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脚冰冷怎么回事?吃什么调理?

61226次浏览

手脚冰冷可能与血液循环不良、气血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若出现手脚冰冷,可以适量吃羊肉、红枣、生姜、桂圆、黑芝麻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胶补血颗粒、生脉饮、右归丸、复方丹参片、黄芪精口服液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一、食物

1、羊肉

羊肉性温,具有温补气血、驱寒暖身的功效,适合气血不足导致的手脚冰冷。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铁元素,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食用时可搭配当归、生姜等食材炖煮,增强温补效果。注意阴虚火旺者不宜过量食用。

2、红枣

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气血两虚引起的手脚冰冷。红枣富含铁和维生素,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血液循环。可直接食用或与桂圆、枸杞等搭配煮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3、生姜

生姜性温,能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适合寒性体质导致的手脚冰冷。生姜中的姜辣素可扩张血管,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可切片泡茶或煮汤食用。胃溃疡患者应慎用。

4、桂圆

桂圆具有补血安神、温补心脾的功效,适合心脾两虚引起的手脚冰冷。桂圆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铁元素,能改善贫血症状。可直接食用或与红枣、枸杞搭配煮粥。体质燥热者不宜多食。

5、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适合肝肾不足导致的手脚冰冷。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能改善微循环。可研磨成粉冲服或加入粥中食用。脾虚便溏者应适量食用。

二、药物

1、阿胶补血颗粒

阿胶补血颗粒具有补血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手脚冰冷。该药由阿胶、熟地黄等组成,能改善贫血症状。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感冒期间不宜服用。

2、生脉饮

生脉饮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导致的手脚冰冷。该药由人参、麦冬等组成,能改善微循环。服用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右归丸

右归丸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手脚冰冷。该药由熟地黄、附子等组成,能改善阳虚症状。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血瘀导致的手脚冰冷。该药由丹参、三七等组成,能改善血液循环。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5、黄芪精口服液

黄芪精口服液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手脚冰冷。该药由黄芪提取物组成,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日常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四肢末端,可穿戴保暖手套和袜子。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活动手脚。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水中可加入生姜或艾叶以增强温经散寒效果。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血管收缩加重症状。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关推荐

枸杞子功效与作用
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增强免疫等功效,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视力减退、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枸杞子的作用主要有改善疲劳、调节血糖、保护肝脏、抗氧化、延缓衰老。1、改善疲劳枸杞子含有枸杞多糖、甜菜碱等成分,能够帮助缓解体力...
月子病是绝症永不会好
月子病并非绝症,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可以改善或治愈。月子病通常指产褥期因护理不当或感染引发的系列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头痛、畏寒等。
02:57
血虚有什么症状
头面部的症状,就会出现头晕,甚至会出现头痛、失眠、多梦、睡眠比较表浅、中间容易醒,而且一旦出现中间醒了以后,再次入睡的时候比较困难,睡眠质量比较差。另外可能会出现像眼睛视力的下降、视力模糊、耳鸣、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等,乏力、心悸、胸痛等,与心脏的心肌缺血有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心绞痛,食欲不振、食欲下降、便秘等。皮肤干燥,甚至皮肤容易皴裂,女性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的情况,月经量减少、带经天数减少等,月经失调的情况也比较多见。
02:43
中药调理气血不足需要多长时间
中药调理气血不足,一般指的是患者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状态,需要服用补气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一般来讲虚症往往需要服用的时间比较长,这种时间多短或者多长,主要是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患者气血不足的程度来决定,一般可能需要数月也就是3个月到半年左右,大概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进行调理。
蒲公英泡水喝能治肌瘤吗
蒲公英泡水喝并不能治疗子宫肌瘤。虽然子宫肌瘤也可以用药物治疗,但需要采用活血化瘀以及健脾祛湿的药物,蒲公英并没有活血和健脾祛湿的功效,所以它在治疗子宫肌瘤这方面的作用不大。
02:48
气滞血瘀是怎么回事
气滞血瘀在中医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气滞血瘀表现为:一、胸胁胀闷,郁结,情绪上郁郁不欢。二、如果血瘀有血脉运行的障碍,可以看见舌苔发暗,有瘀斑、紫斑、瘀点等情况。在舌底还会出现青筋的表现。三、在皮肤表面出现静脉曲张,静脉凸显比较明显,所以气滞之后,血气就不能够循环,就是气滞血瘀。气滞血瘀的危害,表现为:一、女性月经的时候容易痛经或月经里面含有一些血块。二、如果气滞血瘀更为明显,更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血管的阻塞,出现血栓,在心脏部分就会出现冠心病、心肌的缺血。三、脑部疾病就会出现脑血栓、脑栓塞、出现脑梗死,还有缺血性脑病的出现,需要及时的预防。最常用的预防气滞血瘀的药,可以把田七打成粉进行冲服,每次2-3克就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
肺热的症状
肺热又称风温肺热、肺炎、肺炎喘嗽等。多见于西医的肺部急性炎症病变。肺热是肺部脓肿形成的一种病症。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痰量多,气味腥臭,或脓血相兼为主要的症状。肺热属于热证,小儿多见。小儿的表现为壮热,咳嗽频作,甚或气急,痰黄粘稠。烦躁不安,面赤唇红,鼻咽干燥,口渴,溲黄而短,舌红苔黄,脉象数大,指纹青紫,口气重,口唇发红,大便干结,大便臭。肺热多因风热犯肺,或风寒郁而化热。
语音时长 01:40

