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脊柱骨折病人怎样搬运

52080次浏览

当患者出现脊柱骨折时,为避免对脊柱造成二次损伤,应使用担架搬运;把患者轻轻搬运到担架上,无法抬起时可采取整体滚动的方式移到担架上;搬运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必要时停下来抢救。

当出现脊柱骨折时,如果采取搂抱、拖拉的方法进行搬运,有可能会对脊柱造成二次损伤。如果损伤到脊髓神经,常会让患者瘫痪,所以搬运脊柱骨折病人的方式方法一定要正确,那么脊柱骨折病人怎样搬运呢?
  1、使用担架搬运
  当患者出现脊柱骨折时,要送医时应使用担架搬运。如果没有现成的担架,也可以用门板、竹竿、椅子,甚至衣服等做成简易的担架进行搬运,减少对患者脊柱的二次伤害。
  2、将患者轻轻搬到担架上
  把患者往担架上搬运时,最少需要两个人。这两个人都需要处在患者的右侧。其中一个人用左手抬起患者的头颈,把右手伸到腰背部;另一个人用左手与第一个人的右手接近,放到患者的骨盆处,右手抬腿,把患者轻轻的抬起,搬运到担架上。如果无法抬起患者的时候,可以采取整体滚动的方式,把患者移至担架上。注意不可以让患者的躯体扭曲,否则会让脊柱造成二次伤害。
  3、搬运时注意患者的变化
  在抬担架的时候,伤患者的头部在后,足部在前,方便后面抬担架的人观察患者的变化,一旦病情有变化,应该及时停下来抢救。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应该是专业人士,所以搬运脊柱骨折患者时一定要有医务人员在场。

相关推荐

02:21
脊柱骨折有哪些病因
脊柱骨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生理性骨折因素跟外伤有很大关系,如高处坠落、车祸、剧烈运动损伤,另外低暴力的损伤如摔伤、扭伤、轻微活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骨折。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打喷嚏、咳嗽就有可能会诱发椎体的骨折。病理性因素包括年纪比较大,合并肿瘤或者其它脏器的肿瘤转移,导致脊柱的破坏等,主要包括胸椎、颈椎、腰椎以及骶尾椎,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查明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脊柱骨折脱位的固定方法有哪些
脊柱骨折脱位的固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外固定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如果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没有出现错位的现象,可以使用外固定的支具进行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骨折的部位能够自行愈合。第二,内固定,如果患者骨折的程度特别严重,出现了错位的现象,需要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等相关的手术进行治疗,从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减轻对脊髓的压迫。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多注意休息,将脊柱始终保持在平直的状态,以免出现二次损伤。同时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促进脊髓神经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2-02

106104次收听

脊柱骨折导致瘫痪怎么处理
因脊柱骨折导致瘫痪后,首先要进行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改善脊髓损伤,恢复脊柱结构;其次可通过高压氧、药物、针灸等方法治疗,促使受损脊髓和神经逐渐恢复;还应该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并做好日常护理。
脊柱骨折如何急救
脊柱骨折刚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患者首先要脱离创伤现场,之后施救者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搬离,或患者在搬移过程中避免脊柱出现旋转或扭曲而造成严重性损伤。此外,也要注意,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避免呼吸不畅,保持呼吸平稳。
脊柱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脊柱骨折原因多与直接暴力性损伤、间接暴力性损伤等外力损伤有关。除了局部损伤性因素之外,也与某些骨质病变性疾病,尤其是骨质疏松、骨结核、骨肿瘤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也是极高发性诱因,会导致患者骨质强度下降,发生脊柱骨折几率明显提高。
脊柱骨折怎么治疗
脊柱骨折之后要想得到有效治疗,首先可选择保守性治疗,如果保守性治疗之后没有好的作用,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不建议长时间服用,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对于老人而言可以选择微创手术,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
脊柱外伤怎么治疗
脊柱外伤要根据受伤的不同部位及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较为轻微对脊柱稳定性无任何影响的骨折,如棘突骨折、横突骨折或者是单纯的椎板骨折等,不影响整个脊柱的稳定性,不需要手术治疗,予以止痛对症治疗、避免运动即可,可以在外固定保护下适度功能锻炼,一般8-12周左右就会康复。2、椎体压缩性骨折,压缩骨折小于1/2,后方韧带复合体也没有损伤,这种骨折也建议行非手术治疗,一般绝对卧床6-8周,可以带支具下床活动,需加强护理防止卧床并发症。如果是不稳定性骨折、爆裂性骨折,后方韧带复合体也有明显的损伤,则建议手术治疗,恢复椎体高度,重建椎体稳定性。如果骨折伴有脊髓损伤或神经损伤,手术为最佳治疗方案,进行脊髓或神经的减压,同时复位固定骨折。3.颈椎或胸腰椎骨折伴脱位,脊髓不可逆性损伤,表现出损伤平面以下完全瘫痪,这时候手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恢复脊柱的力线及稳定性,方便于护理,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可能部分恢复或不恢复。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61523次收听

