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老年人怎样补钙

发布时间:2019-01-1858879次浏览

在老年这一阶段缺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缺乏钙元素会导致他们骨质疏松腿疼等问题,所以一定要及时补充钙元素。那么老年人该如何补钙呢,下边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如何补钙的知识。

一方面就是从饮食入手。建议老年人每天多喝杯纯牛奶。牛奶的钙含量是非常高的,而且非常容易被吸收。老年人每天至少要喝500毫升的纯牛奶,才能够维持人体所需的钙含量;如果每天不足500毫升,就要补充相应的保健品。
  下边是含钙高的食物清单:
  豆类:常见的豆类包括大豆、黄豆、毛豆、蚕豆、豆腐、豆腐皮、豆腐乳等
  乳类:牛奶、羊奶、奶粉、乳酪、酸奶等。
  海鲜类:鲤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海参等。
  肉类:羊肉、猪肉、鸡肉、鸡蛋
  水果类:常见的含钙量高的食物有柠檬、苹果、黑枣、杏仁、葡萄干、胡桃、核桃、桑葚干、花生、莲子等食物。

另一方面就是一些老年人常见的补钙产品。再出现一些骨质疏松时,可以选择一些保健品。正常来讲,老年人每天应该补充的600毫克的钙。对于这些钙片之类的,建议分两次服用,每次300毫克,提醒一下老年人因为胃酸比较缺乏,如果一次服用量过大,很可能会导致胃不舒服。另外在选择钙片方面,建议选择以碳酸钙为原料的不钙片,并且要富含维生素D,这样可以帮助钙元素吸收,而不至于浪费。

以上就是老年人再补钙方面的一些知识。建议老年人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骨量是否正常。在发现骨量减少并极易导致骨质疏松发生时,这就需要增加补充骨量药剂,使得尽可能缓和骨量减少。要特别注意,一些中老年女性50左右期间,她们的内分泌越来越少,骨胶原蛋白的合成也变得很少,最容易得骨质疏松。所以这一阶段的女性尤其要注意补充钙元素。

相关推荐

01:30
体内酮体太多会有什么影响
酮体是肝脏内脂肪酸被氧化分解形成的产物,正常人的体内酮体较少。若体内酮体太多,可能有精神状态不佳、营养不良、损害肾脏、酸中毒、脱水等影响。1、精神状态不佳:体内酮体过多,容易影响精神状态,常出现精神不振、嗜睡等情况。2、营养不良:酮体太多容易使身体过度依赖酮体作为能量来源,可能引起营养不良。3、损害肾脏:身体内的酮体较多,机体通常难以将其较快地排出体外,部分酮体可能被肾脏吸收,对其造成损害,影响正常功能。4、酸中毒:酮体是酸性物质,若在体内堆积较多,会积聚于血液中,使血液呈现酸性,可能引发酸中毒,出现腹痛、呕吐甚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陷入昏迷。5、脱水:酮体过多导致酸中毒后可能会排出大量尿液,引起脱水,使体液与电解质失衡。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和充分休息,合理安排饮食,有助于增强体质,维持正常健康的身体状态,有利于保证酮体处于正常水平。
03:09
十个月的宝宝摇头是怎么回事
10个月的宝宝摇头,若在平卧状态下出现摇头,可能是因为长了湿疹或被蚊虫叮咬导致的。另外,还有些孩子可能穿或盖的较多,导致孩子出现明显出汗表现,这时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平卧时摇头情况。再有,孩子在浅睡眠过程中也会有摇头的表现,实际上和孩子在浅睡眠过程中,会有各种肢体的运动等有关,是合理表现,无需特别处理。除此之外,若孩子在清醒、直立的状态下也有摇头的表现,这时要观察摇头是否有节律。若无节律且摇头时间也不长,可能是孩子无聊想求安抚,或是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有些不舒服,一般不用特别处理。若是有节律的摇头,每次摇头中间间隔时间都一样,且相对力度较大,可能是抽搐的表现,必要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
02:57
瘦人吃什么能变胖
一般,瘦人进食以下食物可变胖:第一,多进食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的食物。此外,多进食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肉,包括一些猪的瘦肉,通过高蛋白的食物,促进肌肉和脂肪的合成。另外,还需多注意休息,特别是要规律的休息,减少熬夜,减少一些其他的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日常的活动。第二,促进肠道的吸收。通过中医中药的方式,来促进脾胃协调,来促进机体肠道的吸收。从西医的方面,可以吃一些促进消化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益生菌,来调整胃肠道的功能状态,来促进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03:12
头发细软是什么原因
头发变软跟很多原因有关:一、营养不良、护发不当、过度的洗烫。有一些病理因素导致毛囊的堵塞或者坏死,导致头发变得又细又软。二、用不当的洗发水或经常染发、烫发、拉发所导致的这种脱发,都可以导致毛囊受损、萎缩。三、脂溢性脱发也叫做雄激素依赖性脱发,好发于男性,与遗传有关,不注意生活饮食调理,经常熬夜,饮食过于辛辣、刺激,头顶和额角的头发逐渐的稀少,形成地中海发型。四、甲减也叫甲状腺功能减退,也是引起头发变得细软的主要原因。
肌内注射和皮内注射有什么区别
肌内注射和皮内注射都是给药的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药物注射的深度不同,肌内注射也称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层内,而皮内注射只是将药物注入到表皮以下真皮层以上。除此以外,注射的手法和部位的选择也不同,肌内注射需要垂直进针,通常选择的部位是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骨外侧肌及三角肌等。皮内注射在注射时需要与皮肤保持大约30~45度角进针,一般选择上臂、大腿外侧或者腹部等部位,无论是肌内还是皮下,如果需要长期注射,就应该更换注射部位。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1

