质性的病变,是躯体化症状。“化”是转化的意思,是负面情绪转化成躯体的症状。躯体化症状也可以描述为躯体症状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功能性症状等。
语音时长 01:37

2018-09-29

74534次收听

压力大焦虑怎么调整
压力大焦虑首先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调理好心态,合理安排工作等。应对压力首先要理清最近压力大的缘由是什么,到底是某一件事情突然发生,还是工作量太大,目标调得太高、对要自己求太高等。例如,作为领导要学会授权,所谓授权是让下面的人更多的承担,而不是事无巨细所有事情都自己管。所以要抓大放小,不要太在意结果。焦虑症有很多外因。工作压力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职场压力管理牵涉到焦虑,第一可以导致情绪上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第二导致身体不舒服;第三,会失眠。这些严重的结果,其实损害学习效率、工作效率。如果太在意结果,会想很多东西都抓在手里面;对一件事情非常的较真儿结果,过分追求完美。如果能意识到性格层面的问题,那就要调整认知、调整风格。回到工作中来的时候,把事情分轻重缓急理清楚,合理分配精力、合理分配权力,要适当让同事多帮忙等。
语音时长 02:41

2018-09-29

50736次收听

01:44
焦虑症失眠能治愈吗
能治愈。焦虑症属于一个慢性疾病,失眠也是一个慢性疾病,患者总是反复不好。焦虑症患者出现失眠的表现,其实是属于焦虑症的一个症状。如果焦虑症患者的这种焦虑的情绪有好转,那患者的睡眠情况,自然也会跟着有所好转。对于焦虑症的患者来讲,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应对压力以及与人沟通社交的模式,那焦虑症患者在将来,可能还会再一次出现焦虑的发作。当患者再次焦虑发作的时候,失眠的症状,也就会随之再次出现。所以,焦虑症患者如果想要焦虑症能够完全的康复,不再复发,就需要更多的培养自己良好的应对压力的模式,也需要培养自己的良好的认知思维模式。这样,焦虑症患者通过在这些方面的改变,就会减少焦虑症的复发,自然也会减少焦虑症失眠的发生。
02:28
焦虑症睡不着觉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患上焦虑症,可以导致病人出现失眠的症状,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睡眠过多的表现。通常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入睡困难,以及睡眠维持障碍。根据患者焦虑症情况的不同,治疗措施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焦虑症患者,出现入睡困难的症状,可以采用一些导眠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有睡眠维持障碍的焦虑症患者,就要采用一些长效以及中长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是对于伴有抑郁的焦虑症患者来说,需要采用一些抗抑郁剂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另外,焦虑症患者,如果睡不着觉,还可以做一些心理治疗。针对引起焦虑的心理因素、个性心理、认知方面给予患者心理分析调整。同时,也要建议患者积极运动,规律生活。患者可以通过做一些头部按摩,以及瑜伽等休闲活动,来改善失眠的症状。
02:41
考前焦虑怎么调整
焦虑是难免的,而且适度的焦虑会提升学习效率。首先要安排好自己的作息,要适当出去走走,然后有时候静坐十分钟,有时候让家人可以稍微按摩一下头。还有一个很简单的调整办法就是“静坐观呼吸”,把自己的意念放在呼吸上。只有把这些细节做到,能正常发挥就可以。考前焦虑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是很多人都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情况。如果是考前适度的焦虑,其实对于考好有帮助,但是如果过度,变成考前焦虑症,严重影响考试发挥,就需要干预,需要调整。如果考试已经临近,就可以选择立竿见影的方法,借助药物,一般在考前几天摸索适合自己剂量的药物,临床上,多采用心得安或多虑平等。如果还有很长时间才需要面对大型的考试,可选择心理治疗,来调整这样的状态,循序渐进改变认知模式和学习紧张情绪的放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