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怎样保养才不发展到尿毒症
慢性肾炎患者可通过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预防感染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至尿毒症。慢性肾炎通常由免疫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感染、遗传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加速慢性肾炎进展的重要因素,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有助于保护肾功能。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减少高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也有助于血压稳定。
2、限制蛋白质摄入
过量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嘌呤食物。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必要时补充复方α-酮酸片以预防营养不良。定期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评估蛋白质代谢状况。
3、避免肾毒性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可能损伤肾功能。就医时需主动告知医生肾病病史,避免自行服用中药偏方或保健品。必须使用造影剂检查时,需提前进行水化治疗保护肾脏。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定期监测肾功能
每3-6个月需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三项及肾脏超声,重点关注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变化。出现水肿、尿量减少或尿液泡沫增多等症状时及时就诊。糖尿病肾病患者还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应由肾内科专科医生评估,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5、预防感染
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诱发肾炎活动,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对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冬季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公共场所聚集。
慢性肾炎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适宜进行步行、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严格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和心血管评估,早期发现肾外并发症。与主治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