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甘草的功效

59735次浏览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甘草主要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等作用。

1、补脾益气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经,能够补益脾气,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脾胃虚弱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草配伍其他药物调理,如四君子汤。甘草中的甘草甜素等成分有助于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

2、清热解毒

甘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热毒证候。其有效成分甘草酸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红肿热痛症状。临床常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使用,如银翘散中含甘草成分。

3、祛痰止咳

甘草可通过稀释痰液、缓解支气管痉挛来发挥祛痰止咳功效,对风寒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常与杏仁、紫苏叶等组成止咳方剂,如杏苏散。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咳平喘作用。

4、缓急止痛

甘草能缓解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常与白芍配伍使用,如芍药甘草汤。其有效成分可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减轻肌肉痉挛状态。对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有缓解效果。

5、调和药性

甘草在方剂中常作为使药,能缓和药物烈性、降低毒性,如配伍附子时可减轻其毒副作用。甘草甜素能与多种生物碱、苷类成分形成复合物,改变药物溶解性和吸收速率,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

使用甘草时需注意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水钠潴留、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湿热壅滞者慎用,不宜与甘遂、大戟等峻下逐水药同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配伍。日常可适量用甘草泡水代茶饮,但连续饮用不宜超过1周。服用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相关推荐

巴戬天的功效与作用
巴戬天是中药材巴戟天的常见误写,其正名为巴戟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等症状的治疗。
花红片的作用
花红片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祛瘀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花红片的主要成分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等中药材,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
君子兰的作用
君子兰具有观赏价值、净化空气、药用价值等作用。君子兰是常见的观赏植物,叶片宽大翠绿,花朵鲜艳,适合室内摆放。君子兰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君子兰的根、叶等部位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甘草功效与作用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脘腹疼痛、痈肿疮毒、药物中毒等症。
女性晚上可不可以艾灸
晚上能否艾灸,这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体质可以,阳热性体质不行。首先要知道艾灸是个什么物质,然后要分清楚女性是个什么状态。艾灸是温经通络,艾条是温性的,所以晚上艾灸对那些体质虚寒的女性比较好,温经通络祛寒,对这些患者比较适合。而如果这位女性阴虚火旺,或者湿热症,阳气比较盛或气比较足,一派阳盛之状,用艾灸的话势必会助长火气,火气重的话到晚上很难睡着,气盛湿热,本身人体代谢比较快,用艾灸通经络,助长阳气,导致人体阳热亢盛,晚上很兴奋,阴液不足,会出现睡不着,即使睡着也会出现阴虚、盗汗、说梦话、多梦等等一些症状。所以晚上是否能艾灸,要根据女性的体质特征来,虚寒性的体质是可以的,阳热性体质不行。
语音时长 01:20

2021-12-30

78693次收听

02:06
梅雨季、回南天怎么祛湿最有效
梅雨季、回南天祛湿要清淡饮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运动,吃一些祛湿药物。回南天和梅雨天湿度大,甚至家具、墙壁都会冒水,身体也像“受潮”一样难受,全身酸懒无力、头重头昏。在梅雨季、回南天,身体除湿很重要。一、清淡饮食。生冷、油腻、肥厚、辛辣的食物都会刺激脾胃的功能。二、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运动。运动出汗会增加水分的代谢,加速湿气的排出。三、如果湿气太重,需要吃一些祛湿的药物。在回南天,如果身体体内湿气比较重,又感受了风寒邪气,可以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祛湿兼顾扶正。
女性体寒怕冷怎么调理
女性体寒,怕冷,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妇科的中医门诊上,最常见这种情况,这种情况要考虑一下原因是什么,一种情况是常年的贪凉、饮冷,也就是常年吃冰镇的东西,常年吃凉的东西,造成了脾胃或者脾肾的阳虚。这时候就会出现身体虚弱、手脚冰凉,另外就会出现痛经,或者是月经有血块,这种情况比较多见,除了常年的吃寒凉的东西以外,再就是平时不注意养生,穿的比较少,像一些特殊的服装,冬天穿的很少,就会造成体内受寒的情况。常年以往就会形成脾肾阳虚,这时候也会出现手脚冰凉,小肚子发凉、痛经或者是不孕,大便不成形等情况。首先、如果是平常不注意养生起来的,一定要注意养生。也就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不能让身体长期的受寒,这是不可以的。另外,如果是饮食因素导致的,比如平常容易爱吃冰镇的食品,一定要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另外吃一些温性的,多吃一些熟食,除了饮食还有日常生活的调理以外,就是药物的调理,药物调理主要用一些补脾、补肾、温肾壮阳、益气补脾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像干姜、附子、肉桂、桂枝等,像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艾附暖宫丸等药物服用。
语音时长 02:21

