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焦虑症有什么躯体化症状

发布时间:2018-09-2974546次收听

语音内容:

焦虑症可以出现头疼、紧张性头痛、肩酸背疼、全身疼痛,也可以是发麻、哆嗦的症状。

焦虑症是因为担心害怕,其实背后是负面情绪。躯体存在不舒服、痛苦的感觉,又找不到器质性的病变,是躯体化症状。“化”是转化的意思,是负面情绪转化成躯体的症状。躯体化症状也可以描述为躯体症状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功能性症状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一遇事就紧张心跳加速应如何解决
一遇事就容易紧张,往往会导致心跳加快,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有,很多情况属于正常现象。个人表现,在临床上被称为焦虑的表现,这时患者,肾上腺素激素会分泌过多,从而引起心跳的加速。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可能患有神经衰弱的现象,此时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就诊,来进行检查和治疗。对于神经衰弱引起的遇事就紧张,心跳就加快,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能够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药物,比如说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心得安等,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慌、心悸等心跳加速的症状,具有焦虑症状的患者,此时应该往专业的心理医生处,进行心理上的指导,解开自己心理上的困惑,避免焦虑、抑郁症的发生。患者日后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规律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不要长时间的熬夜,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以避免精神压力过大,以保持心情健康、愉悦。也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与他人交流,既能够放松心情,还能够缓解自己的焦虑症状。注意一些会让自己心跳加速的事情,可以尽量的避免,当然也可以迎难而上,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心跳加速的现象就会缓解,或者消失。当然一紧张就心跳快,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之外,还和每个人的心理素质有关,心理素质强的人,往往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小,对于心理素质比较弱,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积极参加运动的锻炼的情况,是能够逐渐慢慢改善的。当然这一运动就心跳快,心跳加速,和个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体质都有一定的关系。对于体质比较弱的,可以增加体育运动,增加户外活动可以进行改善。对于这种心理素质比较弱的,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多参加公众活动、集体活动,这样也能够逐渐的避免、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心跳加速的情况就会缓解,甚至消失。
语音时长 03:01

2021-11-05

91588次收听

考前焦虑是学习压力吗
考前焦虑可能是学习压力过大所致,与压力有一定关联性,但也可能是躯体因素及心理因素诱发。若确定与压力有关,就要采取放松身心等方法帮助缓解焦虑感,还要学会理性看待考试。
考试心慌可以吃速效救心丸吗
考试心慌不可以吃速效救心丸,该类药物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引起的心慌有良好的效果,而对于考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所致的心慌并不奏效。如果考试心慌,可以服用谷维素、安定等短期抗焦虑类的药物。
02:16
什么叫焦虑症
焦虑症又叫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一般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焦虑本身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本身这种情绪有利于激发内在的潜力,但是如果焦虑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严重程度与现实的处境明显不符,可能就是一种焦虑症。广泛性焦虑患者一般会出现没有明确原因的紧张、担心,并伴有自主神经的症状,比如出汗、心慌、尿频以及运动性不安。急性焦虑发作也称为惊恐发作,平时的时候跟正常人差不多,但是突然间会有一种非常惊恐的体验,常伴有濒死感、失控感。
焦虑症和抑郁症区别
焦虑症与抑郁症症状表现上有明显差别,且抑郁症等级更高。临床中,焦虑症患者易出现抑郁症、心情低落、不开心;抑郁症患者也易出现焦虑症症状。两个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焦虑症主要临床表现是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抑郁症,核心表现是心情低落、精力下降、身体疲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闷闷不乐。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易出现对方症状,如焦虑症患者,时间久后也易闷闷不乐、心情低落。针对两类疾病,要根据其最重要的症状表现进行判断。从诊断等级来讲,抑郁症诊断等级高于焦虑症。若患者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要把抑郁症放在第一位。所以焦虑症跟抑郁症有难舍难分的关系,但二者之间还有巨大不同。
语音时长 01:49

