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脾虚体湿怎么调理

56471次浏览

脾虚体湿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锻炼、中药调理、穴位按摩、作息调整等方式改善。脾虚体湿可能与饮食不当、久坐少动、环境潮湿、脾胃虚弱、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肢体困重、舌苔厚腻、浮肿等症状。

1、饮食调节

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莲子等健脾祛湿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及甜腻食物。山药含有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薏苡仁可利水渗湿,改善水肿症状。莲子能补脾止泻,适合脾虚久泻者。烹饪时可采用炖煮方式,如山药排骨汤、薏苡仁红豆粥等。

2、运动锻炼

坚持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可直接刺激脾胃经络。每日快走30-40分钟能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湿气排出。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淋浴,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防止外湿侵袭。

3、中药调理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丸、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参苓白术丸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少便溏。香砂六君丸能健脾和胃,改善脘腹胀满。附子理中丸针对脾胃虚寒伴湿浊者,使用前需经中医辨证。中药汤剂可选择四君子汤、平胃散等基础方加减。

4、穴位按摩

每日按压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等穴位各3-5分钟。足三里是健脾要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阴陵泉属脾经合穴,在小腿内侧可助运化水湿。丰隆穴为祛痰湿要穴,外踝尖上8寸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顺时针揉按,配合艾灸效果更佳。

5、作息调整

保证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伤脾。午间可小憩30分钟,但不宜超过1小时。保持居室干燥通风,湿度控制在50%-60%。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分钟,加入艾叶、生姜更佳。避免久处地下室等潮湿环境,雨天注意防潮防寒。

脾虚体湿者需长期调理,建议每日记录舌苔、二便情况。饮食宜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可自制祛湿茶饮,如陈皮普洱茶、赤小豆薏米水等。保持情绪舒畅,避免忧思伤脾。若出现持续腹泻、严重浮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理期间忌食冰镇饮品,注意腹部保暖,夏季不过度使用空调。

相关推荐

02:39
小儿健脾药有哪些
小儿脾胃处于发育阶段,小儿脾常不足,再加上喂养不当、喂食过多等原因,容易因脾虚造成食物停积胃肠,而不消化。儿童健脾就选儿童专方,可以选择药食同源的药品,安全还有效,常见的中成药物如丁桂薏芽健脾凝胶,就能够起到健脾益胃、化湿消滞的效果。
脾虚有没有什么好的食疗方法
脾虚可以吃药食同源的食物和其他特定食物。食疗类的食物分两种,一种是药食同源成分的食物,也就是说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这些东西。第二种是纯食物的。药食同源成分的这些食物有山药、蔻仁粉、砂仁粉、茯苓、苍术、藿香、佩兰等等,这些能够祛湿或者说是燥湿的食物,他们能够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湿的作用。尤其是山药粉蔻仁粉,特别适合小孩子、儿童。没有任何副作用,也不会很难吃,但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作用。第二是食物成分的,比如说香菜,陈皮,鸡内金等可以健脾。
语音时长 01:35

2021-12-30

89484次收听

男性脾虚肾虚是否影响性生活
如果长期的脾虚和肾虚引起了男性的气血生化不足,精伤气耗,会导致男性的性功能障碍,最终影响到性生活。从中医上讲,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主运化主四肢肌肉,脾虚会引起人体的气血不足,产生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消瘦或者肥胖、月经不调、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肾在中医上是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因此,肾虚经常会引起腰酸腿软、耳鸣、耳聋、脱发、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男性阳痿、早泄等异常症状,而脾虚和肾虚都属于中医中常见的两种证型,并不是特定的一种或几种病,因此并不能说脾虚和肾虚就一定会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碍,但是男性的性功能障碍可能会由脾虚或肾虚引起。
语音时长 01:36

2021-12-30

75721次收听

脾虚吃哪些
脾虚脾胃虚弱,我们从中药上讲其实很多还是脾胃是一个很好的补益作用。比方党参、白术、茯苓。还有一些神曲、鸡内金、麦芽。这些都是很好调理脾胃,健脾益胃的中药。另外有一些就是健脾的一些食物也很好,比方说最多的第一个就是说桂圆肉健脾补胃也非常好。还有一些比方苹果也是对脾胃很好的一种食物。健脾补胃有些针灸的方法,也是很好的一个调理。比方胃出现胃挛缩,对调理脾胃也是很好。
语音时长 01:09

