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应做的九件事
晨起应做的九件事主要有缓慢起床、适量饮水、排便、洗漱、适度运动、吃早餐、开窗通风、整理床铺、制定当日计划。
1、缓慢起床
早晨醒来后不要立即起床,可以稍微躺一会儿,让身体逐渐适应从睡眠到清醒的状态转变。突然起床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应注意缓慢起床,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引发意外。
2、适量饮水
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起床后饮用200-300毫升温水,有助于补充夜间流失的水分,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便。水温以接近体温为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
3、排便
养成晨起定时排便的习惯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结肠在早晨活动较为活跃,此时排便更符合人体生理节律。如无便意也不要勉强,可尝试按摩腹部或饮用温水刺激肠蠕动。
4、洗漱
晨起洗漱不仅能保持个人卫生,还能帮助提神醒脑。建议使用温水洗脸,水温过高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刷牙时注意清洁舌苔,可减少口腔异味。梳头可促进头皮血液循环。
5、适度运动
晨起后进行10-15分钟的轻度运动,如伸展、散步或瑜伽,有助于唤醒身体机能,提高新陈代谢。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冬季运动前应做好热身,避免肌肉拉伤。
6、吃早餐
营养均衡的早餐应包含优质蛋白、复合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脂肪。可选择鸡蛋、全麦面包、牛奶、燕麦等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食品,早餐热量应占全天总热量的25%-30%。
7、开窗通风
经过一夜的封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下降。晨起后开窗通风10-15分钟,可置换室内外空气,降低病原微生物浓度。冬季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8、整理床铺
整理床铺不仅保持卧室整洁,还能让床品充分通风,减少螨虫滋生。掀开被子静置10分钟,待床品湿气散发后再整理。定期更换和清洗床单被罩,建议每周更换一次。
9、制定当日计划
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间,简单规划当天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列出3-5项重要事项,按优先级排序。计划应切实可行,避免过多任务造成压力。完成计划后可适当奖励自己。
养成规律的晨起习惯有助于维持生物钟稳定,提高全天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建议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晨起事项的顺序和时间分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晨间流程。长期坚持良好的晨起习惯,可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降低慢性病发生风险。如晨起后持续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怎样饮食健康?
- 2 如何注意饮食健康?
- 3 怎样饮食健康呢?
- 4 冬季怎么饮食健康?
- 5 早上要怎样饮食健康?
- 6 怎样饮食健康又减肥?
- 7 如何保护饮食健康?
- 8 节后怎么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