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59494次浏览

胃息肉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饮食因素、感染因素、药物因素以及吸烟酗酒等。
  1、精神因素
  胃息肉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情绪波动异常或长期处于恐惧状态,引起胃肠供血不足,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受到损伤,易形成息肉。
  2、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也较为常见,饮食不规律会影响胃酸正常分泌,胃黏膜受损容易出现病变,容易合并胃息肉、胃炎等胃部疾病。
  3、感染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息肉等胃部疾病主要致病因素,可通过餐具、食物分手等途径进行传播。
  4、药物因素
  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胃部受到局部刺激已形成息肉性病变。
  5、吸烟酗酒
  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刺激胃酸分泌,扰乱胃液酸碱度平衡,局部出现糜烂形成胃息肉;酒精中含有的乙醇等化学物质对于胃肠黏膜损伤更大,长期酗酒也可导致胃息肉。

相关推荐

02:58
胃息肉2cm严重吗
胃息肉2cm需要重视,相对比较严重。但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胃息肉是单发的2cm息肉,通过染色、放大、窄带成像、蓝激光进一步检查,发现息肉陷凹结构或血管网结构发生紊乱,血管增粗、变直、僵硬等,都提示可能是恶性息肉。息肉判断并不能完全从大小来判断,有时较小的息肉也有可能出现恶性。2cm甚至2.5cm以上的息肉,恶性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胃息肉临床分类包括错构瘤性息肉,如胃底腺息肉,往往不会发生恶变,也不会引起不良感觉,不建议干预;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如果是单发的,个头比较大,伴有症状,检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干预治疗;腺瘤性息肉根据含有或不含绒毛以及含有绒毛多少,又分为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和管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最容易恶变。如果是2cm的绒毛状腺瘤,很容易发生恶变,一定要尽早切除。所以2cm的胃息肉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病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多数情况下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分析。
02:03
胃部息肉微创手术要休息多久
胃部息肉微创手术后的休息时间,根据息肉的数量、做手术是否顺利、手术的创面大小进行判断。5mm的息肉冷切除后,术后可以正常的上班、工作,不影响正常生活。术后如果没有合并症,休息2-3天。术后如果出现合并症,如穿孔、出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休息的时间。穿孔较大或出现腹膜炎,休息1-2周。家族性的息肉病,息肉较多,切除创面较大,需要的休息时间会长一些。如果出血很轻,当时可以止血,休息一周。
02:14
胃里长息肉怎么治
胃里长息肉的治疗要根据息肉性质、多少、所在部位以及大小来决定,最重要的是病理组织学类型:一、胃底腺息肉不进行干预。二、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有较小的恶变风险。如果是孤立的、较大的息肉,同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幽门螺杆菌时要切除息肉。三、胃腺瘤性息肉是胃的癌前病变,不论息肉的大小、部位、范围,需要切除。根据所在部位和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切除方式。如5mm以下的较小的息肉,可以在内镜下通过圈套器切除。超过5mm到1cm的息肉,可以用电切除。1cm以上甚至更大的情况,除了用电切除,如果息肉根部位置较深,怀疑有恶变的情况,还可能做ESD手术切除。
03:11
做胃镜前禁忌吃的药
抗凝药或者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是不能吃的。因为在做胃镜检查的时候,有可能会要进行活检,甚至是进行内镜下的息肉切除,一些出血的止血,静脉的套扎及黏膜的剥离等处理方式,所以一定要禁止使用这些导致出血的药物。这些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常用的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波利维、泰嘉等,也有一些防止血栓形成的中成药,像银杏叶片、血塞通等药物,至少要停止服用5-7天才有效。还有就是抗炎的药物,常见的就是华法林,有口服的也有静脉应用的肝素。
胃窦息肉0.5cm严重吗
胃窦部息肉0.5厘米,一般来讲是不需要进行手术的,但是如果是恶性病变则需要手术切除治疗,但是胃息肉的恶变率相对来讲比较低。胃息肉0.5厘米,恶化的概率比较小,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果做胃镜的时候发现胃息肉0.5厘米,首先应该取息肉的活检,送病理诊断。如果为炎性息肉则不需要手术切除治疗,但是应该定期的进行复查,防止出现恶化的情况,一旦在复查过程中发现变大或者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应该及时进行镜下切除。而如果是腺瘤性息肉,这存在一定的恶化概率,最好进行手术切除。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22