2019-07-03

55633次收听

焦虑症有什么症状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比如说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焦虑症状,不必过分担心给自己压力,关键我们该如何去正确面对和处理焦虑症。
焦虑心悸心慌怎么办
我们在平时其实都会出现焦虑心慌心悸的症状,有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疾病因素,或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进行调节,但是更重要的就是要对我们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哪些人不能吃艾司唑仑片
艾司唑仑片是一种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艾司唑仑。对于过敏或超敏反应者、呼吸系统问题患者、严重肝脏问题患者、肌无力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不建议服用。具体分析如下:
焦虑症吃什么药好
焦虑症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绝对的说病人是吃西药还是吃中药好,需因人而异。中药有中药的优势,西药有西药的优势。有一些西药也有很多副作用。如果是对于较轻的焦虑症病人,选用中药,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病人比较严重的焦虑,还是中西结合的比较好,既用西药也用中药,中药也可以帮助减缓西药的副作用。对于有些病人不愿意吃西药,抵触西药。这样的病人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还有一些病人吃西药以后,副作用很大,各种西药都敏感,各种副作用都很大,确实不能吃西药,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所以中药和西药各有各的优势,因人而异来决定是用中药治疗还是用西药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18-09-30

69683次收听

焦虑症失眠怎么处理
通过心理的调整,或安眠药辅助,看轻松的杂志书缓解焦虑症失眠帮助入睡。如果因为遇到难题引起,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首先要要把难题处理解决好,不然很难真正放松。大多时候失眠是担心事情会出现坏的结果,只要能想到相应的应对方案,就可以安然入睡。建议每天抽出20分钟,在晚饭后坐下来想一想;每周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思考一下令自己担心的事情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不要在睡前做,否则容易失眠。焦虑症91%的病人很容易伴有失眠,这说明在焦虑中失眠是一个非常常见现象。焦虑不外乎是外在的原因,学生是学习压力,工作者是工作压力,还有是人际交流方面的压力。自身原因,比如与疾病有关或与自己本身的性格有关。
语音时长 04:05

2018-09-29

58766次收听

04:20
焦虑症的心理治疗
不管是焦虑还是抑郁,药物能改善症状,但不能改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点,这些问题最终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有些患者服药不规律,或吃药就见效、停药就复发,其背后的原因可能都与心理有关。例如,有的患者小时候父亲对其要求非常严,害怕见到父亲,见到父亲会感到胸闷,喘不上气,十分紧张。所以药物能改善症状,但是不能改善思维模式,也不能改善心理特点。在用药的同时,如果有条件尽量要辅以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
焦虑是怎么引起的
目前关于焦虑的因素或者病因不是很清楚。认为可能跟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遗传史的人可能容易导致焦虑。还有个人特点,有些人喜欢琢磨事情或爱钻牛角尖也容易导致焦虑。还有在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打击或一些躯体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52

2018-09-21

52330次收听

01:44
焦虑症会引起身体疼痛吗
焦虑症不会引起身体的疼痛。但是,焦虑症可以加重身体的疼痛。也就是说,焦虑症和引起身体疼痛的疾病是两种疾病。身体出现疼痛,可能是由于身体上的一些病变而导致疼痛的出现。还有一类人是没有任何的疾病,也会出现疼痛的表现。而这种疼痛的出现,跟他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压力有关系。可以把这一类的疼痛,归类为躯体形式障碍。有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在有的时候,确实会跟焦虑症共病,它们会在一起发病。当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以及躯体形式障碍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更加明显。或者是患者本身就有一种可以导致疼痛的疾病,同时,又患上焦虑症。如果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也能够感觉到疼痛会更加明显。但是,其实焦虑症这种疾病,并不会引起疼痛的发生。
02:28
焦虑症会死吗
焦虑症,是一种精神类的疾病。有些患有焦虑症的病人,担心自己会死,这是属于焦虑症的一个症状。事实上,焦虑是不会死的,焦虑往往是过度地害怕恐惧,而又对这种焦虑产生恐惧,叫焦虑的焦虑。其实焦虑是有规律的,就像一个抛物线,不去干涉它,也可以自己缓解。所以,焦虑是不会死人的,而焦虑症这种疾病,也并不致命。因为焦虑症,是属于精神心理科的疾病,和病人自身的情绪变化有关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单纯的焦虑症,不会引起其他的疾病。如果服用抗焦虑药物,也一直没有好转,或者对于这种药物不敏感,可以去精神科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做精神检查和量表,并且患者可以改用其它的抗焦虑药物,再配合心理治疗,患者焦虑的症状,就可能会得到控制。
01:29
焦虑症吃什么食物好
焦虑症患者在食物选择上,应以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主食方面可多食小米,因为焦虑症患者体内五羟色胺较低,而小米有助于补充五羟色胺;还可以食用中药的百合,有助于焦虑症患者养心安神;另外,食物里的黄花菜也有助于缓解焦虑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