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有什么作用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痈肿疮毒、脘腹疼痛等病症。
1、补脾益气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经,能够补益脾气,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脾胃虚弱可能与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胀、腹泻、面色萎黄等。临床常用甘草与党参、白术等配伍,如四君子汤。相关中成药包括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丸等。
2、清热解毒
甘草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痈疽疮疡等症。热毒可能与外感邪热、饮食辛辣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口渴等。临床常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如仙方活命饮。相关中成药包括牛黄解毒片、银黄颗粒等。
3、祛痰止咳
甘草能润肺祛痰,缓解咳嗽痰多症状,对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均有一定效果。咳嗽可能与外感风寒、肺热壅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痰、气促等。临床常与杏仁、桔梗等配伍,如杏苏散。相关中成药包括通宣理肺丸、急支糖浆等。
4、缓急止痛
甘草具有缓急止痛作用,可缓解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疼痛可能与气滞血瘀、寒邪凝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拘急不适等。临床常与白芍配伍,如芍药甘草汤。相关中成药包括元胡止痛片、气滞胃痛颗粒等。
5、调和药性
甘草能调和诸药,减轻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在复方中起协调作用。这种特性使其成为中医组方中的常用佐使药,可缓和药性峻烈药物的刺激性,如与附子同用可降低其毒性。相关中成药包括桂枝汤、小柴胡汤等含甘草的复方制剂。
使用甘草时需注意不宜与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同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脾胃虚寒者慎用生甘草,高血压患者应控制用量。日常可配合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