79050次收听

胃息肉用活检吗
胃息肉是肯定要活检的。胃息肉这种疾病虽然大多数为良性疾病,但是只有通过病理活检才能够明确息肉的具体性质,以便决定患者下一步接受怎样的治疗。所以,病理活检对于胃息肉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胃息肉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胃息肉的大小和类型,对于有症状的息肉,应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这些无症状的息肉,治疗方式取决于其是否有癌变倾向,若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需手术切除,若无癌变风险或癌变几率很小,可以不用特殊治疗,观察随访即可。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2

73263次收听

胃息肉几天能吃鸡蛋
胃镜息肉切除术后饮食管理,需根据患者息肉大小、治疗方式进行详细制定。较小息肉通过简单治疗,如活检摘除、氩离子烧灼,术后2小时即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可以吃鸡蛋。较大息肉通过圈套电切、EMR、ESD进行摘除,需要禁食1-2天,第3-4天左右可以吃鸡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胃镜息肉切除术后饮食尽量偏温凉,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
语音时长 01:34

2020-08-10

60541次收听

胃息肉严重吗
如果胃息肉为增生性息肉,一般是炎性病变引起的,可能不严重;当患者的情况属于腺瘤性息肉,则可能较为严重。
胃息肉能自愈吗
胃息肉不能自愈,可通过抗Hp治疗、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外科切除术等方法摘除局部息肉组织,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胃息肉能治好吗
胃息肉通过高频电凝切除术、微波灼除术、激光治疗、氩离子凝固术、冷冻治疗等方法可以完全治好。
胃里长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有息肉这样的原因不是很明确的,虽然原因不明确,治疗还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有胃的息肉,可以到医院在内镜下做切除,就能够使息肉得以治愈,不至于日后有一些其他的问题的发生。现在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胃有息肉、肠道有息肉,没有发现具体的原因,不像流感,因为流感病毒而导致的,并不像乙肝,就是乙肝病毒的感染,丙肝是由丙肝病毒的感染造成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0-02-14

50164次收听

CT可以查胃吗
CT检查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它可以检查许多病变,适应症较多,胃部的疾病也是可以通过CT检查的。通过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胃部是否有息肉、肿瘤,还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胃息肉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胃息肉多久才复查一次?关于胃息肉多久复查,它本身没有特别明确的指南,我们只能结合上一些肠息肉的指南。在国外关于肠息肉复查的问题时候,主要是看一下有没有结肠癌家族史,如果有结肠癌家族史,我们建议五年一复查。但这个指标放在国内并不是特别适用,因为国外为什么设置五年呢,主要是国外查结肠镜相对比较贵,所以权衡利弊,把它设成五年。国内基本上一年查一次。如果有大的息肉癌变,我们可能会把它放个半年就要复查一次,然后随着我们复查的结果来决定以后的频率。胃息肉,我们前面讲过了,根据它的病理类型、常见程度和频率,我们发现大部分的胃息肉都是不会癌变的。所以胃息肉它的复查,我认为要比结肠息肉要更加宽松一点。我建议胃息肉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一复查,但如果息肉长的特别快特别多,只能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语音时长 01:23

2019-12-20

61402次收听

02:09
胃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胃息肉是否要手术取决于它的病理类型。炎性的增生性的胃底腺息肉,癌变率比较小,长得块头一般也不会特别大,这种情况不需要手术。但如果是将来可以癌变的类型,建议早期手术。还有,不会癌变的息肉,如果长特别大,本身也有可能出现出血,产生相应的症状,这种情况也是需要手术的。和肠息肉相比较,胃息肉它的良性的不会癌变的息肉比例是远远高于肠的。所以有胃息肉,不是一定要手术,而且手术是在内镜下,用活检钳、用APC烧灼,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大一点内镜下粘膜剥除术。有了胃息肉一定要重视它,但是不要过度的恐惧。
胃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胃息肉一般是由于饮食或者家族性遗传的其他并发症引起的,一般表现为由慢性胃炎引发的胃息肉,还有可能是吃了过多刺激胃部的食物,比如高度数的酒精、太烫或者是太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胃粘膜的损坏,从而引起胃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