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黄芪的服用方法有哪些

55607次浏览

黄芪的服用方法主要有煎汤、泡水、炖汤、研粉冲服、熬膏等。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用法。

1、煎汤

将黄芪切片后加水煎煮30-40分钟,取汁饮用。此法能充分释放有效成分,适合需要大剂量补气的情况,如术后体虚或慢性疲劳综合征。煎煮时可搭配当归、党参等药材增强疗效,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2、泡水

取3-5片黄芪直接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适合日常保健,可缓解轻微气短、自汗等症状。建议选用蜜炙黄芪减少苦涩感,连续饮用不超过2周,避免引起上火。高血压患者需控制单日用量。

3、炖汤

黄芪15克与鸡肉、猪骨等食材慢炖2小时。通过脂溶性成分的析出增强补益效果,适用于营养不良性贫血或产后调理。搭配枸杞可改善血虚,但感冒发热期间应停用,避免闭门留寇。

4、研粉冲服

将黄芪烘干研磨成细粉,每次取3克温水送服。便于携带且吸收较快,适合糖尿病肾病等需长期调理的情况。需注意粉末可能刺激咽喉,食管炎患者应改用其他剂型,服用期间监测血糖变化。

5、熬膏

黄芪与其他药材反复煎煮浓缩制成膏方。膏剂作用持久,常用于冬季进补或肺脾气虚型哮喘的缓解期。需配合阿胶、冰糖收膏,湿热体质者需配伍茯苓等化湿药物,开封后需冷藏保存。

服用黄芪期间应忌食萝卜、绿豆等破气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进补。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时需减量,过敏体质者初次使用建议从1/3常规剂量开始。慢性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须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方案。贮藏时需密封防潮,霉变黄芪禁止使用。

相关推荐

气虚阴虚的症状
气虚阴虚的症状主要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气虚阴虚是中医常见证候,多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辨证施治。
气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气虚可能导致人体出现疲乏无力、气短懒言、自汗等症状,长期未干预可能引发脏腑功能减退。气虚主要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过度劳累、饮食失调等因素有关,常见影响包括免疫力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心肺功能异常等。
气虚体质如何调理
气虚体质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药调理、起居调摄、情志调节等方式改善。气虚体质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过度劳累、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易感冒等症状。
吃什么可以补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可以适量吃红枣、阿胶、枸杞、猪肝、桂圆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阿胶浆、益气养血口服液、八珍颗粒、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具体病因进行调理,避免自行用药。
03:13
血虚气虚如何增强免疫力
气虚血虚从调整饮食结构、中药调理、运动锻炼等方面增强免疫力。血虚和气虚的人群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集中等症状,需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还要吃补气益血的食物。也可以用复方阿胶浆这一补气养血的中药进行调理,其能够补气养血,增强正气,提高免疫力。另外,适量运动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在调理过程中,应当保持规律的饮食作息。
气虚的表现如何判断
气虚的表现是非常多的,不同脏器表现的也不一样,总体来说气虚的主要表现,说话没有力气,不爱说话、精神比较差,精神状态不好、容易犯困,这些都是气虚的表现。如果不同脏器出现了气虚表现也不同,肺气虚主要表现为咳嗽、喘,而脾气不足主要是消化能力的减弱,腹胀、腹痛、便秘,也都是气虚的表现,还有像一些肾气也会有所亏虚。如果肾气亏虚,会表现为尿频、尿急,老年人尤其是男性,还会有夜尿增多的表现,同时精力不足、晚上睡眠比较差,白天容易犯困,也都是气虚的表现,出现了气虚应该在饮食上,和生活习惯上加以调整,增加锻炼,调整气血来改善症状。
语音时长 01:30

2021-06-25

74927次收听

男人气虚吃什么效果最快
气虚一般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药物或者食物,在食物当中具有补气的食物特别多,平常常用的是大枣,这个食材具有典型的补脾气、补肺气的作用。除了大枣以外,常见的食材里面还有薏米,薏米具有健脾、益气、除湿的作用,也是平常常用的一种食材。另外,在药物当中具有补气作用,平常经常使用的就是黄芪、党参、人参,包括太子参、生晒参、红参,人参这一类的药物补气作用越快,而且比较强。黄芪也是补气作用比较快比较强的一个药物,但黄芪和人参还是有区别的,黄芪补肺气作用比较强,人参主要是补心气作用比较强。
语音时长 01:31