脊柱损伤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脊柱骨折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骨折,大部分患者是保守治疗,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必须做手术。手术适应症如下:1、脊柱骨折损伤脊髓和周围脊神经,必须做手术;2、腰椎或者胸椎甚至颈椎的爆裂性骨折,造成椎体或者脊柱不稳定,会影响患者以后的学习、生活,这种情况必须手术;3、骨折伴有脱位或者占位,占位占有椎管一半以上或者椎体压缩超过1/3以上者,也需要手术治疗。4、伤后脊髓功能继续恶化;5、X线照片发现骨折片嵌入椎管;6、神经根有持续刺激症状,脑脊液有阻塞者;7、脊椎小关节突交锁及椎弓骨折;8、损伤平面在颈6〜胸1伴有脊髓受压症状者;9、晚期由于骨痂、椎间盘组织、黄軔带及粘连性蛛网膜炎刺激神经根,且有进行性脊髓马尾神经压迫症状者,手术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语音时长 02:03

2020-01-09

58144次收听

后脊柱疼痛是什么原因
后脊柱疼痛可能是一些生理性因素引起,比如身体过度劳累以及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刺激等,同时也可能是患上了脊柱炎或者脊柱退行性病变等脊柱疾病。而当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时,也会引起该种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胸膜炎或者心肌缺血等内脏疾病引起。
脊柱骨折是不是必须手术治疗
脊柱骨折也不是必须手术治疗。要看脊柱骨折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一般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脊柱的稳定性,因为脊柱是一个人体的中轴骨,它起一个支撑的作用,所以比如病人康复以后,他要下床活动,如果不稳定,可能会再次骨折,或者会发生一些移位的现象,对脊髓造成继发性的损伤,如果不稳定肯定要考虑手术。还有就是骨折移位,骨折对脊髓神经根造成损伤,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的骨折需要进行减压,固定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所以也需要手术,并不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手术。
语音时长 01:03

2018-12-13

58105次收听

02:27
脊椎损伤患者搬运方法
脊柱骨折后,避免私自搬动,避免抬口袋方式或翻身时采取拧麻花方式搬运,避免用软质帆布,否则都会对脊柱造成损伤,诱发严重后果。脊柱对人体有支撑和保护脊髓作用,脊柱骨折后对脊髓造成严重损伤,会导致四肢运动感觉障碍,危险性比较大,因此在搬运过程当中要非常注意。一、发现患者有损伤情况下,注意观察病情。若有颈部、背部、腰部和骨盆损伤,不要轻易搬动,最好等专业人员协助处理;二、搬运过程当中注意拉伸曲直,即颈部、背部、腰部以及骨盆保持一条直线。最好2到3个人共同搬运,共同托住头部、肩部、臀部和下肢,使肢体保持一条直线,不要一个人抱肩部,一个人抱下肢,类似抬口袋方式,或翻身时采取拧麻花方式,以上都容易对患者脊柱造成损伤,产生比较严重后果;三、搬运过程中,要用硬直板,如门板或担架。不要用软质帆布,否则也容易对脊柱造成损伤。
01:30
脊柱骨折微创术后多久恢复
脊柱骨折和身体的其他部位骨折一样,它的愈合也属于松质骨的骨折,恢复要快一些,三个月左右就能够自我愈合。但是老年人的骨折愈合能力要差一些,骨细胞的生长能力缓慢,骨形成的能力也低,所以脊柱骨折的恢复速度要比平时多两三个月,但一般来说也不会超过六个月。所以对于脊柱压缩骨折的病人,一般建议病人要佩戴腰围,戴三个月左右下地活动的时候,可以解除腰围,进行正常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减少腰背肌的肌肉萎缩,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01:52
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方法是什么
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方法:脊柱的骨折是一个压缩性的骨折。它是低暴力引起的脆性骨折,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进行手术的治疗。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是专门用来治疗压缩性骨折,微创的方法早期适用于治疗血管瘤疾病,巨大的血管瘤引起椎体疼痛,可以用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经过微创治疗以后,患者会感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疼痛消失了,而且能够在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卧床的时间,有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他各种器官关节功能的恢复。
02:02
脊柱骨折术后怎么护理
脊柱骨折患者做完手术,必须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无论是做了微创手术,还是做了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减压手术,必须要做专业的护理。作为病人和家属都应注意,平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性,脊柱做完固定以后,一定要注意轴向翻身,就是在床上翻身时,一定不要去拧腰椎或者胸椎,而应该整体翻身。尽早下地活动,减少肌肉和骨骼的萎缩。如果身体情况允许应该早点带腰围,早点下地,在别人帮助下,逐渐去负重活动,减少褥疮,肺炎等并发症,同时能够减少肌体,肌肉和骨骼废用性萎缩。
脊柱骨折病人怎样搬运
脊柱要是发生骨折,现场帮助他的人必须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要有一种意识,判断出他可能发生脊柱骨折,搬运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必须让病人平躺在担架或者平板床上,不能让病人坐起来或者背病人,这是一个错误的搬运方法,搬运不当会给病人造成损伤。
语音时长 01:11

2018-08-16

5130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