2019-12-18

53857次收听

01:46
脾肾两虚湿气重中成药
脾肾两虚湿气比较重的患者可服用健脾益肾丸、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等中成药。脾肾是特别两虚的重要的脏器,脾是后天之本,肾是喻元阴元阳。脾肾两个脏器有失调,一般需要慢慢的调理,中成药方便,所以是对脾肾两虚湿气重是很好的一个方法。临床上有比较多的中成药可以推荐:1、健脾益肾丸,健脾益肾丸对脾肾都有一个双补的效果。2、参苓白术散,中医是对脾肾双亏,而且慢性的肠炎或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慢性腹泻、胃肠道功能都有健脾祛湿的效果。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都有补益脾肾,祛湿的效果,可以选用。
02:03
面色发黄怎么办
面色发黄大部分和气血不足或脾气不足有关系。气血不足,面色就失去容光;气血充足,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所以面色萎黄,可以是补气、养血的食物调理也是个很好的方法。补气养血的食物,如桂圆、龙眼、猪肝、猪血都可以用;另外有阿胶或阿胶口服液也能用。面色萎黄的时候,补气养血要补充造铁原料,如血豆腐、猪肝、菠菜的铁,实际上比较少,蔬菜里头有绿色素叶酸比较多,有时候也是造血的一个原料,所以菠菜也是一个很好的食物。
齿痕舌能自愈吗
齿痕舌,顾名思义什么叫齿痕舌。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齿痕舌就是舌头上含有齿痕,我们检查的时候发现舌体胖大,边上有牙齿的痕迹。它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牙弓是硬组织舌体是软组织,软组织碰到硬组织以后形成的一个阻挡,为什么有的病人问舌头上原来没有齿痕,现在为什么出现了呢?这可能就是和中医自己体质有关系,有可能是脾虚,湿气过重,我们可以去调理一下中医,检查一下自己,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是不是吃饮食的辛辣刺激的吃多了,不易消化的东西吃多了,这个可以引起。并不是说齿痕舌能自愈,我们要调理自己作息状态以后,如果还有不好,到口腔科去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以后,可以到相应的中医科去就诊,调理自己的状态。所以得了齿痕舌,我们并不要每天都在紧张,因为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每天自己对着镜子去检查,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如果特别担心,首先就去口腔科排查一下,没有以后,就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慢慢的调理,齿痕舌就会逐渐的减少,程度会降低,但是并不能完全自愈。
语音时长 01:24

2019-11-22

64954次收听

补气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每一个食物在生活中,都有它的价值与意义,很多人可能存在偏食的习惯,所以会错过一些补气健脾的食物。羊肉的味道非常美味,在补气健脾上,也有不错的表现;此外想要补气健脾,还可以多吃番薯和萝卜,这两个食材的来源比较丰富,价格比较实惠,效果也好。
02:26
脾虚怎么调理
脾有着运化食物中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的作用,调理主要以健脾胃、祛湿为原则。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三餐要规律,早餐是万万不可省略的一顿饭,早上最好可以喝养脾胃粥,饮食中平时可以多食用山药、大枣、小米、扁豆等具有健脾的食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最好不要吃得太饱。在药物方面可以服用四君子丸或者是六君子丸有健脾作用的药物。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位于膝眼外下方四指处。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
脾虚不能吃什么
脾脏是人体运送营养物质,水分以及滤过血液的脏器,与身体健康有很大关系。如果出现脾虚,你的血液,水分,营养物质的输送受到影响,气色就会不好。脾虚的人要注意饮食,因为饮食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有效地调理脾虚症状。现在好多人都存在这些问题,那么脾虚不能吃什么?
中医说的脾是干什么的
大家先看以下这些名词哪些是中医的,哪些是西医的?脾胃不合是中医的,脾湿是中医的,脾肿大是西医的。大家知道身上的脾在哪里吗?脾在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下面问大家一个问题,老百姓都说吃饭不好是脾胃不好,脾和消化吸收有没有关系?
脾虚的原因有哪些
脾被称为后天之本,脾虚常表现为肚子胀、吃得少、身体疲倦、乏力、不愿说话、身体消瘦、身体肥胖浮肿、舌苔淡白。情绪、忧思、忧虑、吃大量寒凉的食物、缺乏运动、饮食没有规律、过度的减肥,都能导致现代的人脾虚。一、郁怒忧思:情绪不能舒展,众所周知,思伤脾,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长期处于忧虑的状态,容易导致脾越来越不好。二、饮食不当:吃大量寒凉的食物也会导致脾虚,从冰箱里拿出饮料、水果直接吃,吃大量的雪糕,这些行为都是非常伤脾的。三、缺乏运动:现代社会体力劳动的职位越来越少,脑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缺乏适量的运动,有的人甚至没有缚鸡之力,导致脾越来越不好。四、饮食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吃大量垃圾食品,这些都是非常伤脾胃的。五、过度减肥:吃不合格的减肥药、不恰当的减肥方法很伤脾,脾不好又会导致其他疾病。
语音时长 01:47

2018-04-11

59477次收听

艾灸治疗重度脾虚
生活中许多人有脾虚的情况,而且一些人的症状十分严重,多是因为饮食失调、劳逸失度造成的,患有脾虚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发现之后要及时进行医治,可以使用艾灸治疗重度脾虚,可以灸这些部位:合谷穴、丰隆穴、解溪穴等等。
怎样治疗脾胃虚弱
当下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很大,使人们不重视自己的身体,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各种身体上面的疾病。而脾胃虚弱就是主要的症状,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该怎么治疗呢?其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可以通过下面几步进行调理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03:59
脾虚的症状有哪些
脾虚常表现为脾气虚,脾气虚患者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肢体水肿等症状;脾气虚可进一步发展为脾阳虚多表现为怕冷、肢体无力、困倦;脾气虚还可导致脾不统血,出现牙齿出血、紫癜、月经量多。当脾气下陷时,可出现内脏下垂,如直肠脱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