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腱鞘炎导致疼痛如何缓解
手腕腱鞘炎导致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局部封闭注射等方式缓解。手腕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减少手腕活动是缓解腱鞘炎疼痛的基础措施。避免重复性抓握、扭转等动作,必要时使用健侧手代偿。急性期建议完全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如打字、拧毛巾等。持续制动可降低肌腱与腱鞘的摩擦,减轻局部水肿和炎症反应。若因工作无法完全休息,可调整动作模式或使用辅助工具。
2、冷热敷交替
急性发作期采用冰敷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每次10-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慢性期或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湿热敷效果优于干热敷,可用热毛巾或暖水袋包裹患处,温度不超过40℃。冷热交替敷可先热敷5分钟再冷敷1分钟,循环3次,每日进行2组。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搽剂可直接作用于患处。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须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肠不适者需配合护胃药物。
4、支具固定
腕关节支具可限制拇指和手腕活动,减少肌腱滑动摩擦。选择可调节硬度的支具,夜间佩戴防止无意识活动。固定角度保持腕关节中立位或轻度背伸10-15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每日除清洁和康复训练外持续佩戴,症状缓解后逐步减少使用时间。需注意支具边缘是否压迫皮肤,出现麻木需调整松紧度。
5、局部封闭注射
对于顽固性疼痛,医生可能建议腱鞘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混合利多卡因缓解急性症状。注射后需保持24小时干燥,3天内避免剧烈活动。该治疗每年不超过3次,频繁注射可能导致肌腱脆弱。糖尿病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疼痛加重,通常48小时内缓解。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维持抓握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和鼠标垫。可进行腕关节伸展训练:健侧手轻压患手背屈保持15秒,每日3组。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类,有助于肌腱修复。若保守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手指麻木、无力,需及时就医排除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恢复期可尝试超声波或冲击波等物理治疗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