2019-10-14

58758次收听

便秘吃什么好
便秘的患者多吃番薯、芝麻、阿胶、桑葚比较好。番薯可治便秘,使大便畅通易解。民间多有此经验。《本草求原》亦有记载,认为红薯:“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慢性的便秘者食之尤为适宜。也可用鲜红薯叶200克,加油、盐炒菜吃,一次吃完,早晚空腹,各吃一次,适宜大便燥结之人。芝麻能够润肠通便,适宜肠燥便秘之人服用。阿胶能够滋阴、补血、润肠,适宜体虚便秘者食用。桑葚能够滋液润肠,适宜体虚之人肠燥便秘,也适宜慢性血虚便秘者服用。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4

58791次收听

肾阳虚的症状有哪些
肾阳虚的症状有多个方面,比如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也会有手脚发凉的情况,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痿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者、小便清长、淋漓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4

67476次收听

肾虚吃什么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如果是肾阴虚的患者,可以选择吃六味地黄丸、桑葚、黑豆、黑枸杞、黑芝麻和黑木耳等补肾阴的食物。如果是肾阳虚的患者可以选择吃金匮肾气丸、核桃、银杏果、狗肉、羊肉以及动物的鞭部等补肾阳的食物。具体吃什么食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阴阳辨证对症的治疗。由于脾肾同源,肾虚者可以进食一些具有补气、补血功效的食物,比如桂圆、莲子、大枣等。
语音时长 01:31

2019-10-14

59360次收听

01:38
茯苓每天吃多少克
临床上茯苓常用剂量是十克到十五克左右,实际临床很多患者用到二十克、三十克都没有问题。茯苓是药食同源的药物,本草经把它设为上品。清宫秘方中的茯苓糕,是用茯苓为主来制作的清宫药膳,是安全可以放心使用的中药材。有些患者用茯苓做药膳,或用茯苓代茶饮、用茯苓煲汤或做其它药食同源用途。茯苓是甘、淡、比较平和的药物,即使加量使用也不会有大问题。
益安宁丸功效
益安宁丸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滋补气血以及强健脾脏,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平复大家的心情,提升大家的日常睡眠质量,一般情况下来说患者服用益安宁丸的用法用量主要为每天服用两次,每次喂8粒左右之后,根据自己的病情状况,来决定是否增加药量。
补精血的中成药
补精血对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发展到比较严重的情况才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来应对,有的患者适合使用五子衍宗丸来进行调理,有的患者可能适合使用补中益气丸来进行改善,还有的患者可能会适合使用黄芪精口服液。一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情况会有较大的不同,气血不足和精血不足,在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中成药来进行治疗和改善,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补精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女人气滞血瘀吃什么药
女性气滞血瘀要用行气活血的药物调理,这类药物有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效果。常见有血腹逐瘀汤,是理气活血的常用方剂。也可以服用逍遥丸,逍遥丸适用于女性,主要是通过疏肝养血来起到调理气血、调理月经病,属于常用药物。女性因为生理特点,容易情绪抑郁,出现中医所说的肝郁。肝郁会导致气滞,气滞久了就会出现血瘀,很多女性的疾病都是因为气滞血瘀所造成的。比如痛经,可以出现下腹胀痛、子宫肌瘤,这些都属于中医所说的症腵,也跟气滞血瘀有关,或者是小肚子疼、盆腔炎都可以由气滞血瘀造成。
语音时长 01:33

2018-03-30

48901次收听

02:14
气滞血瘀是什么意思
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气滞血瘀多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必兼气滞。由于气滞和血瘀互为因果,多同时并存,常难以明确区分孰先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