71202次收听

老人怎样补钙
老年人由于钙质流失比较严重,需要适当的进行补钙,具体该如何补钙,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有条件可以先进行骨密度检测。如果存在骨量流失或者严重的骨质疏松,可以适当的服用钙片补充,每天需要达到1000~1200单位。除此以外,还需要适当的进行户外锻炼,促进钙质的吸收和利用。必要时还可同时补充维生素D,缺钙严重时,可以考虑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缺钙的老年人平时饮食也应适当的调整,多吃一些钙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鱼虾和芝麻酱等。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1

62105次收听

哪些药物服用后需要大量饮水
一般情况下服用了对胃肠道刺激性比较大的药物需要大量的饮水,能够稀释药物的浓度以减轻对粘膜的损伤,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比如阿司匹林、强的松等。喹诺酮类、磺胺类以部分抗病毒药物,代谢产物可能会在尿中析出结晶,导致泌尿系结石,也需要大量饮水。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药物服用后会出现口干的现象,适当的多喝水可以缓解不适。除此以外,发热的患者在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后会大量出汗,同样需要大量饮水避免脱水。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1

91975次收听

身体偏瘦是什么原因
引起偏瘦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属于体质偏瘦的人群,孩子遗传父母的基因后,也会出现体型偏瘦的现象。甲亢患者机体的新陈代谢明显加速,从而导致消耗增加,不仅会出现体重下降,还会伴随有心慌、失眠等症状。慢性胃肠疾病因素。最常见的包括胃炎、肠炎、胃溃疡等。胃肠疾病的患者往往消化吸收能力有所影响,就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最终导致体型偏瘦。肝脏疾病因素,肝脏疾病往往会伴随有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受到影响,也会出现体型偏瘦。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1

88022次收听

喝红糖水能美白排毒吗
喝红糖水是可以美白排毒的。红糖当中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葡萄糖以及核黄素等营养成分,能够起到抗氧化和修护作用,有助于美白皮肤。红糖当中的糖蜜成分能够解毒,促进黑色素和毒素排出。
解读营养不良的几大诱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出现在我们身边,给大家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要做好疾病的预防措施帮助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下边给大家解读营养不良的几大诱因,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胎儿营养不良如何改变
胎儿营养不良首先妈妈在饮食方面要增加营养,其次必须要查明原因采取有针对性行治疗,改变营养不良的症状。胎儿营养不良,临床上来讲,真正的胎儿营养不良的特别少见,尤其是对于目前这种生活条件下饮食这么丰富,真正的造成胎儿营养不良的特别少。可能偶尔的会有一两例的胎儿营养不良,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妈妈的饮食不好,而是因为本身胚胎发育不好,或脐带过细,胎盘过小。甚至会有免疫方面的问题,以及病毒感染方面的问题,比如巨细胞病毒感染,或弓形虫感染,或单纯疱疹等等,这些病毒的感染都可能导致胎儿宫内营养不好。最后某些原因导致孩子生长受限,明明足月生的孩子应该是五斤以上,可能足月了孩子才到两三斤,这种情况下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另外胎儿营养不良了以后,可能单纯的考虑到孩子就是小,其实不是,医生要再去看一下孩子有没有合并其他方面的畸形,如果有,问题就严重了,这种情况下必须到医院进一步的做检查。
语音时长 00:32

2020-02-27

67342次收听

02:09
胎儿营养不良怎么办
胎儿营养不良有可能是胎儿畸形或者是一些病毒感染因素,以及胚胎发育因素导致的,需要及时的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偶尔的胎儿营养不良多数是因为胚胎发育不好,或者是脐带过细,胎盘过小,甚至有一些免疫方面的问题或者病毒感染,比如巨细胞病毒感染,或者是弓形虫感染,单纯疱疹等因素导致的,这些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胎儿宫内营养不好,生长受限。如果足月的孩子只有两斤或三斤,是比较严重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必须要到医院查明原因。
吃什么对指甲有好处
指甲营养不良,其实是很多人都出现的问题,指甲脆弱易断,表面变白或者变黑,凹凸不平,或者看起来畸形,就是营养不足的表现,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钙质,铁质,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等食物,才能补充足够的营养,恢复指甲健康。
营养不良如何分度
根据患者的发病程度,可以把营养不良分为三个度,分别是轻度、中度和重度,每度的症状不一样,危害性是逐级递增的,治疗时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如何诊断海藻糖酶缺乏
海藻糖酶缺乏属于二糖酶缺乏症临床分类之一。本病又称双糖不耐受症,系指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使小肠黏膜刷状缘双糖酶缺乏,使双糖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进食含有双糖的食物时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