2021-07-09

85510次收听

02:20
怎样去除体内寒气
寒性体质出现之后,那么人体会觉得对温热有一种很强的喜好,不敢着凉,不敢吹风。这种寒性体质出现之后除了到医院进行中药的药物调理以及针灸、按摩、拔罐等等外治法的调理之外。大家自己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调理方法,最常见的有几种,第一个就是避免在过寒的屋子里待时间很长,第二个就是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足够了之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那么可以把身体的寒气随着血液的活跃,血液的流动,把寒气带出。因此大家不要过于贪凉,一定要注意好调整自己的工作时常、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等。尤其是到了秋季白天很热,晚上很凉,建议大家夜晚不要开窗睡觉。
02:25
寒气重怎么办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热敷,大家自己对自己疼痛部位进行热敷,当然热敷的时候要控制好时间,每一次热敷的时间,大概在二十到三十分钟就够了,不用很长的时间;第二种方法建议在医院做的艾灸,艾灸对于祛除身体、身体内的寒气有着很明显的作用。艾灸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用艾条、有的是用艾绒、有的是用灸合,而且现在外面的艾灸馆也非常多,但是艾灸的时间推荐是半个小时左右,在用艾灸的时候,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的间隔一开始可以控制在隔天或者隔两天做一次,而不是天天做,做上几周之后当身体对艾灸的这种热感比较适应了在逐渐增加频率,这样对去除身体的寒气是有帮助的。
总爱生气怎么办
容易生气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症状,要了解原因之后进行处理。脾气不好爱生气,生气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伤害,但是有些人天生脾气不好,一点就炸,但是生气后反而使事情变得更糟。所以当出现情绪异常时要注意控制情绪、提升自身修养、学会自我娱乐保持微笑等调节生气的情绪。
怎么去除体内湿气
去除体内湿气。需应用辨证论治方法。主要治则:外感湿邪散寒胜湿,湿邪内阻健脾利湿。一、外感湿邪,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热不退、头身沉重或疼痛如裹、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苔白腻。治以散寒胜湿。方用羌活胜湿汤。二、湿邪内阻,胸闷不舒:胃脘或腹部满闷、食欲不振、不思饮食或不知饥、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苔白腻、脉滑。治以健脾利湿。方用苓桂术甘汤。
语音时长 01:41

2019-09-04

56596次收听

肝火旺的表现
肝火旺的表现情绪的易激动,会导致消化道症状和咽痛,还会影响全身的气机调节。一、会表现出情绪的易激动。二、肝火旺的患者会出现肝火犯胃,甚至肝火上炎,比如口臭、口干。三、肝火旺还会影响全身的气机调节,全身气机不畅以后会出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症状。肝火旺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调节情绪,肝火旺的病人由于睡眠不好,还会加重症状,规律的生活对肝火旺的调整有很重要的帮助,肝火旺的病人不要吸烟、喝酒,调整好饮食,规律的作息,这些都会对肝火旺有很大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50

2019-07-12

63963次收听

01:26
湿气大有什么表现
湿气大表现有脸色油腻,身体倦怠,身体僵硬,大便粘腻。1、脸色油腻,或者头发油腻,容易打绺。2、身体倦怠,不想动,早上赖在床上不想起床,活动一会才感觉身体舒服。3、身体僵硬,发沉,运动一会儿就会缓解。4、大便粘腻、不成形或冲马桶沾池子。5、湿气重和饮食习惯有关系,比如多吃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导致体内的湿气增加。湿气重是由于多余的水湿代谢产物没有办法排出体外形成正常的体液,堆积在体内而引发的病症。
01:26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通过食物、药物、按摩等方式调理。手脚冰凉往往与血液循环有关,需要促进循环,饮食方面多吃甘温食物,比如牛羊肉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血液循环并增加能量。药物方面,甘温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瘀、甘温活血的药物比如当归、黄芪,还有活血化瘀药物,都具有改善手足冰凉的作用。因为手足冰凉通常属于阳气虚或者气血循环不畅,应该加强运动;也可以做局部按摩,比如艾灸、针灸或局部温疗等。
女性常见的体质类型
女性的常见体质类型其一是气虚质,其二是阳虚质。因为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每个月有月经的周期,患者的气血容易丢失,所以容易造成气血不足这样的情况。常见的一些表现就是容易发生气短、懒地讲话、面色苍白以及月经的量少、无力疲乏等症状。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体质类型是阳虚质,因为女性的体质属于阴。患者容易阳气不足,阳虚质也就是“火力不足”,常见的表现是容易手脚怕凉、怕冷、怕风,吃一点凉东西就容易拉肚子、腹泻、腹痛,还可能会发生痛经,患者的手脚不温,还有表现为白滑的舌苔。
语音时长 01:13

2019-03-28

5671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