2021-06-25

59582次收听

气虚原因有哪些
人为什么会发生气虚?首先过度的劳累,因为劳作是需要氧气的支持,对功能过度的使用可以耗损氧气,还有一些无谓的消耗,比如有的人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熬夜对人体的消耗是很大的,这样无谓的消耗会导致气虚,有的人饮食不够节制,也可以导致气虚。气虚除了表现面色苍白,或者是萎黄,面色没有光滑,还可能会见到声音的低微、头晕、乏力、气短,或者有食欲不振,大便是比较稀的,同时脉也比较弱,舌头也淡、苔白的。还有一些人是先天就不足,生下来以后就存在着一种气虚的状况,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气虚的发生,还有一些人是先天就不足,比如在胎儿的时期营养就不够,母亲因为体弱多病,或者因为吐得比较严重,不能导致营养的摄入,这些可能造成本身在母体内就不足,或者有一些老年人大病以后,都会造成气的耗伤,导致气的不足。
语音时长 01:42

2021-06-25

103333次收听

02:36
气亏气虚怎么调理
气亏气虚就是指气虚,气虚可以饮食调养、药物调养、针灸按摩调养,也可以气功、八段锦运动调养。另外还要注意作息、生活有规律、心情舒畅、加强锻炼、提高正气。食补可以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乌鸡、牛肉、羊肉、鲫鱼、鳝鱼、泥鳅、山药、大枣、糯米、牛奶、鸡蛋等,也可以食物跟药物结合做成药膳。常用的补气药有黄芪和参类,黄芪除补气之外,还有升提固表、利尿消肿的作用。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作用,党参作用与人参相似,西洋参、太子参除补气之外,还有生津、养阴、清热的功效。
02:57
气虚血瘀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血瘀的症状,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血瘀的症状。气虚的症状常见有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动则加重、自汗、容易感冒、呼吸气促、头晕目眩、语声低微、面色晄白、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大便溏等症状。血瘀的症状如下:第一、疼痛。该疼痛的特点是痛有定处,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或固定的区域疼痛,可表现在全身各个部位。第二、肿块。血瘀发展局部血液逐渐淤积,凝结而成为淤血,淤血越积越大会成为肿块。,第三、肌肤甲错如鱼鳞一样的皮肤。第四、血缕又称蜘蛛痣,血液淤积在脉中导致。
02:11
气虚的症状有哪些
气虚就是能量不足,这种状态叫气虚,气虚的人生命的活动力是不旺盛,免疫力是低下的,因此就特别容易生病,特别没有活力,总是一种虚弱、懒洋洋的状态,精神比较差。根据气虚的脏腑不一样,临床症状也不一样,比如肺气虚的症状就包括一些咳嗽、气短,咳痰比较清稀,早晨起来可能痰比较多,在疾病当中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者支气管哮喘的缓解期,像这种情况都是肺气虚的表现。另外像脾气虚的一些症状,就包括了食欲不振,饮食的量减少、消化不良,容易腹胀、肚子胀、慢性腹泻。
气虚是怎么引起的
气虚是中医常常说的一个术语。引起气虚的原因是比较多的。首先,气虚是有先天遗传原因的。此外,如果平时太过于劳累,进行了一些大型的手术,也会引起气虚。
气血两虚症状
气血两虚主要是气血不足,体质虚弱的症状。气虚则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虚可见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气血不足则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女性月经量少,延期或闭经。气血为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之物质基础。气可以推动血液的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互相地支撑。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久病伤气耗血,而致气血的双亏。
语音时长 01:33

2019-09-16

54268次收听

02:34
气虚怎么办
气虚的症状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肺气虚,其二是脾气虚。肺气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比较苍白,说话语声低怯,气息轻浅。肺主皮毛,相对适应能力差,表现为冬天特别怕冷,夏天特别怕热。冬天容易冻寒,夏天容易中暑,非常容易感冒。脾气虚主要表现为吃东西很少,胃口不好,容易肚子胀,大便困难。脾气弱容易气血化源不足,面色萎黄,口唇色淡,缺乏血色。脾主肌肉,主四肢,肌肉会松软没有力量。一旦发胖,腹部的肌肉会特别松。气虚体质的人需经常运动。
气血两虚一补就上火怎么办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辨证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它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气虚、血虚的问题,一定夹杂着其他的,比如说包括有痰热、有血瘀,有气滞,有食积,有湿阻等等造成的阻碍气血运化而导致的气血两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寒热平调、补泄同施,而不是单纯的去补气补血这么简单的治疗,最好是去医院就诊,向医生寻求帮助,让他帮助您去辨证,重新对症下药。
语音时长 01:09

2018-04-11

56115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